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Labview编程经验

阅读: 评论:0

  当我开始在键盘上敲打出这句话的时候,我已经使用 LabVIEW 7 年了。7 年的时间,就算天赋平平也可以积攒下一箩筐可供参考的经验了。所以我打算利用今后的闲暇时间写一些这方面的东西,既可以同大家交流,也是作为自己这七年工作的总结。
  还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让编写一段软件,用来模拟一个控制系统:给它一个激励信号,然后显示出它的输出信号。那时我就想过,可以把每一个简单的传递函数都做成一个个小方块,使用的时候可以选择需要的函数模块,用线把它们连起来,这样就可以方便地搭建出各种复杂系统。
  后来,我第一次看到别人给我演示的LabVIEW编程,就是把一些小方块用线连起来,完成了一段程序。我当时就感觉到,这和我曾经有过的想法多么相似啊。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从此我对LabVIEW的喜爱就一直胜过其他的编程语言。cit500
  LabVIEW 的第一个版本发布于1986年,是在 Macintosh 机上实现的,后来才移植到了PC机上,并且LabVIEW 从未放弃过对跨平台的支持。这也给 LabVIEW 带来了一些麻烦。最明显的就是LabVIEW开发环境的界面风格。它总是与一般的 Windows 应用程序有些格格不入:面板是深灰的,按键钮是看起来别别扭扭的 3D 模样。还有一些可能不太容易发现:
比如对于整数的存储,LabVIEW即便是运行在x86系统上,采用的也是高地址位存高位数据(big-ending)。这与我们习惯了的x86 CPU使用的格式正相反,这往往给编写存取二进制文件带来了不多不少的麻烦。
  我接触过的最早的LabVIEW版本是4.0版,发布包是一个装有十几张三寸软盘的大盒子。安装的时候要按顺序把软盘一个一个塞到计算机里。尽管当时LabVIEW的界面不是很好看,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它。真方便呐!比如说要画一个开关,用 LabVIEW 一拖就行了。如果要自己动手用C 语言设计一个好看的开关,,那得费多少时间啊!我尤其喜欢它通过连线来编程的方式,尽管很多熟悉了文本编程语言的人刚开始时会对这种图形化编程方式非常不适应。
旧金山和约  从 4.0 到现在的 8.2,LabVIEW 的一些技术革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比如说 LabVIEW 5 中实现了多线程运行; LabVIEW 6 里漂亮的 3D 控件,和对事件响应的支持;LabVIEW 7 中的 Express VI 以及 LabVIEW 8 中的工程库。这些新特性都已成为了现在 LabVIEW 版本中富有特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我对使用 LabVIEW 编程的认识在这些年里经历了不少转变。刚开始接触 LabVIEW 的时
候,第一印象就是觉得这东西编程序比 C 语言简单多了,尤其在设计界面时确实方便简易。LabVIEW 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图形化编程语言。与文本编程语言,如 C、Basic 等相比,它在编程过程中有更详细的提示信息,如函数的功能、参数类型等等,程序员再不需要去记忆这些枯燥的信息了。编写风格良好的图形程序代码要比文本代码更加清晰直观,便于阅读。轻点CHINA学生CHINESE
  刚开始用 LabVIEW 编程时,我连一本相关的书籍都没读过,差不多完全靠自己摸索。当时,市面上几乎没有有关 LabVIEW 的中文书籍,而阅读英文资料又感觉得太累。但是,靠自己摸索的方法也有好处,最明显的就是有成就感:自己琢磨着解决了一个问题,比模仿别人的方法做更令人兴奋。再者,他人的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的,自己独自思索就不至于被他人的方案局限住思路。
p4电源
  当然,我不会满足于只用 LabVIEW 编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我还希望能够用它来编写大型的软件,并且提高自己的开发效率。这时,自己的编程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不阅读相关的书籍资料就不行了。有些问题,不读书,自己可能永远都得不到最佳的答案。同样,有些 LabVIEW 的功能,如果不阅读原始资料,自己也许永远都掌握不了。于是,我把能得
到的LabVIEW 的中高级教程都看了一遍。因为自己有了一定的基础,我就可以在读书的过程中反思自己以前的编程方法是否合理,高效。我觉得最好的 LabVIEW 教程还是NI自己编写的 LabVIEW 中高级教程。但书本中一般原理讲得多,具体的编程技巧涉及得少,所以还必须大量阅读别人的代码,才能学习到更多更好的编程方法。
焊后热处理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地产生了LabVIEW 应当进一步改善的想法。作为一名忠实的 LabVIEW 语言的使用者,我衷心地期望着 LabVIEW 在日后也可以成为一种被广为使用的通用编程语言,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与 C,Java等争得一席之地。LabVIEW 虽然有它独特的优势,但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我在编程过程中就曾感觉到它很多的使用不方便之处。下一步,我追求的目标就是能尽自己所能,对 LabVIEW 作一些改进和完善,使它更适应于通用编程之用。
  如何学习 LabVIEW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学习LabVIEW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系统型学习方法、探索型学习方法和目标驱动型学习方法。这三种方法之间并不矛盾,可以在不同的时段使用不同的方法。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处环境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系统型学习方案是传统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多是按此方法。它是指按照别人制定好的学习方案一步一步学习掌握一门知识。学习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师和教材的水平。若选此方案学习LabVIEW,最高效的方法莫过于参加NI公司的LabVIEW培训课程。基本上,完全没接触过LabVIEW的学员可以在一星期的时间内达到编写简单程序的程度。此外,现在很多大学都开有LabVIEW课程,方便了在校生学习。
  自学也可以采用此方案。一本教程类的书籍,按照书中指导一步一步学习。教程类的书籍应当侧重于解释LabVIEW的编程思想以及原理;有些书仅偏重于罗列LabVIEW中每个函数或VI的功能,则不适合用于此种学习方案。
  探索型学习方法适合喜好自己钻研的人。同样一个技巧,如果是自己发现的,比从他人那里的来会更有成就感。任何一个教程都不可能覆盖到LabVIEW的全部功能,有心得学员不妨自己打开书中未曾介绍到的那些菜单或者函数选板,尝试一下它们都是做什么用的。在真正动手摆弄每个新东西之前,打开LabVIEW的即时帮助窗口,阅读一下相关说明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过程。
  比如,打开“应用程序控制”函数选板,发现这里有一项“选板编辑”。好像没有任何一本书
里介绍过这个功能嘛,这是干啥用的呢?如果没任何提示,也是无从下手去尝试的。打开LabVIEW的及时帮助,可以看到它对这个功能的简单介绍。进入“详细帮助信息”,会得到更全面的说明。再自己动手实践一下,就基本可以掌握此功能了。
 
  阅读他人代码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自己的探索总是有思维局限性的,他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大大拓宽自己思路。我介绍过的编程经验中,很大一部分都不是我自己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借鉴与别人的LabVIEW代码。
  目标驱动型学习方法是公司员工中最常见的学习方式了。工作后,如果不是个人有兴趣,多数人不会浪费时间去学习工作中用不到的知识。等老板布置了具体项目或者工作任务后再学习相关知识,效率更高。学也只要够解决眼前问题就行了。针对这种情况,请教身边牛人或者公司前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周围的人不能解决问题,到论坛上发贴,寻求更广泛的帮助。
  推荐一个论坛。首先是NI的官方论坛,这里会有NI的技术支持和研发工程师来回答问题。如果英文够好,最好是到它的英文版面去提问,英文讨论区人气更旺,容易到答案。LAVA 是官方之外最大的LabVIEW社区,也是寻求帮助的好地方。如果平时用Windows Live Messenger,可以加入 ups.live/,这是个msn讨论LabVIEW 的。在它上面讨论问题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及时得到回应。
  我见过几个工程师在项目中遇到了难题,于是来报名参加LabVIEW的培训课程,以为上完课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实际上完全误解了培训课程的意义,培训课程是为了帮助那些想要系统学习LabVIEW知识的人,而不专注于任何一个具体问题。
  LabVIEW 工程资源管理器
黎明大学图书馆  从 8.0 开始,LabVIEW 增加了一个工程资源管理器功能。LabVIEW 工程资源管理器就是一个可以方便查看、调整程序系统结构的工作区。与 VC, VB 等语言中的 project, workspace 相类似。Project 的出现使得 LabVIEW 对于大项目的管理更加方便。

本文发布于:2023-08-14 00:1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55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习   方法   编程   编写   函数   功能   阅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