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培育行道树和园林绿化的大苗,在苗圃中要培育3-5年或10年以上,阔叶树种,如杨、柳、榆、刺槐、糖槭、木、臭椿、赤杨、国槐、紫椴、悬铃木、京桃、黄檗、核桃楸以及裸子植物银杏等,都要求有通直的主干,一般干高2.5-3.5米,苗高5-6米,胸径霍普金斯
5-6厘米,并且具有发育匀称的苗冠及发达的根系,无病虫害。 对于常绿针叶树种如油松、马尾松、日本黑松、白皮松、华山松、红松、樟子松、赤松等,则要求苗干端直,苗高3-5米,苗冠分枝匀称,树势挺拔。而云杉、冷杉、侧柏、桧柏、杜松、龙柏、雪松等,则要求培育成高1.5副乳腺米以上,冠形呈良好的塔形或圆锥形,树势优美的大苗。
根据国内外的经验,营造农田防护林和速生丰产林也需要培育大苗,一些速生树种,如杨树等,采用大苗栽植速生丰产林,尤其是经过移植的大苗,生育健壮,抗性强,效果良好。但要求的标准各国不一,如意大利一般用2年生的大苗,其标准是苗高1米处的千周为8-15厘米,小于8厘米不能栽植。目前,我国采用胸高直径3厘米以上,苗高4米以上的大苗栽植。有些地区提出的杨树大苗标准为:地径4厘米以上,苗高4米以上,地径与苗高的比在1/100宜黄高速
以上,冠长占苗高的2/3。一般农田防护林所要求的大苗,也多采用这一标准。
注:引自东北林学院《森林种苗》,1977。
苗木规格术语
1、直生苗-又称实生苗,系用种子播种繁殖培育而成的苗木。
2、嫁接苗-系用嫁接方法培育而成的苗木。
3、独本苗-系地面到冠丛只有一个主干的苗木。
4、散本苗-系根颈以上分生出数个主干的苗木。
5、丛生苗-系地下部(根颈以下)生长出数根主干的苗木。
6生活中的新发现、萌芽数-系有分蘖能力的苗木,自地下部分(根颈以下)萌生出的芽枝数量。
7、分叉(枝)数-又称分叉数、分枝数,在实际应用中多用于小乔木,一般同时还会出现分枝点高度的要求。
8、苗木高度-常以“H”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最高生长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9、冠丛直径-又称冠径、蓬径,常以应建成“P”表示,系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
10、胸径-常以“D”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1.30米处,树干的直径。
11、地径-常以“d”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0.20米处,树干的直径。
12、泥球直径-又称球径,常以“D”表示,系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 13、泥球厚度-又称泥球高度,常以“h”表示,系苗木移植时所带泥球地部至泥球表面的高度。
14、培育年数-又称苗令,通常以“一年生”、“二年生”……表示。系苗木繁殖、培育年数。
15、重瓣花-系园林植物栽培,选育出雄蕊瓣化而成的重瓣优良品种。
16、长度-又称蓬长、茎长,通常用“L”表示,系攀缘植物主茎从根部至梢头之间的长度。
17、紧密度-系球形植物冠丛的稀密程度。通常为球形植物的质量指标。
苗木规格的应用
苗木规格的排列以先后次序排列,排在第一位是主要标准,其次均为辅助标准。
确定苗木的实际规格,应先确定主要标准,再确定辅助标准,凡不符合规格的,可按相应标准,降级定价。
其他说明:
1、胸径目前有两种标准执行,园林标准和交通部的反论文03范本中约定距地1.3米为胸径,而工程量清单规范和一些地方标准中约定距地1.2米高,胸径的一般表示符号为"D",Φ是直径符号,不可混为一谈。
2、地径,和胸径对应采用"d"表示,目前执行是两种标准分别是距地0.3米和0.2米,上面写到的1.2米是明显错误了,除此之外,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干径",故名思义,干径就是树干的直径,所以有些情况被用来统称胸径与地径,但在苏州的苗木定义中干径=胸径。
3、泥球的直径,一般不会被省略称做球径,因为球径一般会用来称呼球形植物的冠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