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营造手法及与环境的协调

阅读: 评论:0

浅谈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营造手法及与环境的协调
工业遗址公园是一种新兴的公园类型,是工业文明发展和城市扩张复杂背景下的综合产物。通过对世界知名工业遗址公园调查分析,总结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的设计手法。标签:工业遗址;园林建筑;保护再生;有机更新
带锯条焊接1.工业遗址公园产生背景
工业遗址公园是一种新兴的公园类型,是工业文明发展和城市扩张复杂背景下的综合产物。一方面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新型产业正逐渐取代传统工业,不少传统的工业区被闲置,渐渐沦为弃地。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范围不断扩张,使得原来处于城郊的工业区逐渐成为城中心的一部份,呈散状落于城市的各处。
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网
这些工业废弃场地,作为城市历史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存,见证者世界工业革命的历史,一直是城市规划、景观设计领域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时间让这些曾经一度辉煌的旧工业区荣耀褪,逐渐成为被人们遗忘和厌恶,而景观改造却让废弃的工业遗址重新绽放光彩。作为一种新的公园类型,从诞生开始就因其在生态、社会、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受到人们的关注,李盛才
并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得到尝试。德国的杜伊斯堡公园、美国西雅图的煤气公园、波士顿海岸水泥总厂公园、英国的泰晤士河水闸公园和我国的中山岐江公园等都是其中的典范。
园林建筑作为重要的造园要素,是一种独具特的建筑,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鉴于园林建筑在工业遗址公园中的重要比重,设计方法非常重要。
2.工业遗址公园中园林建筑的设计方法
与中国中国传统造园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做,宛如天开”、 “天人合一”思想大相径庭。工业遗址公园景观的设计,依托工业废弃地上的工业景观,将场地上的各种自然和人工环境要素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整理成能够为公众提供工业文化体验以及休闲、娱乐、科教等多种功能的城市公共活动空间,非常注重园林特,环境特、地方特。工业遗址公园的园林建筑设计非常注重外观形象与艺术效果,主要手法有留、拆、改、添四种。
心理月刊电子版2.1留
一个旧的工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保留的建筑能最大程度上与工业遗址的微观环境相融合。
美国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该项目的理念在于通过开放空间整合、景观恢复和提升环境的生态和美学质量,实现区域内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持续改进。改造过程中做到了对废弃工业场地及设施的整体结构保护与综合再利:保留了完整的中心厂区、各种设备、管道、铁路和铁水槽车。这设备些具有特殊的工业历史文化内涵和技术美学特征,是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见证。这些设施的保留奠定了杜伊斯堡景观公园的基调。作为公园的主要构成元素,保留的这些元素有着斑驳的时间的痕迹,作为城市的记忆,容易引起造访者的共鸣。
2.2拆
旧的工程遗址中的另一些建筑。因为一些功能的改变或者是污染严重,对环境有极大的影响或者是残破不堪,改造代价太大,作为冗余的元素直接废弃。
2.3改
工业遗址公园内的遗留建筑的功能被遗弃,赋予建筑新的使用功能和内涵是工业遗址改造的主要内容。
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注重外观形象的艺术效果。彩是环境艺术视觉中最为重要的元素,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的改造手法多种多样,其中彩的运用在改造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工业遗址公园的环境彩与园林建筑彩是人类视觉艺术活动中两大构成要素,它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将二者统一整合便能充分表达物体所具有的意义。
大论坛在工业遗址公园环境造型语言表现中,彩成为物体形态的表达工具及情感象征的要素,以其独特的功能且完善的配合,让人们便捷对旧工业区环境审美的分辨和情感的认识。
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彩的配置关系公园环境彩造型设计,所遵循的彩配置结构原理,必须综合考虑工业遗址公园所处的具体位置、面积、环境要求、功能目的、地方民族传统、服务对象因素等,根据公园环境所传达的不同信息与意义作整体规划,应用彩的特性来为园林建筑所传达的意义服务。
中山岐江公园,选址于粤中造船厂。在设计上保留了粤中船厂旧址上的许多旧物,它们包
括原址上的所有古树,部分水体和驳岸;两个不同时代的船坞,两个水塔,废弃的轮船和烟囱等物;还有一些废旧机器,并且通过对这些旧物的改变、修饰和重组来提升整个公园的艺术性。
岐江公园的这些旧厂房和设备,通过艺术改造,重新幻化成有生命的音符:龙门吊塔由铁轨、吊索、驾驶舱和龙门架4部分组成,使几吨甚至上百吨的重物同时实现水平和垂直位移,是造船厂的重要机具。设计者运用纯度较高的原,使龙门塔吊具有很强烈的可识别性,变成一个能从背景彩脱颖而出跃然眼前的艺术园林建筑。
2.4添
叠泉乡村俱乐部工业遗址中原有的规划建筑是为了当初生产建设考虑,在用地性质改变后,原有的规划设计远远不能满足作为一个公共开放公园的空间需求。所以必须增加一些功能性、服务性园林建筑以满足人们的休憩、娱乐和观赏等多方面需要。这些新加的園林建筑必须体量上点缀环境,外观上与环境有机组合,整体统一,与遗址公园环境形成和谐美。
例如在岐江公园得的设计中,设计师加入了很多和主题有关的创新设计:红记忆是一个
装置艺术作品,该装置由一个红的敞口铁盒围成,内有一潭清水,它的一个入口正对着公园的入口,而两个出口分别对着琥珀水塔和骨骼水塔,起到了视线引导的作用。
3.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与环境的协调
园林建筑是人与环境的纽带,园林建筑作为园林的重要元素,不是孤立于环境而独立存在的部分,把园林建筑和周围环境协调统一起来,是我们园林工作者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目前的情况是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逐步完善,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室外休闲环境,如何使园林建筑和环境之间能够统一和谐,使整个城市成为一个完美的统一体,有很多工作要做。
3.1首先需要更新观念,除了继承中国传统园林中“叠石理水,筑亭架桥,种梅植荷”所创造的意,与现代城市环境协调的工业遗址公园设计,需要我们应更多地学习以开拓我们的设计思路,丰富我们的设计思想。把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观念的新思想以及国外园林的新观点运用到工业遗址公园的园林建筑设计中去。
3.2园林工作者应该在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地掌握相关行业的知识、城市规划专业
的知识,了解建筑学的知识。除此之外应该了解工业遗址的历史,建筑是一个城市的史书,文化是历史的沉淀,留存于建筑间,融汇于生活里。从碎片中挖掘历史挖掘这片遗址上曾经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一座城市宝贵的文化财富,也是设计师灵感的来源。
4.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的重要作用
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是一个时代工业史的承载,研究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的社会意义及其存在价值,提出工业遗址公园园林建筑的意义不仅在于保存工业文明,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场地生态环境及社会价值的重新塑造去传达一种对城市发展及环境保护进行理性思考的价值观,将工业遗产与现代设计观念、当代生活方式相结合,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产业遗址保护的本质目的。
园林建筑,让工业遗址公园因历史而深沉,因文化而生动。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 从工业废弃地到绿公园 中国园林 2003(3)
[2] 俞孔坚,方琬丽 中国工业遗产初探 建筑学报 2006(08)
[3]俞孔坚,庞伟 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 建筑学报2008(08)
[4] 刘抚英,邹涛,栗德祥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华中建筑2007(11)

本文发布于:2023-07-11 20:00: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30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公园   工业   遗址   园林建筑   环境   设计   城市   色彩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