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阅读: 评论:0

浅谈⽹络对⼤学⽣⼈际交往影响
  随着互联⽹时代的到来,⼤学⽣已成为互联⽹使⼈中最活跃的⼀个体,可是⽹络对⼤学⽣⼈际交往产⽣了很重⼤的影响。下⾯是店铺给⼤家搜集整理的⽹络对⼤学⽣⼈际交往的影响⽂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家!周蕾
挠度  ⽹络对⼤学⽣⼈际交往的积极影响
  1、拓展了⼤学⽣⼈际交往的范围
  由于⼈际交往通常受地域环境和⽣活范围的限制,范围较窄。⽽⽹络的出现使⼈们可以与在线的世界各地的朋友建⽴和保持联系。可以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任何在线的朋友视频聊天,可以通过电⼦邮件向千⾥之外的朋友表达⼼声,可以通过论坛与⽹友讨论问题。只要⼀部电脑,有⽹络,就能以极少的经济代价维持这种超时空的⼈际交往。这些使得学习时间紧,⽣活圈⼦狭窄,同时⼜经济实⼒薄弱的⼤学⽣拓展了他们⼈际交往的范围。
仿明清家具  现实社会中,⼈际交往还会受到社会地位、年龄结构、外在形象等因素的影响,即使在同⼀地区,⼈们也总是固定在某⼀交往圈⽽⽆法进⼊另⼀交往圈。⽽⽹络交往却可以忽视社会地位、年纪长幼、外貌美丑等特点,直接为直达内⼼的精神交往。社会经验⽐较少的⼤学⽣往往⽆法与不同于他们的体⾃如交
往,所以⽹络交往正好弥补了这⽅⾯的不⾜,使⼤学⽣有机会了解不同社会地位不同年龄层次的⼈物的内⼼世界。
  2、使⼤学⽣获得了充分⾃由的交流
赤字率  ⽹络的隐匿性使⽹络交往者不⽤直接见⾯就可以进⾏交流,⽹络社会能提供⼀个突破和超越现实社会各种局限和束缚的⼈性化⽣存空间。⼈们在⽹络世界可以⼤胆吐露⼼声,将现实⽣活中难于启齿的内⼼隐秘向别⼈倾诉。通过电脑与⽹络的间接交往,⼈们消除了现实⽣活中的各种顾虑,抛开各种利害关系,实现宣泄、倾诉、寻求理解的愿望。这使⼤学⽣们具有更良好的交往条件。在⽹络世界中,没有⼈知道真正
的“我”是谁,因此可以彻底的释放真我。有些⼼事,有些情绪更愿意与不曾谋⾯、没有现实⽣活交集的⽹友倾诉,⽹络虽是虚拟的,但也是真实情感的⼀种流露。⽹上交往的隐蔽性使⼤学⽣交往的⾃由度和灵活性显著增强,他们的思想认知和体验将更多地来⾃平等⽅式下的交互传播与影响。
  ⼤学⽣处于⼼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在⽹络中,⼤学⽣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主体意识的培养,发挥⼤学⽣的⾃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络交往的虚拟性与隐匿性为⼈的⾃然本性提供了⼀个⽆限放⼤的机会,有利于缓解现实压⼒带来的⼼理负担,能帮助那些不善于⼈际交往的⼈重塑信⼼。⽹络交往可以使他们的⼼灵得到安慰,使紧张、烦闷、压抑等消极的⼼理状态消除。与
此同时他们可以结交更多的朋友,见识到更多校园中⽆法接触的事物,增长从不同⾓度分析问题的能⼒。
  ⽹络对⼤学⽣⼈际交往的消极影响
  1、⼤学⽣现实交往能⼒下降,⼈际关系淡漠
  ⽹络交往的⾃由随意性⾮常符合当下追求精神⾃由的⼤学⽣的⼼理,这使⼤学⽣对⽹络交往青睐有加。⽹络能够满⾜他们感觉的需求,新型的“⼈机关系”开始出现。但过分依赖⽹络容易使⼤学⽣漠视现实⽣活中的⼈际关系,疏远现实⽣活中的朋友、家⼈,⾏为变得孤僻。⽽这些⼜会引发他们⼼理上的孤独与压抑,有的会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不⾜、思维迟缓、⾃我评价能⼒降低,有的甚⾄在⼼理上出现焦虑、强迫、忧郁、依赖、逃避等特征,从⽽更加弱化⼈际沟通能⼒。当⼀个⼈终⽇坐在⽹络终端之前,所有情感都通过机器与⼀个个匿名⼈交流时,他就会与现实⽣活越⾛越远,被现实社会隔离,真实的⼈际关系被切断,长此以往,他就⽆法在现实社会中到⾃⼰的位置,失去了现实⽣活中的⾃我,没有了现实的亲情、友情与爱情,没有丰富多彩的现实⽣活,只有虚拟的⽹络世界和冰冷的电脑。还有⼀部分⼤学⽣,终⽇沉迷于⽹络游戏、虚拟社区,这就使他们与现实社会中亲朋好友的情感联系减少,同他⼈的社会交往就会被削弱、割断,使家庭成员、邻⾥、同学、朋友之间的感情淡漠,原来的⼈际关系就会出现不确定性,甚⾄发⽣破裂和消亡。
  2、引发⼤学⽣道德观念和⾏为的错位
  ⽹络⼈际交往的隐匿性和开放性,使得⼈性中的种种阴暗⾯会毫⽆顾虑地暴露出来,⼈们可以轻松跨越那些在现实⽣活不可逾越的道德障碍,在⽹络中发表违背道德规范、社会舆论和法律法规的⾔论。⽹络中⼤量充斥着各种垃圾⽂化,⼀些道德败坏者和别有⽤⼼的不轨之徒利⽤⽹络传播反社会的信息。⼤学⽣初⼊社会,对社会充满强烈的好奇⼼,分辩事⾮的能⼒有限,⾃我控制能⼒也不强,很容易受到盅惑,甚⾄被利⽤,夸⼤现实社会的阴暗⾯,产⽣对现实社会的抵触情绪。不仅如此,互联⽹上汹涌⽽来的信息中往往还
夹杂着许多⾊情、淫秽的内容,⼤学⽣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和坚强的⾃控⼒,⼀旦沉迷其中,不仅会使精神和意志受到损害,更会影响学习,浪费⼤好时光。治理与善治
雷锋精神的特性有哪些
  总之,在享⽤⽹络信息给现代社会⼈际交往带来的⾼效、快捷、便利等种种优质服务时,还应注意其带来的消极影响,通过加强对⼤学⽣的引导和管理,加强⽹络建设和⽹络道德建设等,从⽽使⽹络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学⽣社会交往需要。⼤学⽣应当加强⾃⾝对互联⽹络的认识,正确处理⽹上交往与现实中⼈际交往的关系。在进⾏⼈际交往的过程中,尤其是进⾏⽹络沟通时,⽼师、家长应当转变传统观念,给予⼤学⽣适当的关注和理解,并掌握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健康教育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法,对于⼤学⽣的⽹上交往正确引导,对于⼤学⽣成长各阶段出现的⼈际交往障碍予以⽆
条件的积极关注,通过耐⼼细致的思想⼯作和必要的⼼理咨询妥善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指导,使⼤学⽣学会建⽴良好的⽹络⼈际关系,提⾼现实⽣活中⼈际交往的能⼒,进⽽促进⼤学⽣⼼理的健康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3-07-12 20:42: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79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交往   社会   现实   朋友   影响   出现   没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