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科学“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策略

阅读: 评论:0

基于小学科学“学习任务单”的设计策略
作者:***
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来源:《师道·教研》2020年第09期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四大基本理念。”学习任务单正是实现这四大基本理念的切入点、好帮手,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求知欲的学习支架。如何有效运用“学习任务单”,正是教师期望使用新的学习模式对传统科学课教学进行的变革。
        一、“学习任务单”的课前设计策略
        1.把握学情,精准定位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的首要任务是分析学情,这包含了课程标准、学习材料和学习者,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是什么?哪里是学的切入口和突破口?
论文综述        如:教学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奇妙的壳》,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觉得鸡蛋是易碎的,因为认为鸡蛋的承重本领是小的。所以根据以上的学情,设计如下学习任务单:
        该任务单设计两个问题,问题一:学生对鸡蛋壳硬度的认识观点;问题二:需要学生对鸡蛋壳进行预测,能够承受多少本书本。由于在学生的潜意识中,认为鸡蛋壳是很脆弱,但是实际上学生这一意识和鸡蛋壳可以承受很大重量存在矛盾,这样设计任务单就可以与实验探究产生的认识冲突埋下铺垫。
        2.合理运用,搭建任务支架。教师通过以任务单为支架,再在课堂以“扶”和“导”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有效帮助,当学生增长学习力后再撤去支架。染印
havd-686        例如:一年级上册《我们来观察》活动2“观察香瓜”,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学情来分析,学生还没有清楚认识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仅仅停留在“用眼睛看”这一观察方法上,而实际上还有鼻闻、舌尝以及触摸物体等观察物体方法。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些观察方法,我们可以以任务单的形式搭建一个任务支架,辅助学生进行有效探究。任务单中可以通过如下方面设计:摸一摸(手),香瓜外表感觉怎样?光滑还是粗糙?闻一闻(鼻):气味如何?香不香?尝一尝(舌),味道如何?甜不甜?
        二、“学习任务单”的课中运用策略
        1.巧设情境,激活兴趣。巧设趣味性强的、生活味浓的情境,吸引学生眼球,触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和自感到与自己有关,学生自然会乐于自主探究。因此创建生动的“学习情境”是引导学生在自学时有效使用任务单的策略。
        例如五年级下册《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一课中,我们可以创设卡通任务情境:
长江大学学报        请同学们帮喜羊羊村设计一座桥比例缩小100倍的模型纸桥,最大承重2千克,河面宽40厘米,桥墩高度10厘米,桥下可以同时通过2艘船。
        通过卡通情景来设计任务单,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去探究。
        2.依照“支架”,指导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需要有坡度与深度,有坡度的任务单便于教师指导学生,有深度的任务单利于学生自主探究。
        同样以五年级下册《设计与制作:我的小桥》这一课为例,我们还可以继续增加如下任务设计:请大家尝试用最少的材料來改进原先的设计。改进方案1~3,请画3个方案的简单设计图。
别姬印象
        结合上部分任务单,该任务单包含着以下两大支架:
        (1)安插“内部支架”。因为学生是第一次设计桥梁,为了帮助学生根据要求设计特定的桥梁,教师通过填空的方式提示学生,学生根据桥墩的数量、桥墩的跨度和桥墩的形状等进行设计。学生借助填空的提示进行思考设计的具体要求,最后把思考的结果转化成具体的设计图,这样自然也这一内部“支架”有效实现。
        (2)链接“经验支架”。任务一是完成任务二必须跨越的屏障,学生完成任务一所形成的制作经验,自然而然为任务二中的“改进桥梁”提供了“支架”。把任务一形成晋级台阶,因而任务一的完成也促进了任务二的开始。
        3.评价激励,调整学习进程。学生在科学课中学习效果如何?学习目标的落实程度如何?需要教师通过及时的评价,来检验学生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再根据评价反馈出的信息,及时有针对性的矫正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龙建刚

本文发布于:2023-08-15 04:40: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609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任务   设计   学习   探究   支架   进行   教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