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分离器设计

阅读: 评论:0

2005-04-15 发布2005-05-01 实施
目次
1  总则
1.1 目的
1.2 范围
1.3  编制本标准的依据
2 立式和卧式重力分离器设计
2.1应用范围
2.2  立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2.3  卧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2.4  立式分离器(重力式)计算举例
2.5附图
3  立式和卧式丝网分离器设计
3.1  应用范围 3.2  立式丝网分离器的尺寸设计3.3  卧式丝网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3.4  计算举例
3.5  附图
湍流耗散率4  符号说明
1  总则 1.1 目的
东台杀人
本标准适用于工艺设计人员对两种类型的气—液分离器设计,即立式、卧式重力
分离器设计和立式、卧式丝网分离器设计。并在填写石油化工装置的气—液分离器数据表时使用。 1.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内所有化工和石油化工装置中的气-液分离器的工程设计。  1.3  编制本标准的依据:
化学工程学会《工艺系统工程设计技术规定》HG/T20570.8-1995第8篇气—液分离器设计。
2  立式和卧式重力分离器设计 2.1  应用范围
2.1.1  重力分离器适用于分离液滴直径大于200μm 的气液分离。
2.1.2  为提高分离效率,应尽量避免直接在重力分离器前设置阀件、加料及引起物料的转向。
2.1.3  液体量较多,在高液面和低液面间的停留时间在6~9min ,应采用卧式重力分离器。 2.1.4  液体量较少,液面高度不是由停留时间来确定,而是通过各个调节点间的最小距离100mm 来加以限制的,应采用立式重力分离器。 2.2  立式重力分离器的尺寸设计 2.2.1  分离器内的气速 2.2.1.1  近似估算法
邓本殷
5
.0⎪
⎪⎭⎫  ⎝⎛-=G G
L s t K V ρ
ρρ                              (2.2.1—1)
式中
V t ——浮动(沉降)流速,m/s ;
ρL 、ρG ——液体密度和气体密度,kg/m 3;        K S ——系数
d *
=200μm 时,K S =0.0512;        d *=350μm 时,K S =0.0675。
非诚勿扰18期近似估算法是根据分离器内的物料流动过程,假设Re =130,由图2.5.1—1查得相应的
阻力系数C W =1,此系数包含在K s 系数内,Ks 按式(2.2.1—1)选取。由式(2.2.1—1)计算出浮动(沉降)流速(V t ),再设定一个气体流速(u e ),即作为分离器内的气速,但u e 值应小于V t 。
真正的物料流动状态,可能与假设值有较大的出入,会造成计算结果不准确,因此近似估算法只能用于初步计算。 2.2.1.2  精确算法
从浮动液滴的平衡条件,可以得出:
5
.0G W G L t 3)(*4⎥
⎢⎣⎡-=ρρρC gd V                      (2.2.1—2)
式中
V t ——浮动(沉降)流速,m/s ;          d *
——液滴直径,m ;
ρL 、ρG ——液体密度和气体密度,kg/m 3
;          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          C w ——阻力系数。
t800碳纤维首先由假设的Re 数,从图2.5.1—1查C W ,然后由所要求的浮动液滴直径(d *
)以及ρL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ρG 按式(2.2.1—2)来算出't V ,再由此't V 计算Re 。
G
'*μρG
t e V d R =                                  (2.2.1—3)
式中
μG ——气体粘度,Pa ·S 。 其余符号意义同前。
由计算求得Re 数,查图2.5.1—1,查得新C W ,代入式(2.2.1—2),反复计算,直到前后两次迭代的Re 数相等,即t 't V V =为止。
取u e ≤V t ,即容器中的气体流速必须小于悬浮液滴的浮动(沉降)流速(V t )。 2.2.2  尺寸设计
尺寸图见图2.2.2所示。 2.2.2.1  直径
5
.0e Gmax 0188.0⎪⎪⎭
⎫  ⎝⎛=u V D                          (2.2.2—1) 式中
D ——分离器直径,m ;
V Gmax ——气体最大体积流量,m 3
/h ;      u e ——容器中气体流速,m/s 。 由图2.5.1—2可以快速求出直径(D )。 2.2.2.2  高度
容器高度分为气相空间高度和液相高度,此处所指的高度,是指设备的圆柱体部分,见图2.2.2所示。
低液位(LL )与高液位(HL )之间的距离,采用式(2.2.2—2)计算
2L L 1.47D
t V H                                        (2.2.2—2)
式中
H L ——液体高度,m ;  t ——停留时间,min ;  D ——容器直径,m ;  V L ——液体体积流量,m 3
/h 。
图2.2.2  立式重力分离器
停留时间(t )以及釜底容积的确定,受许多因素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上、下游设备的工艺要求以及停车时塔板上的持液量。当液体量较小时,规定各控制点之间的液体高度最小距离为100mm 。表示为:LL (低液位)-100mm-LA (低液位报警)-100mm-NL (正常液位)-100mm-HA (高液位报警)-100mm-HL (高液位)。 2.2.2.3  接管直径
1)  入口接管
气、液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14:31: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29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分离器   设计   重力   高度   气体   浮动   流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