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铝合金中各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阅读: 评论:0

压铸铝合金中各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发布时间:2009-11-9 16:57:02 来源:互联网文字【
(一)日本ADC12 牌号合金

(二)压铸铝合金中各元素的作用和影响
1. 硅(Si
    硅是大多数压铸铝合金的主要元素。它能改善合金的铸造性能。硅与铝能组成固溶体。在577时,硅在铝中的溶解度为1.65%,室温时为0.2%、含硅量至11.7%时,硅与铝形成共晶体。提高合金的高温造型性,减少收缩率,无热裂倾向。二元铝基合金有高的耐蚀性。当合金中含硅量超过共晶成分,而铜、铁等杂质又多时,即出现游离硅的硬质点,使切削加工困难,高硅铝合金对铸件坩埚的熔蚀作用严重。
2. 铜(Cu
    铜和铝组成固溶体,当温度在548时,铜在铝中的溶解度应为5.65%,室温时降至0.1%左右,增加含铜量,能提高合金的流动性,抗拉强度和硬度,但降低了耐蚀性和塑性,热裂倾向增大。
3. 镁(Mg
    在高硅铝合金中加入少量(约0.20.3%)的镁,可提高强度和屈服极限,提高了合金的切削加工性。含镁8%的铝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蚀性,但其铸造性能差,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都低,冷却时收缩大,故易产生热裂和形成疏松。
4. 锌(Zn
    锌在铝合金中能提高流动性,增加热脆性,降低耐蚀性,故应控制锌的含量在规定范围中。至于含锌量很高的测针ZL401 铝合金却具有较好的铸造性能和机械性能,切削加工也比较好。
反侦察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5. 铁(Fe
    在所有铝合金中都含有害杂质。因铝合金中含铁量太高时,铁以FeAl3Fe2Al7AlSi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Fe茶叶中的提取的片状或针状组织存在于合金中,降低机械性能,这种组织还会使合金的流动性减
低,热裂性增大,但由于铝合金对模具的粘附作用十分强烈,当铁含量在0.6%以下时尤为强烈。当超过0.6汽车摩托车下乡财政补贴信息系统%后,粘模现象便大为减轻,故含铁量一般应控制在0.61%范围内对压铸是有好处的,但最高不能超过1.5%。
6. 锰(Mn
    锰在铝合金中能减少铁的有害影响,能使铝合金中由铁形成的片状或针状组织变为细密的晶体组织,故一般铝合金允许有0.5%以下的锰存在。含锰量过高时,会引起偏析。
7. 镍(Ni
    镍在铝合金中能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降低耐蚀性。镍与铁的作用一样,能减少合金对模具的熔蚀,同时又能中和铁的有害影响,提高合金的焊接性能。当镍含量在11.5%时,铸件经抛光能获得光洁的表面。由于镍的来源缺乏,应尽量少采用含镍的铝合金。
8. 钛(Ti
    铝合金中加入微量的钛,能显著细化铝合金的晶粒组织,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降低合金的热裂倾向

本文发布于:2023-07-12 09:59:2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57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合金   铝合金   提高   降低   组织   耐蚀性   性能   切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