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中国引进第三代核电技术始末③作者:陈肇博 电工技术论坛李凤桃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16期 口述:原核工业部常务副部长、现任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专家委员会主任 陈肇博 撰文: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李凤桃
引进吸收再创新,我们不搞“交钥匙”做法
在引入美国西屋公司的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之后,我国就要实现这一技术的自主化和再创新。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下称“国家核电”)来完成这一任务。作为时任国家核电筹备组组长,我参与了组建国家核电。
2007年2月13日,中组部和国资委宣布了以王炳华为董事长和党组书记的国家核电领导班子。我被中组部任命为该公司独立董事。国家核电为一股份制公司,国资委代表国家控股60%,中核集团、广核集团、中电投集团和通用机械集团各占10%股份。国家核电的任务是:代表国家受让第三代先进核电技术,实施AP1000依托工程项目管理,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品牌。
中国不仅要消化AP1000技术,实现核电设计的自主化和设备的国产化,还要在AP1000科学家发现人类新器官的基础上开发出中国自主品牌的CAP1400、CAP1700大型压水堆。这是我国核电事业中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艰巨任务。冲击式水轮机 男性黑人公司被冠以“国家”二字,这在国企中是少有的,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该公司的重视和寄托的希望。
国家专项投资百亿元研发荷香散尽CAP1400
由于再创新的研发需要大量投入,我国三代核电技术自主化需要资金支持。
那时候,正好科技部牵头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国家计划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多项科技研发,完成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设立宇称不守恒16个重大专项,包括高级芯片研制、商用大飞机等,其中有一个重大专项就是“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