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提升泵房

阅读: 评论:0

污水提升泵房
1.污水经DN800mm的污水管道进入集水池的管内底标高为-1.70m设计流量Q=653L/s
2.集水池。按进水管设计流量Q=653L/S,设4台泵(31备),则每台水泵的容量为653/3=218L/S
集水池容积,采用1台泵相当于6min的容量:
有效水深采用2.0,则集水池的面积:
F=78.48/2=39.24m2.池底坡度为i=0.2倾向集水坑;
3.水泵的选择
3.1流量的确定
该泵站提升的设计流量为Qmax=0.653m3/s,设计拟定选用4台泵(31备),则每台泵的设计流量为:
Q=Qmax/3=218(L/s)=784.8(m3/h)
3.2选泵前的扬程估算
设集水井的有效水深为2.0m,高密度沉淀池最高水位为48.60-43.70=4.90m。集水池的最低工作水位:
H1=-1.70+0.8×1-2.0=-2.9m
静扬程H2=4.90--2.9=7.8m.
取水头损失为2.0m,安全水头取1.0m,则水泵扬程为H=H2+2.0+1.0=10.8m.
3.3管径的选择
本设计选用潜污泵。取泵口出水管D1=300mm的钢管,则出水管内流速v1=Q/A1=2.98m/s,查设计手册:1000i=44.6
取总出水管D2=800mm的钢管,出水流速v=1.3m/s,查设计手册:1000i=2.47
泵的选择。选择300QW600-22型潜污泵
李人志
型号
出口口径(mm
流量(m3/h
汉阙扬程(m
功率(kw
重量(kg
300QW800-15-55
300
800
15
55
1380
3.4扬程核算
(1) 总出水管道预埋深0.5m,即出水管道管内底标高为42.34m,则提升泵竖直高度取-0.5m--3.56m=3.06m。取泵出水管水平距离为2.2m,DN300管长5.26m;泵与泵间距为1.9m
每台泵出水管道上附件有:
名称
数量
局部阻力系数
DN30090°弯头
2
0.78
DN300闸阀
1
生态系统理论
0.07
DN300四氯化碳萃取碘止回阀
1
3.5
DN300×600异径丁字管
1
2.08
DN80090°弯头
1
1.05
以及总出水管DN600×800异径丁字管,使徒行传查经=0.211个;DN800管长5.75m
(2)水头损失hw。水头损失hw由沿程水头损失hf和局部水头损失组成。
沿程损失广州木偶艺术中心:hf=i*L
式中:i--单位长度水头损失;
L--管线长度,m
4.41)的数据代入得:(m)
局部水头损失
出水口,=1.01个;水泵入口,=1.01个;带入数据得
3.372m
hw=0.25+3.372=3.622(m)
(3)进水闸井水力损失。DN800闸阀=0.06,一个;流速取1.3m/s;则
0.0033(m)
实际扬程H=H2+hw=11.43m<15m,故该泵符合。
4.机组基础的确定
水泵安装在共同基础上,基础的作用是支撑并固定机组,使之运行稳定。不致发生剧烈运动,更不允许沉降。
查表,水泵的基础尺寸为:B×D=395×1950mm(泵高D),泵身质量W=1380Kg,泵底距池底的距离为500mm,最低水位距泵底为660mm
泵房工程结构按远期,流量设计当流量小于2m3/s时,常选用下圆上方形泵房【】。本设计,故选用下圆上方形泵房;水泵采用横向排列,基础间净距为1.9m
5.泵房的外形尺寸
泵房与集水池合建,采用半地下式下圆上方形泵房,其泵房高度H为地上部分高度H1和地下部分高度H2之和。
泵房地下部分H2=2.9+1.1=4m;选定起重设备,查算工字梁、吊车等的高度尺寸,查《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11册·常用设备》等相关资料,地上部分H24.50m。泵房总的高度H=8.50m.
水泵间间距为1.9m,潜污泵的出水管内侧离池壁0.65m,泵的出水管水平距离2.2m,截止阀和闸阀安装在距墙0.3m的管道上,重设备轨道转弯半径取1.0m,故泵房的半径R=4.0m
6.泵房辅助设备
1. 计量设备
由于污水中含有机械杂质,其计量设备考虑被堵塞的问题,可采用电磁流量计作为计量设备。
2. 水位控制
污水泵房水泵采用自动控制机组运行,根据水位变化,应用可编程序控制系统PLC实现水泵开停的自动控制。起动停车自动控制的信号由水位继电器发出。
3. 起重设备
泵房起重设备根据起吊最大一台设备的重量进行选择,由水泵机组总重W=1380kg,可选用CD13-6D型电动葫芦单轨吊车梁。

本文发布于:2023-08-14 11:4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5760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泵   泵房   设备   采用   设计   损失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