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

阅读: 评论:0

主要问题的认识
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退守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一词及其相关概念,或者叫台海问题或者两岸问题,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从中国大陆败退台湾,至今所衍生的一系列主权或领土问题。最早出现于1955年寓居美国的李宗仁之《对台湾问题的具体建议》一文,并因强力宣传而通行于中国民间以至国际社会迄今。[1]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有关,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蒋介石再次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上面,蒋介石把个人私利公然放在全国人民利益上面,这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还有重要因素是外国势力(美国、日本等)介入。蒋介石大肆出卖国家利益是蒋介石的向来的做法,早在1945814日在日本投降前
厦门集美大桥一天,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为主要条件换取苏联在日本投降前一天的8黄酮醇月14日出兵中国东北。194616日当时的蒋介石国民党政府虽然对外蒙古的所谓投票有疑问,但还是正式承认外蒙古独立,至此失去18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华北正北的外蒙古的华北变成内凹形,边境线后退内凹达千余公里,中国北部版图从饱满形状到弯月形状。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的核心与关键
随着去年以来“两会”商谈与处理台湾参与国际活动问题取得一系列进展,有关后续发展的问题引起关注和讨论。比如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的问题,比如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的问题,比如如何确保协商解决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空间未来不被“台独”所乘的问题,等等,在在事关重大,牵涉深远。那么,其中需要我们首先认识把握的核心与关键究竟在哪里呢?
1、症结何在
著名的“胡六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涉外事务等方面提出了推动和平发
展的方针政策,其中第六点提出:“我们再次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和平发展框架”。同时指出,“两岸可以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为有利于两岸协商谈判、对彼此往来作出安排,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
仔细推敲上述内容,可以得出以下逻辑关系:
其一,包括两岸政治谈判在内的六项主张,都是“对未来前景的规划” ,是为了“构建和平发展框架”。这体现了“现阶段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基本战略思想。罗尔定理
其二,签署和平协议,应该是结束两岸敌对状态的结果;没有结束敌对状态,不可能有和平协议。
其三,基于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军事是政治的工具的常识,两岸根本的敌对状态存在于政治领域。所以,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避免两岸军事冲突,前提是政治敌对状态的逐步消解。
其四,两岸政治上的敌对存在于什么地方?由于国共两党实现了历史性和解及国民党当局在台湾重新执政,两岸间的敌对状态总体上转化为一种“政治对立”的关系,它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两岸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是双方政治上的基本对立,也可称是中的基本矛盾。“胡六点”指出:“1949年以来,大陆和台湾尽管尚未统一,但不是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分裂,而是上个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内战遗留并延续的政治对立”。显然,在21世纪的今天,继续解决这种对立只能靠和平、靠发展;而两党“共同愿景”确立现阶段以和平发展为主题,表明双方在这一最基本的政治对立上予以“搁置争议”,留给发展来解决问题。虽然这一对立在发展过程中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影响,但总体上不构成现阶段主要矛盾。 
其次,双方围绕什么是一个中国、怎样坚持一个中国进行的斗争与分歧,是现阶段两岸间最根本、最现实的政治对立。实践证明,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台湾实行政治转型开始,这一政治对立就成为两岸间的主要矛盾。20数据库系统年左右两岸间发生的一切大事小情,归根结底都是围绕这一矛盾发生并展开;即论是李登辉当政后期和陈水扁执政时期,这一矛盾仍然
是两岸对立的根本所在,所谓“特殊国与国关系”、“一边一国”都是这一矛盾高度激化后特殊情况下的变形反映。
由此可见,要“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关键的、首要的问题恰恰存在于“一个中国原则”这个“基础”之中。没有这个“基础”,两岸就没有谈判的可能,或者勉强谈起来甚或获得一纸协议,也不可能真正结束敌对状态;如果这个最根本的对立解决了,其他各项政治问题包括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建立军事互信等等,都将转化为技术性问题而迎刃而解。目前,两岸在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上达成了一致,支撑了去年以来的明显进展;但是,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深化、落实这一共识,尚需双方发挥高度智慧,在互动中形成高度默契、互为激励、螺旋上升的正面循环。 
所以,胡总书记今年5血红素加氧酶26日会见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时进一步指出:“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前景,包括需要逐步破解一些政治难题,巩固和增进双方的政治互信尤为重要。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关键所在”。而“两岸可以就国家尚未统一前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进行务实探讨”,这种政治关系说到底也就是双方怎样坚持和处理“两岸同属一中”问题、双方如何在这个问题上进一步深化共识的问题。 
   俄亥俄事有千端,全面地、坚定不移地落实一个中国原则是核心所在。它一方面要求台湾当局更加明确地坚持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更加明确在排除人们对台湾未来走向上的疑虑;一方面要求大陆进一步合情合理地看待台湾当局应有的政治地位,并继续协商解决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在历史当口,双方均须戒慎恐惧,小心呵护,务使近年出现的良性互动不断深化,巩固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08:5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18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政治   问题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