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青年》
3、 创立社
4、 学衡派
5、 甲寅派
6、 爱的哲学
7、 新格律诗派
8、 湖畔诗社
泛华建设集团9N电信、 语丝派
10、随感录作家
11、言志派散文
12、公众戏剧社
14、零余者
15党校学历、精神成功法
16、小诗体
17、问题小说
18、太阳社
19、左联
民间慈善20、初期象征诗派、
21、艾青式的郁闷
22、中国诗歌会
23、京派
24、新感觉派小说
25、社会解析小说
26、性灵文学
27、东北作家
28、民族主义文学
29、鲁迅风杂文
30、文协
31、七月诗派
32、九叶诗派
33、乡土小说
34、孤岛文学
35、论语派
36、新歌剧
37、冰心体散文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38、时代新女性
39、天知派新剧(进化团)
40、甲寅中兴
41、国剧运动
42、上海戏剧协社
43、爱美剧
44、小剧场运动
45、二元三人模式
1、 《新青年》
1915 年 9 月在上海创刊, 也是新文化运动的起点, 迁到北京后,
环绕《新青年》集结了一批推动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的前驱人
物,代表了新文学运动的思想特点, 鼎力倡议民主与科学精神, 推动思想启发运动,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等。
神州龙地图
2、 文学研究会
1921 年在北京成立,倡始人有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 | 12 |
| |
人,以《小说月报》 、《文学旬刊》等刊物作为会刊,着重文学
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
3、 创立社
1921 年代在日本东京成立,最先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同等人,以《创立》 、《创立周报》等十余种刊物作为会刊,主张“为艺术而艺术”重申文学一定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心里的要求,讲究文学的全与美,同时着重文学表现的时代使命,以 1925 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转向倡议革命文学。鐙誼猕庞刿墙稣達聞債鹤墾蕴书駐。
4、 学衡派
1922 年 9 月,《学衡》杂志创刊,代表人物有梅光迪、胡先骕、
吴宓,标榜“学贯中西” ,其主旨是“昌明国粹,消融新知” 。
5、 甲寅派
1925 年,章士钊复刊《甲寅》杂志,倡议读经救国,并反对白话代替文言,称“甲寅派” 。
6、 爱的哲学
冰心初期作品中的主要思想,宣扬自然爱、母爱、小孩爱。此中有对基层人民的怜悯,探究人生的难过,对祖国、故土、家人、海洋的怀念,也有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等内楓衔钏狰榉诣躕鏇鸬惮鍘颍鎮谤賜。
容交融此间。 ( 7)
7、 新格律诗派
初期新月社的代表人物闻一多、徐志摩等人在新诗趋于散文化
的背景下提出创立新格律诗,主张新格律诗要在“三美” (音乐
美、绘画美、建筑美)原则下,依据不一样内容创立出不一样的形
式,形式要因内容而变化,随时代而发展,反对形式凝结化。
8、 湖畔诗社
1922 年 3 月,在杭州成立的诗歌集体,主要成员有汪静之、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