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物设计

阅读: 评论:0

PCR基本原理
引物是一段寡聚核苷酸序列引物的种类,大概分为:
1PCR引物;2、测序引物;3、杂交探针;4、简并引物;5、其他引物
引物的作用(基因获得、测序、检测等)
引物设计软件 Primer Oligo codehopFastPCRGenerunner Vector NTISuitDnasisOmigaDnastar等)
引物分析软件( Oligo PrimerBlast等)
引物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1引物长度(primer length
2产物长度(product length
3序列Tm爱宝贝亲子论坛(melting temperature)
4、ΔG(internal stability)
5引物本身和引物之间二聚体及发夹结构duplex formation and hairpin
6错误引发位点(false priming site
7引物及产物GC含量(composition
PCR引物设计原则:
1.引物最好在模板cDNA的保守区内设计DNA序列的保守区是通过物种间相似序列的比较确定的。在NCBI上搜索不同物种的同一基因,通过序列分析软件(比如DNAman)比对(Alignment),各基因相同的序列就是该基因的保守区。
2.引物长度一般在15~30碱基之间。引物长度(primer length)常用的是18-27 bp,但不应大于38,因为过长会导致其延伸温度大于74℃,不适于Taq DNA 聚合酶进行反应。
3.引物GC含量在40%~60%之间,Tm值最好接近72GC含量(composition)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引发反应。上下游引物的GC含量不能相差太大。另外,上下游引物的Tm值(meltingtemperature)是寡核苷酸的解链温度,即在一定盐浓度条件下,50%寡核苷酸双链解链的温度。有效启动温度,一般高于Tm5~10℃。若按公式Tm= 4G+C+2A+T)估计引物的Tm值,则有效引物的Tm55~80℃,其Tm值最好接近72℃以使复性条件最佳。
4.引物3′端要避开密码子的第3位。如扩增编码区域,引物3′端不要终止于密码子的第3位,因密码子的第3位易发生简并,会影响扩增的特异性与效率。
5.引物3′端不能选择A。引物3′端错配时,不同碱基引发效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当末位的碱基为A时,即使在错配的情况下,也能有引发链的合成,而当末位链为T时,错配的引发效率大大降低,GC错配的引发效率介于A商场现代化、T之间,所以3′端最好选择T
6. 碱基要随机分布。引物序列在模板内应当没有相似性较高,尤其是llr3端相似性较高的序列,否则容易导致错误引发(False priming)。降低引物与模板相似性的一种方法是,引物中四种碱基的分布最好是随机的,不要有聚嘌呤或聚嘧啶的存在。尤其3′端不应超过3个连续的GC,因这样会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
7. 引物自身及引物之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引物自身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否则引物自身会折叠成发夹结构(Hairpin)使引物本身复性。这种二级结构会因空间位阻而影响引物与模板的复性结合。引物自身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两引物之间也不应具有互补性,尤其应避免3′端的互补重叠以防止引物二聚体(DimerCrossdimer)的形成。引物之间不能有连续4个碱基的互补。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如果不可避免的话,应尽量使其△G值不要过
高(应小于4.5kcal/mol)。否则易导致产生引物二聚体带,并且降低引物有效浓度而使PCR 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8. 引物5 端和中间△G值应该相对较高,而3 端△G值较低。△G值是指DNA 双链形成所需的自由能,它反映了双链结构内部碱基对的相对稳定性,△G值越大,则双链越稳定。应当选用5端和中间△G值相对较高,而3′端△G值较低(绝对值不超过9)的引物。引物3′端的△G 值过高,容易在错配位点形成双链结构并引发DNA 聚合反应。(不同位置的△G值可以用Oligo 6软件进行分析)
9. 引物的5′端可以修饰,而3′端不可修饰。引物的5′端决定着PCR产物的长度,它对扩增特异性影响不大。因此,可以被修饰而不影响扩增的特异性。引物5′端修饰包括:加酶切位点;标记生物素、荧光、、Eu3+等;引入蛋白质结合DNA序列;引入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序列;引入启动子序列等。
10. 扩增产物的单链不能形成二级结构。某些引物无效的主要原因是扩增产物单链二级结构的影响,选择扩增片段时最好避开二级结构区域。用有关软件(比如RNAstructure)可以预测估计mRNA的稳定二级结构,有助于选择模板。实验表明,待扩区域自由能(△G°)
小于58.6l kJ/mol时,扩增往往不能成功。若不能避开这一区域时,用7-deaza-2-脱氧GTP取代dGTP对扩增的成功是有帮助的。
11. 引物应具有特异性。引物设计完成以后,应对其进行BLAST检测。如果与其它基因不具有互补性,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了。
PCR设计引物时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表
来源: 高慧的日志
PCR设计引物时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表1
 
寡核苷酸序列
 
切割率%
 
令牌网2 hr
 
20 hr
 
Acc I
 
GGTCGACC
CGGTCGACCG
CCGGTCGACCGG
 
0
0
0
 
0
0
0
 
Afl III
 
CACATGTG
CCACATGTGG
CCCACATGTGGG
 
0
>90
苏金生>90
 
0
>90
>90
 
Asc I
 
GGCGCGCC
AGGCGCGCCT
TTGGCGCGCCAA
 
>90
>90
>90
 
>90
>90
>90
 
Ava I
 
CCCCGGGG
CCCCCGGGGG
TCCCCCGGGGGA
 
50
>90
>90
 
>90
>90
>90
中国成人通
PCR设计引物时酶切位点的保护碱基表2
 
寡核苷酸序列
 
切割率%
 
2 hr
 
20 hr
BamH I
 
CGGATCCG
CGGGATCCCG
CGCGGATCCGCG
 
10
>90
>90
 
25
>90
>90
 
Bgl II
 
CAGATCTG
GAAGATCTTC
GGAAGATCTTCC
 
0
75
25
 
0
>90
>90
 
BssH II
 
GGCGCGCC
AGGCGCGCCT
TTGGCGCGCCAA
 
0
0
50
 
0
0
>90
 
BstE II
 
GGGT(A/T)ACCC
 
0
 
10
 
BstX I
 
AACTGCAGAACCAATGCATTGG
AAAACTGCAGCCAATGCATTGGAA
CTGCAGAACCAATGCATTGGATGCAT
 
0
25
25
 
0
50
>90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08:33: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17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引物   序列   引发   结构   扩增   设计   模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