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郑州市高新区招教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是在( D )年。 A.2000 华董 B.2001 C.2002 D.1999
【解析】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2.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品德》《艺术》课,这属于( B )。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通识课程 D.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3. 教育要传授知识,至于智力的发展则无需进行培训。这是( A )的观点。 A.实质教学论 B.形式教学论 C.逻辑教学论 D.集中教学论
4. 直接兴趣属于( D )动机。
A.外在的 B.交往的 C.生理的 D.内在的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B )依法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A.学校 B.政府 C.法定监护人 D.社会
6. 教师在改作业时,发现一封信件,拆开后是一封情书,写了几句话又放回去。该行为( C )
C.不合法,侵犯隐私 D.不合法,未经学生同意
【解析】隐私包括个人私生活、个人日记、照片、储蓄及财产状况、生活习惯及通讯秘密等。隐私权是指公民生活中不愿为他人公开或知悉的个人秘密的不可侵犯的人身权利。学校和教师侵犯学生隐私的表现形式有故意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学生信件,披露、宣扬学生自身及家庭成员的资料,提供学生成绩的方式不适当等。
7. 使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是( A )
A.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原则 B.布鲁纳的认知结构
C.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原则 D.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8. 属于校园精神文化的是( A )
A.校风 B.课桌文化 C.饮食文化 D.旅游文化
9. 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属于( A )
A.陶冶法 B.榜样法 C.品德修养法 D.锻炼法
10. 把学习分为观察学习和替代强化的是( A ) A.班杜拉的社会学习 B.布鲁纳的认知结构
C.罗杰斯的非指导性原则 D.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
北留中学11. 口述、抄写、列提纲属于( A )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环境管理策略
12. 会弹电子琴对弹钢琴的影响属于( A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A.高等师范专科资格 B.高等师范本科资格
C.综合大学本科资格 D.中等师范学历资格
14. 教师在一旁观察,通过调查、访谈,到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材料,又在讲解时抓住学生的兴趣。这说明教师的角是学生的学习的( A )
A.促进者 B.实践者 C.观察者 D.监督者
15. 某学生觉得学习太累,又怕成绩不好别人笑话,属于( B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种趋避冲突
16. 《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的是( A )教学原则。
2013我们的品牌A.启发性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17.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B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培养班干部 D.召开班会
【解析】班集体不仅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而且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活动的基地、自我教育的课堂。因此,每个班主任在接手一个班级后都把组织建立班集体作为自己工作的首要任务。教材论述: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级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18. 遗忘的进程是( A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直线式 D.曲线式
19. 在品德的结构中,衡量道德品质的是( B )
A.道德认识 B.道德行为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20. 为人师表体现的是教师的( C )
A.专业意识 B.专业技能 C.专业态度 D.专业品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1. 下列属于本能需要的是( ABC )
A.生理和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求知需要 E.审美需要
【解析】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位于需要层次底部的四种需要被称为缺失需要,它们是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后三种需要是成长需要,它们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
22. 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属于内在的、不可控的是( BD )
油气弹簧A.运气 B.身体状态 C.任务难度 D.能力 E.努力程度
23. 义务教育的特征是( ABC )
A.普遍性 B.免费性 C.强制性 D.统一性与公共性 E.公益性
24. 教师有下列行为予以解聘的形式有( ABCD )
A.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
宫崎滔天
B.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C.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
D.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E.上课不认真教学的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面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5. 循序渐进中的“序”是指( ABD )
A.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B.学科的知识逻辑 C.课堂的组织顺序
D.学生的认识顺序 E.课堂教学的进行
【解析】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之序,是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
26.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 ABCDE )
A.信息技术教育 B.研究性学习 C.社区服务 D.社会实践 E.劳动与技术教育
27. 教学的三维目标是( ABC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知识与学习 E.知识与方法
28.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ABC )
A.自主学习 B.合作学习 C.探究学习 D.互助学习 E.研究学习
29. 现代的学校教育制度,从层次结构上来看包括( ABCD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艺术教育
【解析】从层次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层次。从类型结构上来看,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可划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五个大类。其中基础教育是实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在教育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30. 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工作,包括( ABC )
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设计教法 D.评估方法 E.研究理论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10分)
31.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关于教育学的著作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 ( √ )
32. 儿童口语训练的关键期为l~3岁。 ( × )
【解析】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3. 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重。( × )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学校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34. 讲授法是注入式的方法,问答法为启发式的方法。( × )
【解析】注入式是指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式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的方法。讲授法和问答法是教学方法,是注入式和启发式都可以采用的方法。
35. 中等强度的动机与行为效率之间呈正U型关系。( × )
36. 最早提出班级授课制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 √ )
【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37.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可以超越历史而存在。( × )
38. 确立课程标准的依据是社会、儿童、知识。( × )
【解析】社会、儿童、知识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
39. 教师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为:备课、上课、评课、究课、思课。( × )
上海振华港机【解析】教师教学工作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即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反馈、课外辅导和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40. 讲述、讲读、讲演、讲授是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 × )
【解析】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演、讲解四种,它是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 简述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1)教育促进个体的个性化。首先,学校教育将促进个体主体意识的形成以及自我能力的增强;其次,学校教育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同表现促进个体差异的
充分发展,发展人的独特性;再次,学校教育有利于开展创造性的活动,培养个体的创造性,实现个体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