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
以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内容解读】
了解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形成的原因,并分析其各自的特点及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八单元第二课,本单元共三课,前一课讲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后一课讲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而本课则围绕战后世界经济中出现的经济区域集团化,重点介绍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整体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和主要趋势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课体现出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欧盟的发展历程,说说中国与欧盟的交往情况;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原因和影响,比较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异同;概述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的过程,探讨亚太国家加强合作的途径与方式。理解欧盟成立背景和欧盟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探究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为什么会出现经济集团化的趋势。 2.过程与方法:
黎川县幼儿园 通过搜集中国与东盟交往的材料,了解东盟日益扩大及其影响;用列表等方式比较北美自由贸易区与欧盟的异同;通过上网等途径搜集中国参加APEC会议的资料,多渠道去了解和认识APEC建立的史实及影响。
木蠹蛾 (问题探究、情景再现、归纳概括、合作学习、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学习和了解,体会当今世界国家间加强合作、竞争与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过程
难点:如何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
教法:材料分析法、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比较学习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循环展示图片--欧洲各国照片//欧洲之星,欧洲火车通票,欧元,签证,欧洲身份证//背景音乐--欢乐颂)(音乐起)(在美丽的赛纳河边漫步,在巴黎圣母院前祈祷,惊叹于
艾菲尔铁塔的壮观,感受到罗马竞技场的宏大,在威尼斯水城体验异国风情,在凯旋门前领悟历史的沧桑)同学们,看着这一幅幅欧洲美景,你们是不是和我一样,想把欧洲游个遍!现在只要你愿意,带上欧元,手持欧洲火车通票,乘坐欧洲之星,即刻体验欧洲旅行无限美妙……而这一切的便利,很大程度上都应该归功于一个组织,那就是欧洲联盟,是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统一的“大欧洲”,是它让欧洲实现了经济政治一体化,走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前列。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历史展馆,去触摸历史。
讲授新课:
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或地区,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是在当今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现状下全球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过程。
【自主学习】
问题1:欧洲联盟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简述其形成过程。你认为欧盟的成立有何
意义?
问题2: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建立的?简述其形成过程与历史意义。
问题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建立的?简述其形成过程与历史意义。
一、欧洲联盟
在上学期的《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一课中学习过有关欧共体的建立过程,而欧共体正是三大经济区域集团之一——欧洲联盟的前身。
1、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1)可能性:
①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
②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给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
③法、德两个宿敌大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1:为什么积怨极深的德、法两国能够携手合作?
(1)法德在二战后沦为二、三流国家,西欧任何一国都不是美苏的对手。欧洲要自强,唯有联合。
(2)因为历史的教训使两国人民认识到和平交往才能够共同发展。
自1870年普法战争以来,为发展重工业,法德两国为争夺法国阿尔萨斯、洛林的铁矿,德国鲁尔的煤矿,屡次大打出手,以致两败俱伤。反思历史,何不优势互补。
合作探究2:“(欧洲煤钢联营)不仅使(法德)战争是不可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舒曼)请思考这句话的含义?
由于煤钢联营将鲁尔地区(德)洛林地区(法)等煤钢基地由国家的管辖转而置于新的超国家机构的监督下,这就杜绝了法、德将这些资源用于战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经济联系的加强本身就具有阻止战争爆发的作用。2008北京 油画
(2)必要性:
①战后欧洲传统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沦为二三流国家,为了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只有走向联合。
②战后美苏在欧洲的“冷战”使欧洲各国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
受苏联威胁,所以要联合御强;受美国控制,想要联合自强;
2、欧共体的建立(经济实体)
(1)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标志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2)1957年签定《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罗马条约》的签定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1967年,欧洲六国签定《布鲁塞尔条约》,将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合作探究3:欧共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区别:
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它是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于1967年合并而成。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构成欧洲共同体的三个机构中的一个。
欧共体建立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有了极大发展,那么此后欧共体又有了怎样的发展呢?欧洲各国开始由经济合作向政治合作发展,欧洲联盟建立。
3、欧洲联盟的成立(政治实体)
液气分离器 (1)1992年,欧共体12过签署《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矮紫苞鸢尾 (2)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欧共体由经济实体向政治实体过渡。
(3)1999年,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流通货币)正式问世。
合作探究4:欧元共分7种面值,即5、10、20、50、100、200和500欧元,每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坦诚精神。此外还描绘了欧盟的12颗五角星,它们充满活力,和谐地并存于当今的欧洲。纸币的反面是各类桥梁,包括很
早以前的小桥和现代先进的吊桥。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各种门、窗、桥梁等图案分别体现了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
面值从小到大依次为古典派,浪漫派、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罗克和洛可可式、铁式和玻璃式、现代派建筑风格。欧元硬币由8种面额组成,包括1、2、5、10、20、50欧分和1,2欧元,并具有一个统一的硬币正面和一个体现国家特征的硬币反面。
指导学生阅读P107“欧元”和上述材料,思考:通过“欧元”你想到了什么?
(1)从欧元图案的建筑样式可看出一张张欧元折射出欧洲具有共同的文化传统;
(2)欧元的票面都是以具有浓郁欧洲特的窗户、门、桥梁等建筑物为图案,同时以12颗五角星紧紧环绕的欧盟旗帜做统一背景。意味着开放、合作与沟通是欧元的主题。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欧洲历史上曾经有过的灿烂文化。
合作探究5:欧元启用的意义是什么?
(1)欧元的启用是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它巩固了过去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成果,用货币统一来确定欧洲经济一体化,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2)欧元还是欧洲身份的一种象征,它使得欧洲公民切身感受到做欧洲人的感受,对于推动欧洲的政治一体化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4、欧洲联盟成立的意义:
gis技术 (1)对欧洲:
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欧盟给欧洲人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最大贸易市场、单一货币制度、商品免税、“无国境”、联合打击犯罪、延误飞行获补偿、海滩河流更干净、互相认可学历、强制温室气体减排、带薪休假4周、移动电话资费降低、统一的驾照、自由的就医政策。
(2)对世界:
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促进世界政治
新格局的形成。
(3)对中国:
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包括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对中国不利。政治上,中、欧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行合作,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
合作探究6: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欧洲的联合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
性质上: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内容上: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2007年4月13日电 欧盟完成第六次东扩,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吸收成为成员,欧盟成为了拥有27个成员国、人口达4.8亿、疆域400多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超过10万亿欧元的全球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总量与美国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