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演变

阅读: 评论:0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演变
  [摘要]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取得的一切成就,归根到底是因为开辟了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社会主义制度,而这集中到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实事求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实事求是都是我们始终坚持和内化的重大思想,是不能放弃、不能偏离的。
  [关键词]  实事求是 创新 贯彻 坚持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必要性
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明确地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即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1]801回顾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革命建设的进程中,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顺利的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指引着中国社会主义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一切都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正确的党的路线,
方针,政策,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是我党在不断地探索、摸索中所得到的真理,就是因为我党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联系,就是因为我党能够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不断的将党的政策同发展变化的具体情况相联系,做到了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当今复杂的党情、国情、世情下,我党则应该更加注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建立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一步完善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事物总是在变化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很多人会认为我们也应该时刻适应变化发展的事物,这是绝对正确的。但是不管怎样变化发展,有一点是不能变的,那就是我们必须始终都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的发展变化的进程中,则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而这些理论的形成则是根据我国不同时期的国情所提出的指引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正确理论,实践也证明了这些理论推动了我国的不断向前发展,而这些理论取得的成就归结到一点:就是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了实事求是,而不是墨守成规,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只言片语去当令箭、凭自己的感觉经验当真理。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瞬息的,我们要更好地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就应该时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地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二、实事求是的历史演变
(一)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始终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指导着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无法使中国人民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五四运动以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肩负起了中国救国救民的重任。李大钊率先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自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断地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以此我们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大革命失败以后,为了坚持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则必须进行武装斗争,但是这次主攻方向应该是城市还是农村呢?这在当时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中国的国情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根本不到可以借鉴的经验。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的摸索、失败、转移,最后转向农村区域,发动众,开展游击战争,进行农村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推动革命不断的向前发展。其最根本的就是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
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知道,这一时期党内很多人开始坚持以王明等人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灵丹妙药,就是绝对真理,不注重调查研究,理论脱离实际,仅仅依据自己的主观臆造去办事,甚至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的某些句词作为真理去贯彻实施,致使中国丧失了有利的发展形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败,红军不得不转移阵地,被迫长征,对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此,同志曾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则就强调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粘度系数[2]的重要思想,为中国革命注入了新的生机,指引人们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坚定不移的走自己的路,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了思想。实事求是则是思想的精髓。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实事求是是党最终能克服党内连续不断出现的错误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1945年党的“七大盲文图书将“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在新中国成立后,等一批领导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依据中国的国情、党情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一些著作中再三强调,我们一定要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如我党依据我国国情制定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于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三大改造,结束了中国历史
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值得肯定的,始终做到了实事求是,坚持了实事求是。虽然,在改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要求过急、工作过粗、形式单一、不够谨慎、急于求成等等。但列宁曾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3数字多用表检定规程]154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但是,195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极“左”路线的运动,加之等人急于求成,开始夸大主观努力和主观意志的作用,没经过调查研究就轻率地发动了“”运动,不同程度的偏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此,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试图恢复实事求是的精神,但却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致使中国发生了无可挽回的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的错误,使中国社会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出现倒退。此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们改革开放的成果……,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4]382他不仅坚持了实事
求是的思想路线,而且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针对“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人们的思想依然处于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同志特别强调在坚持实事求是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地解放思想。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5]143所以,他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先必须解放思想……。同志也曾说:“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6]364
我们知道,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归根到底就是恢复和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路线,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分析了但当时的世情、国情,认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应不失时机,抓住机遇,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正式提出了“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命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路线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等,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
希望工程的资料平等党的领导人在不断的探索建设中国的过程中,始终都坚持了实事求是,因而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使我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国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伟绩。
(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7]537如果停滞不前、因循守旧,我们就会处于半僵化或僵化的状态,就不会有所发展,有所进步。尤其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虽然我们所面临的时代问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但是国际、国内和党内的情况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国际来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更为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以新的面孔呈现出来,恐怖主义也开始上升等等。从国内来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与此同时,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加入世贸组织,又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就党内而言,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国家政权的执政党;党的队伍也发生
了重大的变化。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着的,我们不可以一直守株待兔,在新的变化下,中国共产党则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推动社会发展。
面对着复杂的国情、世情、党情,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参考,更不可能仍然固步自封、墨守成规,运用旧的理论直接去解决新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的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去分析新的情况,总结新的经验,不断地去学习新的东西,不断地跟上时代潮流。为此,同志提出了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强调了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充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中国必须走在时代的前端,与世界共同发展;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以新的理论,去适应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以求得新的突破。同志曾说:“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实现与时俱进的要求。”[8门槛人口]327他在新的时代里,提出的我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是同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一脉相承的。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9]6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坚持解放思想,就是坚持不断创新的过程。面对新阶段新特点,
坚持与时俱进,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确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的问题,要求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任务。使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更好地推进了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
刘义庆(四)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科技的迅猛发展,联系的日益加强,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信息科技充斥着每一个角落,加快经济增长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相较于过去,人类创造了不曾有过的财富,但是,由此却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也不敢弃之不管的,如有的只单纯的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解决社会公平问,浪费能源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有的则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经济是得到了比较快、比较高的发展,但治理却付出了更惨痛的代价;有的国家则贫富悬殊,不断,政局不稳等等。对于新时代的我国来说,则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我国是一个人口资源大国,仍然在不断的探索中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可以预见的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比过去多的多,
发展的空间更大了。潜力也更大了,但对于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也更大了。我们既要努力完成工业化和信息化,又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不能再走其他国家的老路子了,必须寻出一条具有中国特的发展道路。那么到底该如何发展呢?才不会导致我们一股脑的跟风,盲目的、片面的仿效其他国家;才不会脱离实际,走弯路,偏离党的思想路线呢?为此,提出我党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新世纪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与科学发展观是有机统一的,坚持求真务实,就要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实际出发,察实情、办实事、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我们做到了求真务实就是坚持了实事求是,坚持了实事求是,就是做到了最合理的发展,最具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发展。据此,我党的思想路线可以完整的表述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实质是一脉相承的,不同的表述则体现了我党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给予了党的思想路线以新鲜的血液。因此,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国情出发,始终做到实事求是。

本文发布于:2023-08-14 15:3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581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