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阅读: 评论:0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作者:***
来源:《文教资料》2014年第05期
        摘 要: 认知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脱胎自认知心理学或认知科学,成型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它涉及人工智能、语言学、心理学、系统论等多种学科,针对生成语言学,提出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能够通过人类的认知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认知语言学吸收了作为一门实验科学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拓宽了我们的研究视野,为语言研究增加了新的视角,也提高了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
        关键词: 认知 语言学 成型 发展
中国工业经济>rmc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身心合一说(Monism),也就是体验哲学,主要观点是:人的大脑(brain)和思想(mind)是无法分开的,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主要来自于体验(embodiment)。正如认知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George Lakoff所说: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是基于认知科学的某些基本研究成果,如觉的神经生理学研究,原型和基本范畴,Talmy的
空间关系理论,Fillmore的框架语义学等。认知语言学的早期理论基础是生成语义学,这一理论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其认为语义无所不在,且促发所有的语言结构,即语义和语言形式密不可分,且语义影响语言形式。因此,“当今的认知语言学是建立在认知语义学基础上的一门研究语言、大脑和社会-物理经验之间密切关系的、具有多学科交融本质的较新学科”。
gaoa
        1.认知语言学的成型阶段
华硕易pc>新国学网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认知语言学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Langacker教授在70年代提出了“空间语法”,当时还仅仅是一个理论,之后随着认知科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基于经验的关于语言研究的新的研究方法和范式,认知语言学渐露雏形。其诞生的两个主要标志是Lakoff(1987)和Langacker(1987)两部著作的面世;1989年春,由Rene Diren组织在Duisburg举行了认知语言学专题讨论会。会后,出版了《认知语言学杂志》,成立了国际认知语言学会(ICLA),并由Mouton de Gruyter出版认知语言学研究系列丛书。
王治坪

本文发布于:2023-07-11 19:41: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29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认知   语言学   研究   语言   学科   理论   基础   提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