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绿化林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
∙spss11.5下载【公布日期】2013.01.10
∙【字 号】浦府[2013]3号
∙【施行日期】2013.01.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浦东新区绿化林业“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浦府〔2013〕3号)
区政府各委、办、局,各开发区管委会,各直属公司,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
《浦东新区绿化林业“十二五”规划》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2013年1月10日
浦东新区绿化林业“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建设系统化、多样化、人性化的生态型低碳城区。 依托浦东新区现有的自西北向东南方向而形成的“水-城-田-城-水”的五个层次地域类型,建构城市生态的绿化空间景观格局。
全面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计划,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共生。
整合城市绿地景观空间,深化城市绿地系统,全面增加城市绿地总量,提高绿化品质,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游憩生活需求,创造美好生存空间环境。 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为载体,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精神文明水平,从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生态城市。
以《浦东新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编制为契机,推进全区林地保护和利用工作,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增强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
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工作方针,挖掘潜力,积极稳妥推进绿化林业建设;以提高城市绿化林业质量为目标,强化管理,提升功能;加强对浦东新区湿地资源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着力构建健康、稳定、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空间。
(二)规划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以改善新区生态环境为核心,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尽量结合河流、林地、生态保护区等景观优美地带,突出绿化的生态功能,强化生态廊道的保护和控制,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保持物种多样性。
2.整体系统原则
在绿化布局和绿地建设时,充分考虑到城市总体景观要求,与城市景观要素之间保持良好的协同性,各种类型的绿地应相连成网,联网成片。各级、各类绿地应形成层次分明、分布有序的布局形态,各级公园按各自有效的服务半径合理、均匀分布。
3.可持续性原则
绿化近中期规划不仅是在图纸上规划,更需要考虑规划的可操作性及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考虑到浦东新区的地方特和建设形态,在绿化建设上充分体现浦东的地域特和地域文化。
4.多样性原则
绿地功能的多样性。城市绿地系统除生态功能及景观功能外,更有其丰富的社会功能,如休闲娱乐、社会交流、安全避难等,绿地的设计应考虑多种功能的互补和叠加。
绿地景观的多样性。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多样性是绿地发挥生态功能、生物多样性保护作用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绿地景观多样性是城市绿化水平的重标志,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子之一。
(三)规划范围和年限
规划范围:整个浦东新区行政区域,规划区总面积为1405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2011年至2015年,并展望到2020年。
二、“十二五”规划目标
总体目标:打造滨水生态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城区。
以浦东新区总体规划为依据,整合原有的绿地系统规划,逐步完善绿林地布局,为浦东新区构筑起一个结构完整、总量恰当、分布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型绿林地系统。
充分利用浦东新区作为长江入海口地区特有的水网平原和湿地滩涂的生态特征,建成具有浦东新区特的城市生态体系,遵循生态系统的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和多样性原则,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打造滨水生态城市,创建国家生态城区。
具体分为四大分项指标:数量指标、结构(框架)指标、民生服务指标和绿地元素指标。
布莱克斯科尔斯 (一)数量指标
绿化指标体系继续保持在全市较为领先的水平。到“十二五”期末,新区绿地总量突破 1344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610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36%以上。3000平方米以上开放式公园绿地的步行500米服务区域覆盖率(以下简称“步行500米公园绿地覆盖率”)达到40%,森林覆盖率14.54%。
5年内新增各类绿地170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700公顷,其它绿地1000公顷,需净增林地面积2452公顷,净增森林面积2213公顷。
五年内受保护管理的基础生态空间达到5.56万公顷;野生动植物种类保持稳定、数量增加;自然湿地圈围速度低于自然年增长速率1-2个百分点,自然湿地保护率不少于30%;综
合物种指数提高到0.5以上。
(二)结构(框架)指标
着力打造“滨江滨海,两环七廊架绿网;多片多点,园林绿楔固生态” 的绿地结构体系。
“滨江滨海”:浦东新区特有的三面临水,且为临长江、东海这等大江大海,依托东西两侧的滨江滨海生态景观环境,构建浦东新区富有特的城市生态景观界面。
“两环”:即外环绿带,郊环防护绿带。
camgoo “七廊”:张家浜沿河绿地廊道、川杨河沿河绿地廊道、大治河沿河绿地廊道、五洲大道防护绿带、迎宾大道防护绿带、S2高速防护绿带、S32高速防护绿带。
“多片多点,园林绿楔固生态”:完善楔形绿地与城市公园的建设。服务质量分析
“多片”:规划控制五片楔形绿地(张家浜、外高桥、北蔡、三林、三岔港)和两个生态控制区(主题公园生态控制区和农业风光生态控制区)。
黑客社会工程学攻击
无锡新城中学 “多点”:建成一批有一定规模、一定水平、分布合理的城市公园,同时加快植物园、动物园、森林公园和儿童公园等各类公园的建设。
(三)民生服务性指标
步行500米公园绿地覆盖率从35%上升至40%。
位于居住区周边的大型开放式公园绿地是居民日常生活中出入频率最高的绿地,也是社区交往的重要平台之一。由于中心城区重新规划新建绿地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拟通过对城区现有绿地的改造提高步行500米开放式公园绿地覆盖率。同时,跟随城市的建设,在新的人口导入区同步实施开放式公园绿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