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森林消防行业标准)

阅读: 评论:0

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一般原则、数据要求和内容、功能要求、应用模式、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798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20009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评估准则GB/T 2027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3信息安全技术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 24354公共地理信息通用地图符号
GB/T 28443导航电子地图图形符号
双碱法烟气脱硫
CH/T 9005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基本规定
YD/T 2694移动互联网联网应用安全防护要求
YD/T 2695移动互联网联网应用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YD/T 2696公众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防护要求
YD/T 2697公众无线局域网网络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LY/T 1063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
LY/T 1172全国森林火险天气等级
剩余价值学说LY/T 1627中国森林火灾编码
LY/T 1662.1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1部分:森林资源非空间数据标准
LY/T 1662.2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2部分:林业数字矢量基础地理数据标准
LY/T 1662.3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3部分: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标准
LY/T 1662.4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4部分:林业社会经济数据标准
LY/T 1662.7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7部分:数据库建库标准LY/T 1662.8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8部分:数据库软件规范LY/T 1662.9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9部分:数据库管理规范LY/T 1662.10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第10部分:元数据标准LY/T 1679森林火灾扑救技术规
LY/T 2013森林可燃物的测定
LY/T 2014森林火灾名称命名方法
LY/T 2085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技术规范
LY/T 2169林业数据库设计总体规范
LY/T 2174林业数据库更新技术规范
LY/T 2176林业信息WEB服务应用规范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forest fir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指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里,将林火管理中的空间数据,包括空间基础数据和林火信息数据,按照其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分发、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pest分析法
3.2森林防火专题数据forest fire thematic data
是描述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构成中与森林火灾相关的自然要素和人工结构物、设施空间及其属性特征的数据集,包括描述相应地理要素的几何数据、属性数据或描述地理覆盖的影像数据、栅格数据及相应的元数据组成。
3.3 火场态势信息situation information of forest fire
能反映扑火队伍、扑火装备、扑火设施等空间分布、行动及火场环境情况变化等的信息。
3.4 火场态势图situation map of forest fire
公平理论
火场现状和发展态势信息的图形化表示。用标注、注记、颜等地图要素,表达火场边界、火头、烟点、已灭火线、蔓延方向、扑救队伍、扑救方案、前线指挥部、危险或敏感区域等主要信息的地图。
3.5卫星热点hotspot of satellite
由卫星监测到的地面温度异常增高的像元点。
4 一般原则
4.1开放性与可扩展性系统应逻辑结构清晰、易读,功能划分和设计合理,系统应易于扩充、维护和修改。能够支持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多个层面的可扩展性,采用开放的技术和体系结构,为系统提供良好的可扩展性,适应未来技术发展带来的软件升级需求。
4.2 平台无关性和兼容性系统能够适应主流软件平台、硬件平台、数据库平台等,具有较强的跨系统平台能力。既要保证各应用系统各自的独立性,又要实现数据和功能的共享。应用系统应提供标准化和开放式接口,能与森林防火有关业务系统、林业有关信息系统和相关部门发布的公共服务系统的接口兼容。
4.3 安全性和可靠性
系统安全设计应符合GB/T 20009、GB/T 20271、GB/T 20273、YD/T 2694、YD/T 2695、YD/T 2696、YD/T 2697等相关标准,系统应支持目前通用的认证和授权技术、加密技术和安全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授权机制,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合适的访问权限,系统能与第三方安全系统无缝集成。系统
必须保证数据的安全,充分考虑系统数据冗余和容错能力,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系统应提高数据的抗破坏能力,不同系统开发者只能按照接口标准处理数据,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或盗用。
4.4保密性
系统应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保密性的规定,系统中的数据,特别是基础地理信息的采集、管理和应用应采用加密技术,对关键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使用和传输过程中不会被非法查看、篡改、窃取等,保密数据存储和使用只能在保密网上使用,联网的计算机只能使用非保密数据。应基于统一用户、授权策略管理、权限管理、加密管理等措施实现系统的保密性。
4.5 实用性和先进性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系统应设计简单、方便、友好、统一的用户界面,使用户易理解、易学、易操作。数据要保证及时更新,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系统应采用当前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5 数据要求和内容
5.1 数据要求
5.1.1基本要求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相关数据包括非空间数据和空间数据,数据结构、格式、质量等应符合地理信息和数字林业通用标准。
5.1.2空间参照系统要求
大地基准、投影方式和高程基准等应符合LY/T 1662.2等国家和行业通用标准。
5.1.3元数据要求
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中相关数据集元数据应符合LY/T 1662.10标准。
5.1.4数据格式要求
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应符合GB/T 17798标准,或OpenGIS的GML标准,或国际主流软件支持的通行格式。
5.1.5数据库要求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中涉及到的数据库包括: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森林资源数据库、林业社会经济数据库、森林防火专题数据库、森林防火非空间数据库、各类专题数据库等。基础地理数据应符合CH/T 9005标准,森林防火数据库应符合LY/T 1662.7、LY/T 1662.8、LY/T 1662.9、LY/T 2169、LY/T 2174等标准。
5.1.6数据更新要求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应根据管理区域的要素变化程度进行数据更新,包括森林资源数据、森林防火专题数据,相关属性数据,遥感数据等,确保森林防火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的准确性和先进性。
森林防火空间数据的更新可采用局部更新、防火专题数据更新或者整体更新,更新的数据精度、空间参照系统等要保持与原数据的一致,数据库的更新要符合LY/T 2174标准。更新前的历史数据要做好备份,根据需要要建立相应的历史数据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用。
5.1.7图形符号要求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地图显示、专题制作等,需要进行文字标注和标记性图形符号,图形符号应符合GB/T 24354和GB/T 28443标准,对于无通用标准和规范的图形符号可采用森林防火领域通用的图形符号,也可根据需要自定义相关图形符号,但需要有相应的说明文件。
5.2 基础地理数据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涉及到的基础地理数据包括数字高程数据、网络地图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交通分布数据、水系分布数据、遥感影像数据、行政边界数据、居民点分布数据、地物及地名数据、重要设施分布数据等,应根据系统管理的区域范围、分析要求、功能要求进行数据的管理。系统中所包含的基础数据要符合地理信息、数字林业、信息安全、森林防火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5.3 森林资源数据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中包含的森林资源数据应根据系统管理的不同区域范围或层级包含相应比例尺和范围的森林资源数据,包括森林分布数据、林相分布数据、土壤分布数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湿地分布数据、生态公益林分布数据、林区道路分布数据、古树名木分布数据、旅游景点分布数据、森林公园分布数据、风景名胜分布数据、自然保护区分布数据等,也包括由系统构建单位采集的森林资源相关数据。
森林资源非空间数据、林业数字矢量基础地理数据、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林业社会经济数据等应符合数字林业体系中相关数据标准LY/T 1662.1、LY/T 1662.2、LY/T 1662.3和LY/T 1662.4等标准。5.4森林防火专题数据森林防火相关非空间数据,包括森林火灾信息表(附录
A)、卫星热点表(附录B)、扑火队伍表(附录C)、防火隔离带表(附录D)、防火检查站表(附录E)、防火瞭望台表(附录F)、防火通讯设施表(附录G)、防火物质储备库表(附录H)、防火宣传碑牌表(附录I)、防火取水点表(附录J)、停机坪表(附录K)等。其他森林防火相关非空间数据表,如森林火险监测站表、森林火险因子采集站表等可参考本要求列出的数据表建立。
5.4 其他森林防火专题数据,包括森林可燃物分布数据(调查方法符合LY/T 2013标准)、重点防火单位分布数据、防火巡护路线数据、航空护林路线数据、历史火灾分布数据、火险区划数据(符合LY/T1063标准)、火险气象等级数据(符合LY/T 1172标准)、重点林区森林防扑火资源数据、气象台站分布数据、视频监测点分布数据等,相关矢量数据应符合LY/T 1662.2标准,森林火灾名称命名方法和森林火灾编码应符合LY/T 2014和LY/T 1627标准。各专题数据应具备统一和完善的属性数据,并能在系统中录入和展示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5.5 其他类型专题数据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中也涉及其他类型专题数据,包括气象专题数据,包括风速场专题数据、风向场专题数据、降水专题数据、气温专题数据,以及人口分布专题数据等相关数
据,主要用于火险计算、火行为计算、扑火辅助决策等。相关数据采集和使用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dds信号发生器
6 功能要求
6.1森林火灾预警功能
6.1.1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计算系统应通过自动气象站或网络实时气象数据获取实时和未来的气象数据,依据LY/T 1172-1995标
准计算森林火险天气等级,也可根据适合于所在区域的森林火险天气等级模型,进行森林火险天气等级计算、预报和发布。
6.1.2 森林火险等级计算系统应通过自动气象站或网络实时气象数据获取实时和未来的气象数据,依据所在区域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模型、森林可燃物数据、气象数据等,进行森林火险等级计算、预报和发布。
6.1.3林火发生预报计算系统应通过自动气象站或网络实时气象数据获取实时和未来时的气象数据和雷电监测数据,基于火险、可燃物、人口、交通、雷电数据等进行人为火发生预报和雷击火发生预报。
6.1.4 林火行为模拟计算系统可根据地形、森林资源、可燃物分类、可燃物载量、天气等信息进行森林可燃物评估,能通过自动气象站或网络获取实时和未来的气象数据,依据火
线、地形、可燃物、林火阻隔网络等信息,动态模拟火灾的发展、蔓延过程,实现火焰高度、蔓延速度、火强度、燃烧效率等的计算,能进行森林火灾安全评估,并能对林火蔓延发展过程进行动画记录。
6.2 森林火灾监测功能
6.2.1森林火灾卫星监测系统可定时自动通过网络获取林火卫星热点数据,火灾信息可通过声、光或短信等及时通知林火管理部门,并可实现卫星热点的快速查询与定位。基于火点进行火场面积、火线的提取、火烧程度的分级和计算,并能动态显示。
6.2.2森林火灾视频监测管理系统应与林火视频监测系统连接,获得地面、飞机、视频监测等监测到的火灾发生信息数据,依据视频摄像机的位置和观测方位、俯仰角求取观测点的坐标,并实现地理信息随视频观测图像移动的同步飞行漫游,实现火点、烟雾的监测提取和定位,火场面积的求取等功能。
6.3 森林火灾扑救辅助指挥功能二七惨案
6.3.1火场态势图的制作与管理系统应具备火场态势图标绘、演播、传输和管理功能。标绘符号应符合
GB/T 24354、GB/T 28443标准,具备统一明确的态势标绘符号库。
态势图演播能浏览与编辑各标绘对象时序间的相对关系,形成演播文件并进行动态展示。态势图标绘要求标绘明晰、简单易用,并能以独立文件的形式进行存储、管理、打印输出。
各级用户能对同一态势图文件中的各标绘对象进行编辑与更新,保证扑火指挥的明确性。系统应能提供数据转换接口,支持态势图文件在网络地图等通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展示。
6.3.2 火场三维场景模拟系统应具有依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矢量地形数据、遥感正射影像数据等,计算生成有光影效果的正射或透视效果的三维电子沙盘,并实现三维电子沙盘旋转、低空持续移动、改变视点、改变比高等功能。在此基础上还应具备各类基础数据和林火专题数据的编辑、查询、定位、调用与叠加、路径分析、距离与面积量算、态势图标绘等功能。
系统应具有三维符号显示功能,具有一定的虚拟现实模拟功能,模拟三维火环境、森林火灾发展过程、扑救指挥过程等。
6.3.3 火场扑救队伍定位跟踪系统能通过导航定位设备、超短波、移动通信等网络,实时获取导航定位设备、对讲机、智能手机等终端的位置坐标,叠加到二、三维地图中,实现对人员、车辆、飞机等扑救队伍的实时监控和指挥。
6.3.4 森林火灾预防扑救辅助决策系统应具有地理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查询功能,能对各类可查询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图上距离、路程求取和各类图形面积的分类求解。实现雷

本文发布于:2023-08-13 04:18: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3519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数据   森林   系统   防火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