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
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热能1108班 李创 111170806
摘要
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使得大学生电脑使用基本普及。但是,由现今网络社团所衍生的新型文化中表现出的开放,自由,互动,固然能让大学生拥有一个自我选择的机会去感知社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但是,网络中流行的黄,暴力,过度娱乐化等等林林总总的问题,现代大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辨别力和控制力来正确对待网络带来的弊端呢? 华北电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中“不建议大一新生携带电脑入校”①这么简短的一句话,似乎给了我们答案:大一新生没有足够的辨别力和控制力来正确对待网络时代带来的弊端。但是,大二大三就有能力了?暂且不讨论这问题,只是思考这问题后的问题:网络时代我们如何实现自身价值?
关键词: 网络时代 大学生
一 衢地合交网络时代的特性
网络的诞生使命在于通过各种互联网服务提升全球人类生活品质。互联网服务主要表现在网络传播,包括:网络传播,网络电话,网络硬盘,网络教育,网络金融,网络电视,网络保险,网络营销,网络语言和网络游戏等等。②其中,网络语言和网络游戏与大学生联系最为密切。 网络传播特点③具体如下:
信息量大,速度快。网络以其超链接的方式将存储信息的容量无限放大,而传统媒体却要受版面、频道、时间等因素限制,无法任意扩大和丰富所发布的信息内容。 传播手法多样。网络传播不仅集传统媒体传播手段之大成,而且在传播过程中可以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实现以往各种传统传播手段的整合,满足了受众多方面需要。
传播过程多向互动。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是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单向、线性传播,传播主体和受众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而在网络信息传播中,传播者和受众可以任意互换角,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
交流具有开放性。在网络上,人们可以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就文化传统、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交流。网络传播是完全开放的,全球共享、广泛参与是其鲜明特征。
传播主体广泛。传统信息发布主体是某个具体的电台、电视台或者报社、杂志社。而在互联网上,每个网民都可以是信息发布者。同时,网络还具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虚拟性,网络传播主体可以匿名,网民随意出入自由发言,发言机会均等。
二 大学生的特性
大学生最主要的特性之一是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80后”“90后”的大学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但学习能力也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并且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
追求新鲜感所伴随的另外一个特性是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平时责任感不强,心理素质欠缺,容易盲目走进歧途。因而在发展的网络时代,难以正确把握使用网络的“度”。
三 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爱与恨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1.网络因不受现实的制约,在网络中的随意性很强,各种可能都有发生。
2.上网的人是鱼龙混杂,良莠难分,什么人都有,心态各异。在网络聊天中,有的人信誓旦旦地撒着弥天大谎,以满足他(她)的虚荣心。有的人为讨好异性的欢心口吐莲花,巧舌如簧;有的人污言秽语,俗不可耐,形同畜类;更有的人巧设,暗藏祸心,以卑鄙的手段某财劫……
3.有的人上网的时间短,没有经验,思想单纯,心理准备不到位,心理防线让人一攻既破。
4.网络的监控力度不够完善,对各种违法乱纪的坏人打击不力,让他们有可乘之机,在网上散布一些垃圾信息,龌龊的画面及不文明的图象。
5.对一些游戏的制作商和销售商政府及相关单位没有较完善的监管制度和切实有效的打击力度,有的游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伤害等等。
6.有些人利用网络对人身进行攻击、漫骂、侮辱,发泄不满,制造对他人的恶劣影响。
7.好多大学生把网络当作了逃避现实的方式,为他们逃课提供了借口,以至于沉溺于虚拟的世界,危害了身体,甚至连心理都扭曲变态了。
8.网吧是许多犯罪的滋生地,很多善良的孩子就是从这里一步一步走向违法乱纪的。在这里学会了撒谎、吸烟、喝酒、交异性朋友,甚至、、偷盗。疏远了和父母的亲情,和朋友的健康的友情,葬送了自己的前途命运,也破灭了亲人的希望,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毒瘤。
附实例调查:
1.在华北电力大学的大一男生宿舍,过了晚上十点,超过33%的学生在打游戏,约有10%至20%的学生在看电影或肥皂剧。据说,此种现象在女生宿舍存在不少;
镀镍设备2.在华电的地下机房,上网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上网聊天(QQ,人人等等),在九号机房玩游戏的占了一大部分,还有为数不少的人在看电影;
3.黄信息有所蔓延。
求知寻道,孜孜不倦
1. 网络是巨大的资料库和信息服务中心。大学生们可以超越时空和经济的制约,最快的查学习资料,学会更多课堂以外的知识,从信息中获取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同时,网络又为学生提供角实践的舞台,在这里可以大胆尝试,不断开拓。
2. 网络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更具有实效性。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学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大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大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顺利参与社会生活。
3. 网络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新的思维方式。网络时代的发散性思维方式取代了传统思维所固有的较狭隘、死板的弊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帮助他们正确的看待周围的
人和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 有利于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等特征。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帮助大学生在广阔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形成个性。尤其是校园网和思想政治网的建立和发展,为大学生接受知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甚至可以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附实例调查:
各班级,各学生部门常常要用电脑整理和编写文件,这是每位学生都不能避免的,如最近笔者撰写的关于能动院科创实践的论文就是通宵达旦写出来的,还有通讯社,新闻中心的部员们也经常使用电脑编辑;
很多优秀上进的同学经常下载世界名校的公开课回来学习,还有一些同学自学制作网页,掌握软件等等;
平时用课件来复习。
四 大学生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
用孔夫子的一句话就是“择其善者而为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使用网络,但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向真,向美,向善!
玩偶之城其实,不仅仅是大学生,对于每个人,对于每一件新生的事物都一样,“向真,向美,向善”,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做人做事的原则,还望谨记。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④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单片机控制交通灯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参考书目:
①《华北电力大学新生入学注意事项》,2011年版
②内容摘自百度百科后整理
③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第299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
④摘自《上网文明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