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创未来——“智慧交通”线上交流展示规则

阅读: 评论:0

优创未来——“智慧交通”线上交流展示规则
一、活动主题
近几年来,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研究范围包括了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感知系统等多方面内容。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能家居、远程医疗等多种综合应用案例中被广泛应用。
“优创未来”人工智能项目旨在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知识和简单原理,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的主流应用案例,并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以改善人们生活品质为目的,初步实现自己的人工智能创意应用,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本次人工智能项目以“智慧交通”为主题,设计针对不同层次与年龄段的具体活动内容。
2、项目设计及分组
本次项目设置与学生分组如下表:
明星网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小学组(四年级及以上)
初中组
高中组(含中职)
每支队伍学生人数
人工智能
优创未来
2
3、各组别规则及要求说明

优创未来——“智慧交通”线上交流展示小学组规则
一、活动范围
1.参赛组别:小学组(4-6年级在校学生)。
2.参赛人数:2人/团队。
3.指导教师:1人。
二、场地与设备说明
1.展示场地及道具说明
1.1竞赛场地图纸材质为PP裱地板膜。
1.2竞赛场地尺寸为:长240cm,宽150cm。
1.3竞赛场地上标记为“START”的是启动区域,无人车在等待启动时,车身垂直投影不可超过黑区域。
1.4场地上的“自动泊车”任务区域为终点区域。
1.5场地上印有实线的道路线,道路宽度15cm,道路轨迹线线宽3cm。
1.6.场地上共设置有4处场地道具,分别是:机械浮桥、智能交通灯、高速ETC、停车占用杆。
1.6.1 机械浮桥:由可抬起和放下的浮桥结构和对应的红外传感器组成。机械浮桥初始状态为抬起。
1.6.2智能交通灯:由一个可变的LED灯和对应的按压传感器组成。智能交通灯初始状态为红灯。
1.6.3 高速ETC:由一个道闸和对应的红外传感器组成。高速ETC的初始状态为道闸放下状态。
1.6.4 停车占用杆:可转动的机械装置,无电子元器件。停车占用杆的初始状态为立起。
参考模型及初始状态如下所示:
sdi
tm2005场地道具
机械浮桥
智能交通灯
高速ETC
停车占用杆
初始状态
抬起
红灯
放下
立起
参考模型
说明: 场地及道具实物会存在一定的制造误差,参赛选手在进行无人车的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场地道具的制造误差,不要过分依赖场地尺寸制造精准度,场地道具由参赛选手自行调试并能正常运行,因场地道具造成的相关问题,由参赛选手自行承担。
2、参赛模型要求
2.1无人车初始长宽高尺寸不得超过 200 × 200 × 200mm(长×宽×高)。
2.2控制器:单轮活动中,不允许更换控制器。每台无人车只允许使用单个控制器,控制器必须有专门包装,电路板不能裸露在外侧,电池包含在控制器内部。
2.3 无人车限制使用的驱动只能是电机或者舵机,两者仅限总线式的控制方式。
2.4每台无人车没有传感器使用数量限制,但是不允许使用集成多个数量的传感器。
2.5 无人车须使用塑料材质的拼插式结构,不得使用扎带、螺钉、铆钉、胶水、胶带等辅助连接材料。
、任务设置表
1、本项目展示任务包括3个必做任务:无人车介绍、交通引流、自动泊车,以及3选2随机任务:智能交通灯、机械浮桥、高速ETC(调试前,由现场主裁判宣布)。
备注:松香油本次活动随机任务设置为智能交通灯、机械浮桥;交通引流为河道。
人工智能项目智慧交通—小学组任务设置表
任务(50分)
无人车介绍(10分):无人车在开始区域等待,接收到学生的语音指令(不指定指令内容)后出发,在行走过程中进行语音播报。
交通引流(10分):无人车询问学生应该选择哪条道路(内容:“请问我该走那条路?”),学生根据抽签结果,利用语音识别技术“告诉”无人车应该走哪条道路(河道、公路、高速)。
智能交通灯(10分):无人车到达一个红灯的十字路口,使用机械臂按压切换开关。
rtiyishu☑机械浮桥(10分):无人车到达机械浮桥前,停在红外线感应器前触发浮桥,触发后需要平稳通过无黑线的浮桥。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高速ETC(10分):无人车到达ETC路口,减速并停车,ETC检测完毕后栅栏会升起,无人车通过。
自动泊车(10分):无人车到达车库前使用机械臂击倒占用杆,并顺利停入车库。
引流路线
河道        公路      高速
2、任务得分介绍

本文发布于:2023-07-11 20:48: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32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无人   人工智能   使用   机械   浮桥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