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终端周雅;范方;彭婷;陈文娜;魏冬敏;张晓庆
【摘 要】目的 立足中国文化背景,编制针对辅助生殖女性患者心理症状与压力的评估工具.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并访谈65例患者,确定预期的量表结构,编制量表初始条目74个,在104例患者中施测并检验其信效度.结果 通过条目初筛、探索性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出保留条目52个,分为2个症状因子、6个压力因子;症状总分、压力总分及各因子分与抑郁量表、焦虑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0.38~0.85(P<0.01),表明量表效标效度良好;症状与压力分量表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3、0.96;ROC分析显示,症状分量表、压力分量表对临床焦虑/抑郁有较高的筛查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92,临界分分别为30、74分.结论 所编量表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辅助生殖女患者心理症状与压力的科学实用的评估工具.%Objective To develop a reliable and valid scale to assess mental stress and related symptoms for Chinese women undergoing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 treatment. Methods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in-depth interview with 65 ART patients, 74 initial items of the Symptom and Stress Inventory for Infertility (SSII) were developed. To evaluat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中国检验检疫the SSII, 104 ART patie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the initial scale, along with Beck Anxiety Inventory (BAI) and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BDI). Result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with varimax rotation and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dentified 2 symptom-related factors and 6 stress-related factors, consisting of 52 items. Scores of symptom subscale, stress subscale and 8 factor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AI and BDI scores (r=0.38~0.85, all P<0.01). Cronbach α for the symptom and stress subscales were 0.93 and 0.96, respectively. ROC analysis indicated the implication of the symptom and stress subscales for screening clinical anxiety/depression, with the values of area under the curve being 0.93 and 0.92, and the cutoff scores being 30 and 7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SSII demonstrates satisfactory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could be served as a useful psychological self-assessment tool for Chinese women undergoing ART treatment. Further refinement of this new scale in larger samples of ART patients and establishment of a norm are warranted for clinical practice.
【期刊名称】《护理学报》
【年(卷),期】医缇雅2017(024)012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总页数】7页(P49-55)
【关键词】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分歧在于不孕;辅助生殖;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症状;心理测量
【作 者】周雅;范方;彭婷;陈文娜;魏冬敏;张晓庆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1;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广东 深圳 518045;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广东 深圳 518045;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 生殖医学中心,广东 深圳 51804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395
不孕(女方原因、男方原因、不明原因等情况均包括在内)是生殖健康领域的重点研究课
题。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1],有正常性生活的配偶或伴侣,在不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2年仍未受孕即可认定为不孕症。随着现代医疗进步,越来越多不孕患者尝试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受孕。由于过程与结果存在不可控性,加之不孕事实本身就是生活中重大的压力源,患者往往面临身体、心理的双重负担。以往大量研究表明焦虑、抑郁是这类患者最常出现的心理问题[2-4]。尤其是对既往失败、反复接受的患者而言,他们可能承受常人难以理解的心理压力,这反过来又可能对结果造成不利影响。然而,目前针对辅助生殖患者的心理测量,通常采用基于一般人编制的焦虑或抑郁的自评问卷,例如,一般健康问卷、Zung自评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这类问卷可能无法反映辅助生殖患者特异的心理反应与症状。国外虽有个别问卷 (例如,Fertility Problem Inventory/生育问题问卷)旨在评估不孕相关的心理压力[5],但它主要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编制,无法完整、真切反映我国不孕患者的心理压力。由于“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等传统生育观念影响,很多国人尤其长辈仍将生育后代视为婚姻最主要的功能[6],不孕患者必须面对来自家族长辈的极大压力,他们往往还要背负“不正常”、“不光彩”的社会污名,这在西方社会都是不常见的。据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辅助生殖患者心理症状与压力的表现、特征,编制专门针对这类患者的心理评估工具,为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以及实施心理保健服务提供资料。
1.1 量表编制与研究流程 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设计针对辅助生殖患者的半结构化访谈提纲,由4例心理学研究生对65例患者作一对一深度访谈,以发掘与不孕、相关的心理压力与症状。分析访谈内容,建立预期的量表结构(图1),包括2个症状相关因子、6个压力相关因子。而后依照8个因子,编制初始的量表条目共74个(表1),每个条目均用4级评分,1~4分代表症状或压力的严重程度逐渐加重。在104例患者中施测初始量表以及贝克抑郁量表、贝克焦虑量表,检验量表的信效度。
1.2 研究对象 前期访谈的65例患者招募自深圳某生殖专科医院,年龄(34.23±3.77)岁。其中,56 例初婚,9例再婚。与现任丈夫的婚龄(6.26±3.58)年。59例以前未生育过小孩。25例处于首个周期,40例经历≥2次周期。
施测量表的104例患者也招募自同一医院,年龄(34.07±4.90)岁。其中,97 例初婚,7 例再婚。与现任丈夫的婚龄(6.31±3.96)年。55例以前未自然受孕过。92例与现任丈夫没有小孩。47例处于首个周期,56例经历≥2次周期,1例未报告周期数。
1.3 研究工具
1.3.1 贝克焦虑量表 (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 是适用于成人的焦虑症状自评工具,含21个条目,分别对应情绪、行为、躯体等层面的某种焦虑症状。采用4级评分,0~3代表症状的困扰程度逐渐加重。量表总分0~7分表明基本没有焦虑症状,8~15分表明有轻微症状,16~25分表明有中度症状,26分以上表明焦虑症状严重。通常,将贝克焦虑量表总分≥16分用作临床焦虑的判断标准[7]。本研究中,贝克焦虑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
1.3.2 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是临床与科研中广泛应用的抑郁症状自评量表,含21个条目,分别对应抑郁症状的不同类别。采用4级计分,由0~3代表症状程度从无到重。一般认为,量表总分在4分及以下表明基本没有抑郁症状,5~13 分为轻微症状,14~20 分为中度症状,21 分及以上为抑郁症状严重。有研究建议将总分16分作为甄别中国样本临床抑郁的临界分[8]。本研究中,贝克抑郁量表的 Cronbach α系数为0.93。
1.4 数据统计 采用描述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考察条目得分、进行条目初筛;采用探索性及验证性因子分析、Pearson相关、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
效标效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考察量表的临床筛查价值。用Mplus 7.0作验证性因子分析,其余分析用SPSS 20.0完成。
2.1 条目的初步筛选铜牌小车手
2.1.1 变异系数 计算每个条目的平均分和标准差,变异系数即标准差除以平均分的比值,是衡量离散程度的指标。若某条目得分的离散程度较低,用于测评时敏感度较差。编制量表通常删除变异系数<25%的条目。本研究编制的条目中,仅有1项(B19)的变异系数<25%,故删除此条目。
2.1.2 决断值 以是否检出焦虑或/和抑郁为分组变量(检出组=贝克焦虑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至少一项的得分达到临界值,未检出组=贝克焦虑量表和贝克抑郁量表二者得分均未达到临界值),对各条目得分进行t检验,所得t值即决断值。若某条目得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该条目的区分度较差,不能很好鉴别焦虑/抑郁严重程度不同被试的不同反应。本研究编制的条目中,有2项(B17、B18)的t值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条目上检出组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未检出组,故删除这2个条目。
2.1.3 条目得分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矩阵 删除上述3个条目后,量表初稿共有71个条目,其中30个属于症状分量表,41个属于压力分量表。计算各条目得分与相应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矩阵。通常认为,条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0.30),且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该条目有较好的代表性,应予以保留;同时还须注意,各条目之间的两两相关不应过高(>0.85),相关过高可能导致多重共线性,影响后续因子分析的结果可靠性。依此标准,症状分量表的30个条目得分与总分相关系数0.40~0.78,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条目两两相关系数均<0.85;压力分量表的41个条目得分与总分相关系数0.35~0.81,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条目两两相关系数均<0.85,故无需进一步删除条目。
2.2 量表的效度检验
2.2.1 结构效度 在症状分量表与压力分量表中,分别作探索性因子分析考察因子结构。症状分量表中,Bartlett球形检验的χ2=1 817.83,有统计学意义(P<0.001),KMO检验值为0.89,表明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抽取共同因子,由于该分量表依照情绪行为症状和躯体生理症状2方面来编制条目,预设维度较为明确,加之条目数量较少,故限定抽取2个共同因子。结果显示,2因子模型的累积变异解释
率为47.16%,2个因子的特征值为12.00与2.16。在决定某条目是否最终纳入共同因子时,应考虑样本大小来调整因子载荷的选取标准。本研究的样本较小,故采用较高的因子载荷标准(≥0.55),由此得出2个因子分别包含12个与7个条目,可分别命名为“情绪行为症状”与“躯体生理症状”。表2列出了保留条目的因子载荷。
压力分量表中,Bartlett球形检验的 χ2值为3 093.38, 有统计学意义 (P<0.001),KMO检验值为0.87,表明数据适合作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抽取特征值>1的共同因子 8个, 特征值分别为 17.49、2.98、2.36、2.03、1.47、1.30、1.25、1.11,8因子模型的累积变异解释率为73.14%。如前所述,仅保留因子载荷≥0.55的条目纳入因子。由表2可见,第1至第6个因子包含的条目数分别为 9、6、5、4、3、3,可依次命名为“负性反刍思维”、“社交压力/污名认同”、“情感负担/情感劳务”、“婚姻家庭压力”、“性相关的压力”、“对生育的渴望”。此外,第7个因子仅包含1个条目(B28),描述了不孕患者常有的一种消极认知,因此将其并入“负性反刍思维”因子;第8个因子仅包含2个条目(B3、B12),体现了患者因生育问题而感知到婚姻家庭方面压力,因此将其并入“婚姻家庭压力”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