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语文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知识点+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阅读: 评论:0

六年级上语文第六课
狼牙山五壮士》知识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
一、背景介绍
1941年秋,日军向晋察冀根据地狼牙山地区大举进犯,进行了残酷的“铁壁合围”。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奉命抗击,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七连决定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众和主力部队的任务交给了六班的五位战士。五位战士把上千名敌人引到狼牙山顶峰,奋勇杀敌,最后纵身跳下绝壁。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崖上的树枝挂住,幸免于难。
狼牙山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
  狼牙山是河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而闻名。
二、作者简介
沈重(1915-1986),原名沈大经,战地记者,原籍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共党员。身有残疾,一目失明。 曾任冀晋区新华社冀晋支社副社长、察哈尔日报社副社长、张家口日报社社长、察哈尔省中共雁北地位常委、宣传部长;太原市建设局局长以及山西省建设厅厅长、中央建工部华北工程局局长、中共太原市委常委、太原市副市长等职。代表作《狼牙山五壮士》。
三、多音字
绷bēnɡ:绷紧 běnɡ:绷着脸
着zhuó:沉着zháo:着急zhe:走着
四、重点词语
日寇  奋战  险要  悬崖  攀登  屹立  山涧
眺望  壮烈  豪迈  抡圈  下棋  雹子 不屈  喜悦    副
班长  斩钉截铁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全神贯注  热
血沸腾
五、词语解释
满腔怒火:形容心里充满着极大的愤怒。
居高临下: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六、教材解读:
1.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是怎样做的呢?体访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
2.“斩钉截铁”写出了班长做决定时的毫不犹豫和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坚定决心。“走”铿锵有
力,既写出了班长态度坚决,也写出了他不怕牺牲、毫不畏惧的精神。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得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句话体现了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
4.五位壮士顺利地完成了掩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最后他们做了什么?
5.赞扬了五壮士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和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革命主义精神。
七、主旨归纳
本文通过记叙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壮士为了掩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同步练习
一、下列加点汉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上海家校互动平台
A.(mò)盘    (qíng)着  飘(fó)    围(jiān)阳
B.千(jūn)一发  电(niǔ) 稀土永磁同步电机(dàn)生  沉(zuó)
C.(nǐng) 开 (báo)子  (zhuì)落  (zhèng)府
D.外(bīng)  欢(yuè) (zhān)仰  (huì)集
二、下列词语中的“绝”与“引上绝路”中的“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A.处逢生    B.赞助支出无此事    C.悲痛欲    D.络绎不
三、看拼音写词语。
站在xuán yá(    )边上的五壮士lūn (    )起shŏu liú dàn(    ),带着对敌人的仇根向山jiàn(    )里的敌人扔去,只听见bào(    )炸声、shè(    )击声,响成一片.
四、选字填空。
招贴设计论文
【崖 涯】  山(  )  生(  )  断(  )
【贯  惯】 习(  )  (  )穿  籍(  )

本文发布于:2023-07-11 12:30: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13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敌人   狼牙山   五壮士   七连   转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