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课程练习及答案

阅读: 评论:0

组织行为学课程练习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课程练习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C)。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组织内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管理者角学派的代表人物是(D)。
A.泰勒
tv搜查线B.韦伯
C.勒温
D.明兹伯格
3.通常我们所说的管理者的四大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A)。
A.控制
B.沟通
C.谈判
D.监督
4.体现团队资分配的管理者角是(A)。
A.决策者角
黄豆苷元B.信息传递者角
C.人际关系角
D.监督者角
5.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C)。
A.多血质
B.粘液质
公共产品理论
C.胆汁质
D.抑郁质
6.(B)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和看法。
A.认知
B.价值观
C.态度马鸣春
D.兴趣
7.强调技术并不断成长,职业发展围绕自己所擅长的技术或专业能力而进行的,如工程或金融分析^p    ,这种“职业锚”叫(C)。
A.管理型职业锚
B.创造型职业锚ncs
C.技术型职业锚
D.安全型职业锚
8.霍兰德认为(B)中的人适合从事思考和理解的科学研究活动。
A.艺术型
B.研究型
C.社会型
D.传统型
9.(A)是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该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A.动机
B.需要
C.激励
D.目标
10.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D)。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ERG理论
11.以下哪些因素不属于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中的激励因子(B)。
A.成就感
B.工作条件
C.个人成长
D.工作的主动性
12.下列哪些不属于ERG理论的需要层次(D)。
A.生存
B.相互关系
C.成长
D.自我实现
13.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D)。
A.尊重需要
B.成就需要
C.权力需要
D.自我实现需要
14.通过撤销有利的刺激来减少某种行为是(D)。
A.惩罚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消退
15.目标设置理论认为目标设置有三个基本点,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适当反馈和(A)。
A.目标的适当难度
B.目标的宏大性
C.目标的抽象性
D.目标的科学性
16.(A)指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信念。
A.自我效能感
B.自我认知
C.组织支持感
D.心理契约
17.(C)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属参加组织的决策过程及各级管理工作,让下级和员工与企业的管理者处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和讨论组织中的问题。
A.控制
B.领导
C.参与管理
D.计划
18.下列哪一项属于常见的工作情境中的态度(A)。
A.工作满意度
B.激励
C.决策
D.参与管理
19.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称之为(D)。
A.企业
B.组织
C.社会
D.体
20.(A)主要靠工作维系成员之间的关系,成员按照组织的规章制度,岗位角要求行动。
A.正式体
B.非正式体
C.同事
D.领导
21.当一个人与体中的多数人的意见有分歧时,体通常会通过以下四种方式对个体施加压力,分别是劝说、“怀柔政策”、“铁腕政策”和(D)。
A.协商
军事硕士B.团队学习
C.知识分享
D.排斥
22.个人或人们在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位置而必须从事的行为或显示的态度的总和称之为(C)。
A.态度
B.认知
C.角
D.地位
23.体或他人对个体所扮演角的期望行为模式称为(B)。
A.角认知
B.角期望
C.角认同
D.角承担
24.以下哪一项不是体思维的症状(D)。
A.对持异见者施加压力
B.自我抑制意见的表达
C.集体寻合理化借口
D.团结合作
25.相对于管理者而言,领导者权力强调来自(A)。
A.个人魅力
B.职位
C.兴趣
D.法律赋予
26.(C)来自领导者个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来自于个体能力,另一个方面来自于领导者的个人品行。
A.硬权力
B.工作能力
C.软权力
D.品德修养
27.(B)研究的是具有什么样特征的人能够成为有效的领导者,这些个人特征往往带有很大的先天性。

本文发布于:2023-07-12 19:10: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76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角色   组织   目标   行为   理论   个体   领导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