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词新语

阅读: 评论:0

浅谈新词新语全球原油储存空间将三个月内用尽
作者:***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2年第09期
        新词新语的产生是各种语言的普遍现象。对待新词新语这种流行文化现象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宽容看待,充分认识,积极吸纳,引导规范。明确了新词新语的概念,分析了新词新语的来源和产生的途径及新词新语的特点和作用。
        新词新语来源途径特点作用语言是在不断发展的,在发展变化着的语言要素中,语汇又是最活跃,最敏感,最具代表性的要素。语法变化不多而且变化速度较慢,只有语汇的发展变化多而且速度较快,新词新语就充分显示了这一特点。本文拟对汉语新词新语的几个问题作以下探讨。
双螺旋ct池炳文        一、新词新语
        新词新语,是指近年来产生或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的词语,主要来自一些外来词、方言
路网
词、专业词、新造词语以及原有词增添新的义项等,它的突出特点是反映事物或现象以及表现人们思想认识等方面的敏锐性。不断地吸收新词新语是丰富和发展普通话语汇系统的有效途径,新词新语的使用使得我们的言语交际更加方便、生动、形象。
        二、新词新语的主要来源和产生的途径
        1.吸收外来词
        在外来语言中,我国使用英语最多,因而外来词来自英语的也最多,这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外语字母组合或外语词缩写。例如:MTV,WTO,KTV,XO,NBA,CBA……据中央电视台报道,《新华词典》在最近修订中增收了部分由外文字母组成的词语。
        (2)外语字母与汉语语素组合。例如,BP机,AA制,e时代等。
        (3)音译外来词。例如,的士,巴士(大巴,中巴,小巴),麦当劳,肯德基,丁克等。
副校长与学生冲突
        (4)音译加汉语语素。例如,呼拉圈,桑拿浴,迷你裙等。大窑中学
        2.吸收方言词
        普通话词汇只有不断吸收方言词汇中有生命力的成分,才能不断丰富起来。吸收方言词语也是新词语产生的途径之一。比如,北方方言中的“忽悠”一词,赵本山、范伟表演小品时,通过电视等传媒形式很快流行起来。南方方言中“炒鱿鱼”一词也很快在各单位、企业和人们语言交际中流行开来。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13:57: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2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新词   语言   吸收   词语   例如   来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