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发生要素及预防技术措施作者:胡荣伟 朱欢腾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第18期 陈白露
摘 要:分析森林火灾的发生原因、影响森林火灾发生蔓延的因素、森林可燃物的分布特点及燃烧特性等,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森林火灾预防主要技术措施:从阻隔火源与可燃物的接触入手,强化林火阻隔体系建设,加强野外火源管理,从而达到预防森林火灾的目的。 关键词:森林火灾;发生原因;预防技术
中图分类号徐铁骏 S7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113-02
森林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森林防火在森林建设上十分重要。本文重点分析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以及影响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森林火灾预防技术与措施,为今后更好地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1 森林火灾发生的要素
东北电力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任何燃烧现象都必须具备3个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一定温度。森林火灾也不例外,必须具备森林可燃物、助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 1.1 森林可燃物 森林可燃物通常指森林植物及其枯落物,包括森林中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干枯植株、倒木或凋落地面的叶、枝、皮、果以及腐殖层、泥炭等。其种类、数量、大小、分布等对林火能否发生,发生后是否成灾和灾害程度均有明显影响。
1.2 助燃物(氧气) 森林燃烧需要一定浓度的氧气。1kg木材完全燃烧需要氧气0.6~0.8m3,大约需要3.2~4.0m3的空气。氧气含量降低到14%~四川卫视两天一夜18%,燃烧就停止。若氧气供应充分,火焰明亮且基本无烟雾,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灰分,释放热量多,称为完全燃烧;若氧气供应不充分,火焰暗红并伴有大量烟雾,燃烧生成很多可以再次燃烧的中间产物,如焦油、CO等,释放热量较少,称为不完全燃烧。itat大赛
1.3 温度 只有当温度达到燃点,可燃物才会燃烧。所谓燃点是指某种可燃物在火源作用下,开始着火的最低温度。森林可燃物的燃点较高,如干枯杂草的燃点为150~200℃,木材的燃点约为250~突变体350℃。导致森林火灾发生的最低能量一般都来自外界,因此外界火
源是森林火灾发生的主导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