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l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铁路隧道施工监控量测中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监测频率按位移速度和开挖面距离取值。以下不符合《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中按开挖面距离确定的是(D)。 A、开挖面距量测断面距离(0~1)B2警察分类管理次/d;
B、开挖面距量测断面距离(1~2)B1次/1~2d;
C、开挖面距量测断面距离(2~5)B1次/2~3d;
D、开挖面距量测断面距离(2~5)B1次/3~5d;
2、监控量测必测项目在采用(D)施工时必须进行;选测项目应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隧道埋深、开挖方式及其他特殊要求,有选择地进行。
A、盾构法
B、矿山法
C、喷锚构筑法
D、全断面开挖法
3、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必测项目应设置在(C)断面。
A、相关
B、相邻
C、同一
D、间隔
4、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大于(C)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A、16
B、20
C、24
D、36
5、隧道在坑道开挖后,在岩体松散破坏之前,及时修筑一层柔性薄壁衬砌,通过施工中的量测监视,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第二次衬砌,此施工方法称为(B)。 A、盾构法
B、新奥法
C、矿山法
D、侧壁导坑法
6.新奥法施工常用台阶法、全断面法、分部开挖法等方案,其施工的核心是(C )。
A.超前注浆加固
B.根据土质确定合适的开挖进尺
C.现场监控测量
D.及时支护
7.关于新奥法工程监测,观点正确的是(D )。
A.工程监测作为新奥法技术的重要环节,在锚喷支护中一般不采用。
B.岩石的声速和破裂程度有关,破裂越严重,声速越高。
C.新奥法工程监测的主要目的是检查隧道隐蔽工程的施工质量。
D.通过工程监测可以掌握围岩破裂范围及其变化规律。
8、隧道监控量测时,围岩变形测点应安设在距开挖面不大于(B)m的范围内。
A、1.0
B、2.0
C、3.0
D、4.0
9、隧道进洞前应尽早完成(D)。
A、仰坡开挖;
B、边坡开挖;
石家庄焦化厂C、洞门墙砌筑;
D、洞口排水系统。
10、新奥法施工中,当(A)稳定后,修筑防水层和第二次衬砌。
A、围岩稳定
B、围岩充分稳定
C、地下水充分排出
D、第一层衬砌变形
11.新奥法施工中,第一次柔性支护与围岩共同工作,允许有(B)。
A、较大的变形
B、限制的变形
自我保健
C、较大的应力
D、限制的应力
1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要求根据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A)进行评价,提出工程对策和建议。
A、工程安全性
B、工程质量
C、隧道施工
D、隧道设计
13.各项量测作业均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B)周结束。对于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时,应适当延长量测时间。
A、1~2
B、2~3
C、3~4
D、4~5
14.物探法预测、预报隧道地质的有一适用范围的,不属于是:(E)
A.对掌子面前方和周围较大范围内的地质构造、洞穴、隐伏含水体等的探测。
B.被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物理性质差异。
C.被探测对象与周围介质应密实、均质。
D.被探测对象具有一定的规模,且地球物理异常有足够的强度。
E.能抑制干扰,区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
15、锚杆孔应保持直线,一般情况下应保持与隧道衬砌法线方向垂直。当岩层结构明显时,锚杆孔宜与岩层主要(D)垂直。
A、层理面
B、节理面
C、薄弱面
D、结构面
腔静脉16、隧道二次衬砌必须紧跟开挖断面和初期支护,不得滞后过多。复合式衬砌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施作,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拱顶相对下沉速度小于0.15mm/d。对于隧道处于松散堆积体、浅埋地段时要(C)施作二次衬砌。
A、提前
B、间隔
C、及时
D、同步
17、钢筋网宜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挂,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及混凝土终凝后进行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B)㎝。
A、1.0
前言讲座B成长第一课堂、2.0
C、3.0
D、4.0
18、沿钢架外缘每隔2m应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与围岩顶紧,钢架与围岩间的间隙应采用
喷射混凝土喷填密实。钢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