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三第十一章【知识点+练习】

阅读: 评论:0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
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知识点一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游标卡尺
1.结构和原理如图:
什么是造型艺术
2.分类和读数:
(1)1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 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小0.1 mm.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0.1毫米位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此位置便是0.1毫米乘以几.其读数准确到0.1 mm.
(2)2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5 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5 mm.读数时先从主尺上读出厘米数和毫米数,然后用游标读出毫米以下的数值:游标的第几条刻线跟主尺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几乘0.05毫米.其读数准确到0.05 mm.
(3)50分度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相邻两个刻度间的距离为0.98 mm,比主尺上相邻两个刻度间距离小0.02 mm.这种卡尺的刻度是特殊的,游标上的刻度值,就是毫米以下的读数.这种卡尺的读数可以准确到0.02 mm.
螺旋测微器
1.构造:如图
2.原理和读数:固定刻度上的最小刻度为0.5 mm(在中线的上侧);可动刻度每旋转一圈前进(或后退)0.5 mm.在可动刻度的一周上平均刻有50条刻线,所以相邻两条刻线间代表0.01 mm.读数时,从固
定刻度上读取整、半毫米数,然后从可动刻度上读取剩余部分(因为是10分度,所以在最小刻度后应再估读一位),再把两部分读数相加,得测量值.
3. 注意:
(1)看半刻度是否漏出,固定刻度上刻度值是以mm为单位.
(2)可动刻度要估读,小数点后应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知识点二测量导体的电阻率
【实验目的】
1.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
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原理】
用刻度尺测一段金属导线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
根据电阻定律,金属的电阻率ρ=RS
L=
πd2R
4L.
【实验器材】
金属丝、千分尺、安培表、伏特表、电源(3 V)、滑动变阻器(20 Ω)、电键一个、导线几根.【实验步骤】
1.用螺旋测微器三次测量导线不同位置的直径取平均值D求出其横截面积S=πD2 4.
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米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测三次,求出平均值L.
3.根据所选测量仪器和选择电路的原则画好电路图,然后依电路图按顺序给实物连线并将滑动变阻
器的阻值调到最大.
4.检查线路无误后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几组I、U值,分别计算电阻R再求平均值,设计表格把多次测量的D、L、U、I记录下来.
5.拆除实验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昔阳中学
【数据处理】
1.计算法:利用每次测量的U、I值分别计算出电阻,再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2.图象法:可建立I-U坐标系,将测量的U、I值描点作出图象,利用图象的斜率来求出电阻值R.
【误差分析】
1.采用外接法则由于伏特表的分流影响,造成电阻测量值偏大,若误用内接法则安培表分压影响更大.
2.仪表量程太大且读数不准.
3.计算未遵从有效数字运算法则.
【注意事项】
1.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时要用螺旋测微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要估读下一位数字.
2.金属导线的电阻和电流表的内阻相差不是很大,因此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阻值应调至最大,实验过程中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不宜过大,以防止温度升高电阻率发生变化.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1】现有一合金制成的圆柱体.为测量该合金的电阻率,现用伏安法测量圆柱体两端之间的电阻,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该圆柱体的长度.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图甲图乙
(1)由图甲读得圆柱体的直径为________mm,由图乙读得圆柱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2)若流经圆柱体的电流为I,圆柱体两端之间的电压为U,圆柱体的直径和长度分别用D、L表示,则用D、L、I、U表示的电阻率的关系式为ρ=________.
【例2】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 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 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 Ω·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 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
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0~0.6 A ,内阻约0.2 Ω; 电压表:量程0~3 V ,内阻约9 kΩ;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5 Ω;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20 Ω; 定值电阻:R 0=3 Ω;
电源:电动势6 V ,内阻可不计; 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选填“R 1”或“R 2”),闭合开关S 前应将滑片移至________端(选填“a ”或“b ”).
(2)在如图所示的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 A 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V . (4)导线实际长度为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随堂练习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时,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B .实验中应调节滑动变阻器,取得多组U 和I 的值,然后求出电阻平均值
C .应选用毫米刻度尺测整根金属丝的长度三次,然后求出长度平均值
D .实验中电流强度大小可不加要求
2.(多选)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关于误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将会使ρ测>ρ真
B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并联引起了金属丝分压的减小而引起测量误差
C .由P =πd 2U
4Il 可知I 、d 、U 、l 中每一个物理量的测量都会引起ρ的测量误差
D .由ρ=πd 2U
4Il
可知对实验结果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直径d 的测量
3.图1中游标卡尺显示的测量长度是________mm ;图2螺旋测微器显示的测量长度为________mm.
图1      图2
4.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步骤如下: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1,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mm ;
图1
图2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2,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mm.
5.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在测定某一金属丝的直径时,测得的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__mm.另一位同学用游标卡尺上标有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一工件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如图2所示,则该工件的长度L=________cm.
图1
图2
6.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5 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R,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
①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②为此取两节新的干电池、电键和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
lng船A.电压表0~3 V,内阻10 kΩ
B.电压表0~15 V,内阻50 kΩ
C.电流表0~0.6 A,内阻0.05 kΩ
D.电流表0~3 A,内阻0.01 Ω
E.滑动变阻器,0~10 Ω
F.滑动变阻器,0~100 Ω
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应选用的器材有________(只填代号).
7.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 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3 V,内阻约为1 Ω)
B.电流表(0~3 A,内阻约为0.012 5 Ω)
C.电流表(0~0.6 A,内阻约为0.125 Ω)
D.电压表(0~3 V,内阻约为3 kΩ)
E.电压表(0~15 V,内阻约为15 kΩ)
F.滑动变阻器(0~20 Ω,额定电流1 A)
H.开关、导线
(1)上述器材中,电流表应选用的是________;电压表应选用的是________(填写器材的字母代号).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接法________(填“内”或“外”).
8.某小组进行“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该组同学想更精确地测量该金属丝电阻R x(约为9 Ω),已经选好的器材有:
A.电压表V1(量程0~1 V,内阻约10 kΩ)
B.电压表V2(量程0~3 V,内阻约20 kΩ)
C.定值电阻R0=20 Ω
D.被测电阻R x
E.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5 Ω)
F.电源(电动势3 V,内阻很小)
G.导线若干,开关一个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1)为了减小误差,并尽可能多的测量几组数据,请在方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图.
(2)在某次测量中,若电压表V1读数为U1,电压表V2读数为U2,则待测金属丝电阻的表达式R x=___________________.
9.在“测定金属导体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丝的电阻R x约为5 Ω,实验室备有下列实验器材:
A.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为15 kΩ)
B.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为75 kΩ)
C.电流表A1(量程0~3 A,内阻约为0.2 Ω)
D.电流表A2(量程0~0.6 A,内阻约为1 Ω)
E.变阻器R1(0~100 Ω,0.6 A)
疫情下的奥运会如何举办?
F.变阻器R2(0~2 000 Ω,0.1 A)
G.电池组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3 Ω)
H.开关S,导线若干
(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填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中________(填“甲”或“乙”)为该实验的电路原理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原理图把下图中的实物图用线连接起来.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10:30: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213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测量   实验   刻度   电阻   导线   电阻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