武功山上不老松——记江西省安福县老科协理事、高级工程师李宗顺

阅读: 评论:0

科技人物K E J I R EN WU
李宗顺是江西省吉安市武功山林场的退休科技工作者、中国林学会会员,退休前曾任武功山林场生产科科长、森防站站长,2003年退休,现任安福县老科协理事兼武林分会会长。
30多年来,他倾心开展林业科技研究和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工作,在林场主持实施了12项科研项目,其中有7项获地(市)级以上科技奖励,先后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推广技术成果遍及20余县(市),获直接经济效益4000余万元,为保护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实施科技兴林战略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他多次被场、县、市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人员和优秀共产党员,1998年荣获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199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98年,李宗顺到了内退年龄,本可以回家享清福,工资、奖金照领,但他心系林业,继续奋战在林业科技战线上。这一年,全省统一开展森林植物检疫对象普查,李宗顺主动承担了全场普查任务。他带领普查小组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跋山涉水,到1999年11月保质保量完成了普查任务,调查面积共计209150亩,占应施树种检疫面积的65%,调查线路条,调查点1604个,标准
地块187块,标
准树12330株,
拍摄标本照片
数十幅,各项
技术指标远远
超过上级规定
的标准,普查
成果获吉安地
区森林植物检
疫对象普查二等奖。
2004年3月,李宗顺又主动参
加了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
担任全县普查工作的技术顾问,主
持组建了武功山林场普查队伍,并
对这支队伍进行了技术培训。他亲
自上山参加普查的技术指导。经过
10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
普查任务,共计调查山林24.6万
亩,采集标本1300余号,拍摄照片
130余幅,查清了林业主要有害生
物的分布范围和危害情况,为建立
和完善森林有害生物和危险性病虫
害疫情数据库、搞好森林生态环境
的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受到
了县、市森林防疫部门的表彰。
影立驰
李宗顺是个永远闲不住的人。
2003年正式退休后,他年年在害虫
繁殖危害季节抽出时间去野外采集
标本,近几年累计采集昆虫标本
400余种3000余号。其中600余号约
5种甲虫标本被无偿送给中国科
学院动物研究所进行分类研究。其
中大量标本已被整理制作成标本
盒,为进一步开展学术研究和普及
昆虫知识提供实物材料。
为推广白蚁防治先进技术,
解除林木和村民房屋越来越多的
蚁患,李宗顺不辞辛苦劳顿,自己
花钱去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学习
白蚁防治先进技术,并从常州市购
买几千元白蚁防治药品,并在武功
山林场试制成防治白蚁的特效毒饵
药粉,为上百户村民及场区附近单
位和职工义务检查并实施了白蚁防
治。同时无偿为泰和县白僵菌厂、
安福县老科协寮塘科技扶贫点及安
福县林业部门职工等提供价值3000
余元的防蚁药粉。对一些家庭困难
的农户,李宗顺除免费提供防蚁药
粉外,每年还贴补村民药品费上千
元,受到众的一致称赞。2005年
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他又带
领武林分会其他会员,对部分村
武功山上不老松
——记江西省安福县老科协理事、高级工程师李宗顺
倒霉一词的来源于哪里
◎郭木生
19 9.10210
科技人物K E J I R EN WU
白蚁发生危害情况作了认真调查研究,摸索其规律,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注。此间,全县进行松材线虫疫情专项治理和蒙岗岭森林病虫综防,李宗顺不顾奔波劳顿,主持开展10多次关于松线虫病、萧氏松茎象、竹蝗等几种危险性病虫的预防、检疫和防治知识的科普讲座,发放资料数百份。据统计,从2005年至2009年,李宗顺进行科技培训和科普讲座达48次,受训和听讲人数达1350人(次)。2008年至20l0年,李宗顺带领老科协会员对蒙岗森林公园的树木和罗隆基故居、孔庙等古建筑的白蚁危害进行普查和防治,为保护文物和园林环境做出了贡献。
2004年5月,李宗顺当选为安福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兼武林分会会长以后,更把服务“三农”当作自己的责任,在武功山林场附近建立10多个科技扶贫点,向农民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传授科学栽培方法,教给他们科学防治病虫害、修剪果树和嫁接改良品种等技术,通过技术指导和示范,提高了林农和村民的科技水平。2004年,洋溪镇塘里村肖宏毅、肖明移、李建辉、姚明华等几位青年农民,合伙投资10多万元承包经营武功山林场的500亩茶叶园,开始由于技术管理跟不上,茶叶生长不好。李宗顺多次到茶园进行技术指导,向他们传授茶叶生产技术,义务为他们检查测报病虫,并根据自己长期积累的经验为他们编制了全年茶叶病虫害防治工作日历,免费为他们提供茶叶更新技术资料,使几个青年人慢慢学会了茶叶生产管理技术。
2004年,洋溪镇樟溪村青年农民郁
赛平、彭三英,承包樟树湾10多亩
柑桔园,因不懂生产技术,桔树虫
害、溃疡病、流脂病频频发生,果
树生长极度衰弱,几乎面临绝产的
局面。李宗顺为他们代买农药送到
桔园,并手把手教给他们科学使用
方法,连续防治两年,控制住几种
危险性病虫的发生,获得丰产,桔
农也学会了一整套病虫害综合治理
办法。2005年7月底至8月初,洋溪
镇牌头村黎长源、周铁夫、胡建军
等几户科技示范户种植的10多亩西
瓜新品种发生瓜绢螟的危害,瓜农
由于不认识此虫,幼虫食叶快,心
里十分恐慌。李宗顺立即到瓜地摸
清情况,然后骑车到镇里买好农
药,亲自送到瓜农手中,教给他们
使用技术和查虫方法,只喷药一次
就完全解决了问题,使西瓜连年丰
产丰收。
李宗顺认为农村经济发展还
比较落后,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向
农民普及科技知识,发展农业经济
是自己的责任。为此,他经常下乡
到示范点了解情况,每年下乡200
次以上,而且下乡从不收取任何报
酬,有时自己掏钱买些肥料和农药
送给村民。
众都夸他
是助民致富
的贴心人,
一心为公的
老黄牛。
雅兹迪人李宗顺
对自己承担
的科研项目
坚持有始有
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即使退休以
后也不言放弃。“阔叶树新害虫喜
树斑螟生物学及防治技术研究”项
目是李宗顺从1996年开始立项进行
系统研究的。1998年,他退居二线以
后,在上级没有发放一点科研经费
的情况下,自己垫出2万多元,坚持
不懈继续研究直到退休才完成。经
过省、市科技部门验收鉴定,专家一
致评议此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01年3月,该项目获吉安市科技进
步一等奖,继“萧氏松茎象”的研究
之后又填补了我国昆虫学研究的一
项空白。
2005年至2007年,李宗顺先后
主持了“安福县武功山区林业有害
生物普查”、“安福农村白蚁危害伊格尔顿
情况调查”、“喜树斑螟防治技术
在林业生产中推广”、“萧氏松茎
象早期防治技术”和“萧氏松茎象
防治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几个项目
的科研活动,通过到试验点业务指
导,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
和科学方法,为林场和农村培养一
批思想过硬、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
人才。2007年至2009年,李宗顺配
合北华山林场主持实施市重点科研
项目《国外松幼林萧氏松茎象早期
防治技术研究》,2009年5月
由市科
20
科技人物K E J I R EN WU
赵绮娜退休前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高级工程师,曾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办主任、人事处长、工会副主席等职务。
1998年,老赵退休后重新发挥她的光和热。2000年开始,她任广东省老科协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职,其间积极开展老年人旅游活动,每次出团她都亲自跟团,准备好小节目在旅途中开展小型娱乐活动,经常自己花钱买一些小礼物分发给参与者,有时即使只奖励一块糖,也逗得大家开怀大笑,车厢内热火朝天,大家都叫她“开心果”。
赵绮娜十分关心和她在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老朋友,每逢春节等传统节日到来时,她都要给他们打电话,送去温馨的问候。赵绮娜的爱心还表现在经常济困扶贫上,她为帮助一名穷困大学生,每年资助其5000元,直到去年大学毕业。另外还资助5位贫困孩子读书,前
后共花费5~6万元。
为了使晚年生活过得更充实,她2000年底进入广州军区老年大学学习国画,并于2001年6月拿到结业证书。但命运之神无端捉弄好人,2001年底她因中风落下半身不遂,与轮椅结下不解之缘。但幸运的是,她还有一支健康的右手和精心照料她的丈夫——杨一功教授。她用依然健康的右手,开始在书画领域辛勤地耕耘,使她的国画技艺一步步提高。她不但多次为本单位两个老干活动室作画,还曾多次参加省内及全国书画大赛,并于2010年六月获得“第二届东方杯全国中老年书画诗词摄影大赛”一等奖。
与此同时,她被中国书画创作院聘为院士。获得由中国书画创作院、东方艺术家协会、中国艺术家资格认定委员会、当代文艺编辑部等5家单位颁发的“2010年中国书画家百杰”资格证书。几年时间,赵绮娜拖着残缺病体,刻苦磨练,练就夕阳依然灿烂
——记广东省老科协原副秘书长赵绮娜
了一手精湛的书画技术,提升了晚
年人生价值。
赵绮娜最大的特点就是组织
观念强,她居住地距地化所和支部
所在地黄花岗都比较远,但每当有
支部大会或党员大会,不管刮风下
雨,严寒酷暑,都由丈夫杨一功用
轮椅护送她准时参加党的会议。她
经常把一部分钱存在支委处,以便
随时交党费或用于济困扶贫捐款。
值得着重一提的是赵绮娜有一
红磷个与她相敬如宾的好丈夫——杨一
功。杨一功与赵绮娜同年同月生,
自从老赵患病后,照顾老赵成了他
的“新岗位”。老赵至今在轮椅上
度过了近十个春秋,杨一功就寒来
暑往陪伴她十个春秋!老赵积极、
乐观地面对人生,老杨则在她身边
无缘无悔,默默地陪伴而行。他
们同舟共济、共同谱写着晚年人生
的感人诗篇。(广东省老科协推
荐)
技局组织省内专家鉴定验收,专家评价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李宗顺十分注重总结自己的科研成果,并撰写多篇论文。退休以来,李宗顺总结以前的试验成果,写出6篇高质量的论文,分别在《江西林业科技》、《江西植保》、《中国森林病虫》和《华东昆虫学报》发表,其中“萧氏松茎象预测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喜树斑螟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
的初步研究”、“吉安市杨树的主
要虫害及防治方法”三篇论文被中
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
学术成果一等奖,“萧氏松茎象的
早期寄主研究”被江西省昆虫学会
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萧氏松苓
象预测预报方法的初步研究”论文
同时被北京《中国现代精英文库》
科学档案馆收藏入库。
李宗顺退休后为服务“三农”
奥德修斯付出了大量心血,受到广大众的
尊重和爱戴,也得到了各级组织的
表彰。从2004年起他多次被评为
“先进离退休科技工作者”,2010
年4月被评为全县科普惠农兴村先
进个人,并被县科协向中国科协推
荐为“农村科普带头人”。(江西
省安福县老科协推荐)
21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20:5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41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技术   科技   防治   普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