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与田间管理
孙志刚事件
锵锵三人行2008DOI:10.16815/jki.11-5436/s.2020.29.014
施慎年1,李深峰1,倪以蓓1,朱唐霞1,罗会富2
(1.江苏省涟水县植物保护站,江苏 涟水 223400;2.江苏省涟水县红窑镇农业技术服务站,江苏 涟水 223400)
摘要: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各个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在水稻种植产业中,要不断对水稻病虫害绿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升级与改造。该文介绍了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应用,并提出只有大力推广生态、生物、物理等绿防控技术,同时加大绿防控技术的宣传、观摩、培训力度,才能有效提高水稻种植的质量与产量,同时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高效;低毒;低残留;水稻;病虫害;绿防治施慎年,李深峰,倪以蓓,等. 江苏涟水县水稻病虫害绿防控技术及其推广[J]. 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9):23+26.
农业生产已进入转型期,由重产量,向产量、质量、效益、生态安全并重方向发展,对“绿防控,农药减量”的技术要求更高。水稻是涟水县重要的粮食作物,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水稻病虫害防治以及产量增长是目前广泛关注的问题。
一、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
blt1、药剂选择
水稻主要病虫为三虫三病,即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抓好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性措施,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性和速效性的复配农药进行防治,既提高了防控效果,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食品安全。
在防治水稻虫害时,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甲维茚虫威等复配药剂;防治水稻病害时,可使用拿敌稳、噻呋酰胺、三环唑等复配药剂。病虫害防治药剂可混合使用,不仅能够降低农药使用成本,还能提高防控效果,节约人力,降低农户工作量,同时减少农药对水稻的副作用。2、科学用药
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开展专业化防治应用。对迁飞性害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做到适期防治。防治稻纵卷叶螟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甲维茚虫威等药剂,在卵孵高峰期开展防治。适期防治很关键,可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防治稻飞虱可使用呋虫胺、烯啶虫胺等药剂,在稻飞虱低龄时期进行防治。
对纹枯病要做到早预防、早防治,农户可分为2次进行药剂防治:一次是在水稻分蘖盛期,另一次则在水稻孕穗期,使用噻呋酰胺、拿敌稳等药剂,要水量、药量充足,提高防治效果。
对气候性病害稻曲病的防治,应在水稻破口前5-7天使用拿敌稳、苯甲丙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近几年涟水县气候性病害稻穗瘟发生重,如破口期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病害发生重,对产量影响较大。农户在水稻破口期应选用稻瘟酰胺、三环唑等药剂进行使用,并加上适当爱苗,可增加产量,提高防效。
对于细菌性病害,农户要正确掌握施药方法,了解注意事项,
控制其传播危害。除此之外,在水稻常见病虫害发生时,应注意防治方法的针对性与合理性。比如秧田期的水稻苗,主要治理目标是壮秧壮苗,保障水稻正常生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进行药剂防治之后出现降雨,需要在雨停之后重新防治,这样才能够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
二、水稻病虫害绿防控技术
1、生态调控技术
生态调控技术的重点是对稻田土壤环境以及秧苗进行调控,主要目的是培育无病水稻,提高水稻质量。农户在进行水稻品种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当地土壤及气候条件,尽量选择优质种子进行栽培。选择有机质含量较高且能够有效保存水分的土壤种植水稻,种植之前应清除田间的杂草并进行翻耕,还应
对苗床进行消毒,最后使用防虫网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秧苗种植后,还应按时喷洒送稼药,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 2、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之间的关系进行虫害治理,比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等。农户可以充分利用水稻田中的蜘蛛以及黑肩绿盲蜻对特定虫害进行治理与控制;农户还可以在水稻分蘖盛期在稻田中放养稻鸭,到破口期时再将稻鸭收回,稻鸭的活动以及取食行为能有效治理稻飞虱以及纹枯病。也可以喷洒一些生物药剂,以保障水稻的安全生长,增加水稻产量[1]。3、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是环保型防治技术的一种,主要是利用杀虫灯、害虫信息素以及诱虫板对水稻田间的虫害进行防控。农户还可以使用食物作为诱饵对害虫进行诱杀,或者使用防虫网对害虫进行驱赶与阻隔,这些方法都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什么是生态养殖
三、水稻病虫害绿防控技术的推广
1、加大宣传力度
各地区应该尽量增加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及水稻病虫绿防控技术的宣传与推广,可以使用手机平台向农户发送绿生物防治技术的相关消息,介绍普及不同绿防治技术的使用。各地区还可以使用广播以及电视台进行宣传,对农户进行科学技术的普及与介绍。2、召开现场观摩会
在进行绿防治技术宣传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农户对技术的认知,还应该组织开展现场观摩会,现场展示绿防治技术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纵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效果以及使用流程,当地政府应该组织技术干部以及当地农民到现场进行观摩,不断加深农户对技术的认知,促进绿防控技术和新型农药的推广[2]。3、开展技术培训
为普及绿防控技术以及新型农药,各地政府还应组织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首先应对各地的业务骨干进行技术培训,每年
(下转第26页)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10月刊
华硕n80
26
植保与田间管理长有较大影响,技术人员应重视水稻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要想在实
现水稻病虫害防治的同时保护环境,需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与水稻病虫绿防控技术,这样才能够保障水稻的质量与产量,促进全县现代农业经济持续增长。参考文献
广东药学院学报[1] 蒲 平,张付强,彭建红.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与水稻病虫绿防控[J]. 河南农业,2016(11):34.
[2] 陈 敏. 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与水稻病虫绿防控[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5):176.
[3] 胡佳贵.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对路农药,实施水稻病虫绿防控[J].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7):120-121.
密度,可以选取氧化乐果、久效磷1000-1500倍液喷雾防控。
丛矮病较为严重的区域,要大范围应用药物。在平作麦田地头喷施7-10 m 药剂保护带,每间隔7-10日喷施1次,一直到11月初,能对传毒昆虫灰飞虱进行针对性控制,进而减少丛矮病的发生[3]。
小麦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区域,要在3叶期合理喷施杀菌剂,可以选取12.5%禾果利80 g、25%敌力脱100 mL、15%粉锈宁200 g、50%多菌灵500 g,兑水之后对茎基部进行喷施。
小麦生长出苗以后常见病害主要是土蝗虫、蟋蟀、传毒昆虫灰飞虱,播种较早的麦田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对虫口密度达到土蝗5头/m 2
以上、灰飞虱1头/m 2
的麦田,及时应用久效磷、氧化乐果1000-1500倍进行喷雾防治。
四、结语
小麦种植管理人员要注意掌握播种期病虫害发生情况,采取规范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生产的危害,提高小麦产量,提高小麦种植经济效益,推动区域小麦种植产业良好发展。参考文献
[1] 李绍玉.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对策[J]. 农家参谋,2020(14):91.
[2] 刘 宁. 小麦播种期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河南农业,2019(17):15-16.
[3] 张亚莉. 小麦中后期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9(10):92.
(上接第23页)
定期开展技术培训活动,尽量扩大培训范围。当业务骨干完成技术培训后,组织技术骨干深入村镇,对当地农户开展技术知识普及以及技能培训,保证基层农户合理使用绿防治技术,促进当地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经过多方面且长期的培训,很多地方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农户满意度很高。
当地应该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并在学校之间采取参与式培训法,将培训活动贯穿于水稻的整个生长季,在实践中开展系统性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农药与健康、替代品种试验、生物防治技术等,通过实践与体验,促进农户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进而学习技术、掌握技能[3]。
四、结语
涟水县是农业大县,水稻种植具有重要意义,对农业经济增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