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系统 PID 控制器设计及其相应参数整定集合供参考

阅读: 评论:0

实验 系统 PID 控制器设计及其参数整定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 PID 控制规律及控制器实现。
2 对给定系统合理地设计 PID 控制器。
3 掌握对给定控制系统进行 PID 控制器参数在线实验工程整定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串联校正中比例控制可提高系统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稳态误差提高系统的控制 精度但会降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甚至可能造成系统闭环系统不稳定积分控制可以提 高系统的型别无差度),有利于提高系统稳态性能但积分控制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 开环极点。使信号产生 90°的相位滞后于系统的稳定不利故不宜采用单一的积分控制 器微分控制规律能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产生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以增加系统的 阻尼程度从而改善系统的稳定性但微分控制增加了一个-1/τ 的开环零点使系统的相 角裕度提高因此有助于系统稳态性能的改善。
在串联校正中PI 控制器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同时也增加了一个位于 s 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无差度),减小稳态误 差有利于提高系统稳态性能正大传奇;负的开环零点可以减小系统的阻尼缓和 PI 极点对系统产 生的不利影响。只要积分时间常数 Ti 足够大PI 控制器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可大为减小。PI 控制器主要用来改善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
在串联校正中PID 控制器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和两个位于 s 左半平面 的开环零点。除了具有 PI 控制器的优点外还多了一个负实零点动态性能比 PI 更具有 优越性。通常应使积分发生在低频段以提高系统的稳态性能而使微分发生在中频段 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
PID 控制器传递函数为 Ges=Kp1+1/Ti s +Tds),注意工程 PID 控制器仪表中比 例参数整定常用比例度 δ%δ% =1/Kp*100%.
三、实验内容
1Ziegler-Nichols——反应曲线法
反应曲线法适用于对象传递函数可以近似为 e-Ls 的场合。先测出系统处于开环状态 下的对象动态特性(即先输入阶跃信号测得控制对象输出的阶跃响应曲线)如图 6-25 所 示然后根据动态特性估算出对象特性参数控制对象的增益 K、等效滞后时间 L 和等效 时间常数 T然后根据表 5-4 中的经验值选取控制器参数。
5-1 控制对象开环动态特性
5-1反应曲线法 PID 控制器参数整定
深二度烧伤俄亥俄州
控制器类型
比例度 δ%
比例系数 Kp
积分时间 Ti
绝世好简历
微分时间 Td
P
KL/T
T/KL
0
PI
1.1KL/T
0.9T/KL
L/0.3
0
PID
0.85KL/T
1.2T/KL
2L
0.5L
【范例 5-1】已知控制对象的传递函数模型为: G(s)=
试设计 PID 控制器校正并用反应曲线法整定 PID 控制器的 KpTiTd绘制系统校正 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记录动态性能指标。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解】 1求取被控制对象的动态特性参数 KLT
%graph32.m
num=10;den=conv([1,1],conv([1,3],[1,5]));
G=tf(num,den);step(G);
k=dcgain(G)
k=0.6667
5-2 控制对象开环阶跃响应曲线
程序运行后得到对象的增益 K=0.6667阶跃响应曲线如图 5-2所示在曲线的拐点处 作切线后得到对象待定参数等效滞后时间 L=0.293s等效时间常数 T=2.24-0.293=1.947s
2 反应曲线法 PID 参数整定
%graph33.m
num=10;den=conv([1,1],conv([1,3],[1,5]));
k=0.6667;L=0.293;T=1.947;
G=tf(num,den);
Kp=1.2*T/(k*L);Ti=2*L;Td=0.5*L;
Kp,Ti,Td,
s=sym('s');
Gc=Kp*(1+1/(Ti*s)+Td*s);
GcG=feedback(Gc*G,1);step(GcG)
Kp =
11.9605 Ti = 0.5860
Td =
0.1465
程序运行后得到 Kp=11.9605Ti=0.586Td=0.1465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 图5-3 所示测出动态性能指标为tr=0.294stp=0.82sts=4.97sMp=55.9%
5-3 闭环控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范例 5-2】已知工程控制系统的被控广义对象为一个带延迟的惯性环节其传递函数为
G0s= e-180s
试分别用 PPIPID 三种控制器校正系统并分别整定参数比较三种控制器作用效果。
【解】 1根据反应曲线法整定参数
由传递函数可知系统的特性参数K=8T=360sL=180s可得
P 控制器 Kp=0.25
PI 控制器 Kp=0.225Ti=594s
PID 控制器 Kp=0.3Ti=360sTd=90s
2 wacom inkling作出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比较三种控制器作用效果。

因为对于具有时滞对象的系统不能采用 feedbackstep 等函数进行反馈连接来组成闭环 系统和计算闭环系统阶跃响应因此采用 simulink 软件仿真得出单位响应曲线系统结构 图如图 5-4 所示。由于本系统滞后时间较长故仿真时间设置为 3000s三种控制器分别 校正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 5-5 所示。

本文发布于:2023-07-13 03:02: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93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系统   对象   控制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