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第5期
第28卷
(总第138期)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theCentralUniver~ib-forNationalities (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aEdition)
No.5.2(IO1
V01.28
GeneralN0.I38
《诗镜论》研究概述
王满特嘎
(中央民燕大学荤克幕,北京100081
[摘要】舟元7世纪印度古代文学理论末檀丁所撰诗学理论着作《诗镜论》译为蕞文以后,蕞族学者争相传习,符成风气.它扣藏文古体诗的创作相结合,经过漫长的发展道路.已
经成为蕞族文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传入蒙古地区以后时蒙古族古代文论产生了巨太影响 蒙古族喇嘛学者用蕞文撰写诗镜论注释扣诗侧,枉太地促进了它的传播井扩太了其时蒙古文学 的影响.这些注释着作作为蒙古族古代书面文论文献的最初篇章在蒙古文论史上占据重要地挂:
[关t词]诗镜论;蒙古族文论;注释着作;诗歌理论
[中国分类号]1306[文献标识码】E[文章缡号]1(iO5.8575(21301)0541023—05
一
,《诗镜论》内容梗概
《诗镜论》共分三章,由657首诗组成.第一章包括概论与南方,东方两派的十种不同
风格,在论述诗的形式时,把前人的诗体归纳为韵文体,散文体和混合体,分别赋予定义和
理论阐述,并侧重分析了韵文体的格律,形式,内容及其特点第二章论意义修饰,谈诗歌 的表现手法以及用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诗的内容,使内容表达得更美更动人.他用了很大精力,选择,比较,分析和研究了梵语文学作品的大量诗例来阐释35类意义修饰.第三章论
字音修饰,隐语修饰和克服诗病.字音修饰指语言文字的组织形式,与意义修饰谈如何表现诗内容的手法有所不同,它是谈语言的形式声韵如何组织得更美丽和谐.前者侧重在内容, 后者侧重在形式.字音修饰分三类(重复式,牛尿式或轮转式,定韵等式),隐语修饰l6
种,最后举诗例论述了十种诗病.
《诗镜论》总结了前人的诗歌创作经验,对诗学理论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印度文学史上
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它传人西藏和蒙古地区后,推动了藏,蒙诗学的研究.
二,《诗镜论》在西藏的传入和各种藏文版本
《诗镜论》是在l3世纪后期由印度诗学大师拉卡弥伽罗和藏族学者匈敦?多吉坚赞译为藏文的.其后藏族学者便纷纷写书对其原文加以注释.夏鲁译师却炯桑布(15—16世纪)
对匈敦等人的译文做了修改,校注;稍后有仁崩巴的《诗疏无畏狮子吼》,l7世纪的五世达
赖罗桑嘉措的《诗镜释难妙音欢歌》问世;同时期的山南学者米庞?格来南杰的《诗疏檀丁[收稿日期】2001.04-29
[作者苘介]王满特嘎(1955一),男(蒙古族),内蒙古科左后旗人,中央民族大学蒙文系教授,博士
生.
23
意饰》,l8世纪的噶玛司徒丹贝宁杰(叉叫却吉炯乃)根据斯里兰卡学者仁钦拜等人的注释进行修改,写了《诗镜梵藏两体合璧》;18世纪有康珠?丹增却吉的《诗镜妙音语海》; 19世纪有久?米庞纳杰嘉措的《诗疏妙音喜海》等.《诗镜论》译为藏文以后,由于历代学者的推崇与宣扬,藏族学者争相传习,蔚成风气.它与藏文古体诗的创作相结合,经过漫长
的发展道路,已经成为藏族文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们可以查阅和利用的藏文《诗镜论》版本有:
(1)日本1957年影印之西藏太藏经中编人的诗镜论版本;(2)德格印经院版本;(3)
拉b楞印经院版本;(4)拉萨雪印经院旧版本;(5)拉萨雪印经院新版本;(6)日喀则扎什
伦布寺版本;(7)青海人民出版杜1957年第1版,青海民族出版社1981年再版的《诗镜论》正文及注释中的正文;(8)1981年印度达让萨拉版本.
三,《诗镜论》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和各种蒙文版本
《诗镜论》最初传人蒙古地区的年代,有的学者说是从元朝(13—14世纪)开始,认为
搠思吉斡节儿,希日布僧格等人当时熟知《诗镜论》,他们的着作开篇诗,结语诗和书中镶
嵌诗等很明显受到古代印度输洛迦形式和藏文古体诗(颂体诗)形式的影响.但是把《诗镜论》真正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是从l7世纪中叶开始的.到l8世纪喀喇喀固什葛力格扎拉森把匈敦?多吉坚赞,拉卡弥伽罗藏译本全文译成蒙文,后作为蒙文《丹珠尔》第205函出版.《诗镜论》传人蒙古地区以后对蒙古古代文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当时蒙古族喇嘛学者或到西藏寺庙,或自寻名师来学习《诗镜论》和藏族太师们的注释着作,他们太多用藏文撰写诗镜论注释和诗例,极大地促进了《诗镜论》的传播加深了对蒙古文学的影响.具有代
表性的学者和注释着作有:喀喇喀萨迦班智达罗布桑帕仍来的《举例论述二十五类意义修饰》;青海尊巴堪布伊希巴拉珠的《诗镜论所述各种修饰集锦》,《字音修饰概要诗镜入门》; 察哈尔葛布什罗布桑楚勒图木的《论意义修饰》和《论字音修饰》;阿拉善哈仁巴阿旺丹德
朝鲜改革开放尔的《论诗镜三章诗例智者项饰珊瑚佛珠》;太库列延阿旺图布丹拉布金巴的《诗镜所定记
叙倡导之反映》和《阐述诗镜形体修饰的特点,区别,诗例》;喀喇喀汗庆堪布嘉米扬嘎日
布的《包含诗镜注释总义天神乐音》等等.这些注释着作作为迄今为止传到我们手里的蒙古族古代书面文论文献的最初篇章,在蒙古文论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并对蒙古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存《诗镜论》的蒙文版本有:
(1)贡布扎布,毕利贡达赖等人翻译1749年在北京出版的225函藏译蒙典籍——《丹
珠尔》第205函《诗镜论》(喀喇喀固什葛力格扎拉森蒙译本);(2)巴?仁钦写序言,贺.嘎
丹写导论,1972年在乌兰巴托出版的影印本《檀丁诗镜论》;(3)沙?毕拉,贺-嘎丹,敖?
苏和巴托等人新译注释,1982年在乌兰巴托出版的《檀丁诗镜论》;(4)苏尤格写序言,注释,1986年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诗镜论》;(5)王满特嘎写导论,注释,2000年由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蒙汉两文合璧檀丁(诗镜论)》
四,现代蒙古族学者对《诗镜论》及其注释着作的研究概况
1蒙古国学者对《诗镜论》及其注释的研究
着名蒙古学家策?达木丁苏荣1962年发表题为《关于(诗镜论)及注释着作简论》【]的
24
论文,首次向蒙古学界介绍了《诗镜论》及蒙藏学者的注释着作.论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檀丁及其诗学着作《诗镜论》;第二部分论述《诗镜论》第二章35类意义修饰和某些诗例;第
三部分介绍五世达赖罗桑嘉措等七位藏族学者和六位蒙古族学者所撰注释着作.
文学副博士,《诗镜论》专家贺?嘎丹多年致力于《诗镜论》研究,硕果累累,为《诗镜
论》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乌兰巴托出版的蒙文《诗镜论》(1972年和1982年两个版本) 多有他的功劳.他所写导论着重论述《诗镜论》藏文典籍,原文和注释之间的相互关系,蒙藏学者注释着作的共性和特性以及蒙藏作者运用该诗学理论创作的诗例等问题.他潜心研究
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诗镜释难妙音欢歌》,撰写并出版了,专着《诗镜中的比喻修饰和形
象化修饰》.该书由序言,《诗镜论》是修辞学着作,《诗镜论》中的比喻修饰,《诗镜论》中的形象化修饰,附录等几部分组成.此外,贺-嘎丹对各类意义修饰分别进行专题研究,
玉女性经先后发表了《直叙修饰》,《比喻修饰》,《形象化修饰》(1970年第1~2期),《点睛修饰》.(第8期),《否定修饰》,《因由修饰》(1975年第10期),《诗镜论意义修饰的对
比》等研究论文,对深化《诗镜论》各类意义修饰的微观研究做出了不懈努力.
科学院院士,着名蒙古史学家沙-毕拉对《诗镜论》研究也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与藏学
刚度矩阵
专家贺-嘎丹,梵语专家敖?苏和巴托合作,将7世纪的《诗镜论》梵语原文,l3世纪匈敦?
多吉坚赞,拉卡弥伽罗藏译本,l8世纪葛力格扎拉森的蒙译本以及20世纪英译本逐一进行对照,又参考以往蒙藏学者《诗镜论》注释着作,在此基础上撰写出版了新蒙译本.此外,
他又撰写并发表了《论檀丁(诗镜论)》C7}(17—19世纪蒙古文化》等作品.
翻译家,蒙古文学研究家策-阿拉坦格日勒从藏文翻译出版了《蒙古族作家藏文作品》(1,2)两本书,在第一册中收入了罗布桑楚勒图术所撰《诗镜论》注释着作《论意义修
饰》和《论字音修饰》,为广大蒙古文学研究者提供了研究课题.他撰写并发表了《论檀丁诗镜论蒙古注释着作》,文中对比研究了罗布桑帕仍来,嘉米扬嘎日布两位学者的某些注
释和诗例.此外,参加编写策?达术丁苏荣,达-呈都主编的《蒙古文学概要》,撰写了有关
蒙古作家用藏文写的文论作品的章节,对罗布桑帕仍来,伊希巴拉珠等六位文论家的文论进行详尽的论述,并肯定他们在蒙古文论史上的历史地位.
文学博士,蒙藏文学关系研究专家勒?胡日乐巴特尔教授,多年潜心研究蒙藏文论的相
互关系问题,对蒙古文论遗产和传统理论思维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尤其是全面系统地研究嘉米扬嘎日布注释着作《包含诗镜注释总义天神乐音》撰写了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博士学位论文《东方古典文艺思维遗产和蒙古诗歌理论》(20世纪初蒙古诗2012年广东高考语文作文
歌理论文献——《天神乐音》).该文由绪论,上篇(对文献的说明),下篇(对文献诗歌
理论的说明)和小结等四个部分组成.在绪论部分讲了三个问题:(1)印藏佛教文学遗产和
蒙古族藏文文学;(2)檀丁《诗镜论》的传统和蒙古族诗歌理论思维;(3)《诗镜论》及其
注释着作研究概况.上篇共写了两章:第一章作者传略;第二章着作结构.下篇包括六章:
第一章对文学学说的研究;第二章对修辞十德的研究;第三章对意义修饰的研究;第四章对字音修饰和隐语修饰的研究;第五章对克服诗病学说的研究;第六章对诗例的研究.全文结论的后面附上所引用的着作,论文目录索引以及附录.除此之外,他先后撰写发表了《新译
注释檀丁(诗镜论)》,《檀丁(诗镜论)藏蒙注释之间的关系》,《诗歌理论遗产》,
《幼嫩的小树旁——蒙古诗歌理论家苏荣花的嘉米扬嘎日布》(1991年第5期),ll《嘉米扬嘎日布对檀丁(诗镜论)的创造性革新》u等系列研究论文.
25
2.国内蒙古学学者对《诗镜论》及其注释的研究
蒙古文论研究专家巴?格日勒图教授1985年撰写并发表了《诗镜论》研究论文《《诗镜
论和蒙古人的文学理论研究)》...该文由《诗镜论》总介,《诗镜论》所提出的有关文学理论的主要问题,《诗镜论》对蒙古文学与蒙古文论的影响等三个部分组成.这是在20世纪国内蒙古学者对檀丁《诗镜论》研究的第一篇论文.他在《罗布桑楚勒图木的诗歌观》一文中介绍罗布桑楚勒图木的生平,对其《论意义修饰》,《论字音修饰》进行具体分析,着力论述其诗歌观点.他在1991年编注出版了蒙古族作家用藏文创作的作品集《悦目集》,此书中收录并选注了阿旺丹德尔,罗布桑楚勒图木,嘎布楚喇嘛璜仁来等人所撰五篇注释和文论作品.1998年出版专着《蒙古文论史研究》,”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蒙古文论的发展概略.
本书第二章专门论述《诗镜论》及其注释着作和用藏文撰写的文论遗产,即用藏文撰写的蒙古族文论
文献,《诗镜论》与它在蒙古地区的传播及影响,蒙古喇嘛教人士的文论特点及内容;跳神及对跳神的研究;蒙古人的藏文文论的批评方法等.
文学评论家苏尤格教授,1986年编注并出版了檀丁《诗镜论》.该书由序言,诗镜论正
文和注释,附录(沙-毕拉等人新蒙译《诗镜论》)等三部分组成.作者在序言中主要写了三
方面内容:(1)说明《诗镜论》是一部诗体式诗歌理论着作,对《诗镜论》一书的组织结
构,三章内容做了简要介绍;(2)介绍了《诗镜论》成书以来,在印度,西藏,蒙古等地区
的流传情况,多种版本,被翻译和研究概况.概要介绍了罗布桑帕仍来,嘉米扬嘎日布等蒙
古喇嘛学者对《诗镜论》傲意义和字音注释,创作诗例,研究诗学理论的情况;(3)论述
《诗镜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对蒙古文学产生极大影响,认为蒙古的训谕诗,开篇诗,结语诗等形式和创作方法很可能是受《诗镜论》影响的结果.
王满特嘎教授1995年在蒙古国撰写了副博士学位论文《蒙古文论研究》,”1996年出版
了专着《蒙古文论史》[191该书除绪论,结论,附录等以外由三章组成,其中第一章《诗镜论》在蒙圈疗
古地区的传播及研究概述,第二章《诗镜论》及第三章蒙古诗歌理论,比较全面, 系统,详尽地研究了《诗镜论》及其注释着作.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览蒙古国及国内蒙古学学者,汉族学者,藏学学者所撰写的《诗镜论》及其注释着作方面的研究成果,着重研究和论述了《诗镜论》基本内容,蒙古学者的注释着作,它对蒙古文论的影响等基本问题.该书作为第一部《蒙古文论史》,系统论述了蒙古文论的发展概貌,在时间和空间上拓宽了蒙古文论的研究范围,对促进蒙古文论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20O0年编注出版了《蒙汉两文合璧檀丁<;诗镜论)》,该书由绪论,《诗境论》正文,注释和附录组成.绪论部分对《诗镜论》作者,基本内容,在蒙藏地区的传播,蒙藏文各种版本,对古代蒙古文论的影响,《诗镜论》及蒙古学者释着诗例的研究等问题傲了较详尽的阐述.正文部分将l8世纪喀喇喀固什葛力格扎拉森的蒙译本,蒙古国学者沙?毕拉等人1982年新蒙译本和藏学家赵康1989年的汉译本逐句对照并做详细注解.这对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诗镜论》,对全面了解和掌握蒙古文论发展史,对避一步分辨和探讨蒙古族传统文学理论思维和印,藏文学理论思维的影响等提供了具有较高价值的教科书和文献图书.此外,他还撰写并发表了《诗镜论与蒙古诗歌理论》,(17—20世纪初蒙古文学理论批评》(1996年第1期),《嘉米扬嘎日布
和(包含诗镜注释总义天神乐音)》【2u等多篇研究论文.
国术联盟
此外,巴?布林贝赫教授,阿鲁科尔沁旗根陂寺第五世元尊格根阿旺格力格嘉米扬扎木
苏,额尔敦巴雅尔等学者也对促进《诗镜论》及其注释着作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26
(参考文献】
策?遮术丁苏荣.关于《诗境论》厦其注释着作简论[J]蒙古学研究.1962,(4)
贺?嘎丹诗境论中的比喑修饰和形象化修饰[M]鸟兰巴托:国寥出版赴,1986
贺?嘎丹.直敦修饰[J]科学生活,1968,(6).
贺?嘎丹.比喑修饰[J]语言文学研究,1970,(7)
贺?嘎丹否定修饰[J].蒙古回国立大学学报,1972
贺?嘎丹诗境论意义修饰的对比[M].鸟兰巴托:蒙古国国立田书馆,1976
[7]沙,阜拉论檀丁《诗境论》[J]在第26届东方学学术会议蒙古国代表田会议上的报告.1962.
[8)沙?毕拉I7—19世纪蒙古文化[A].蒙古人民共和国历史[c]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6.
【9]策?阿拉坦格日勒蒙古族作荦藏文作品(1,2)(M].鸟兰巴托:圉家出版赴.t967.
[10]策?阿拉坦格日勘.论檀丁《诗境论》蒙古注释着作[A].国寥蒙古学第二届学术讨论套[c]第二
枭.鸟兰巴托:国家出版赴.1973
[11)勒?胡日乐巴特尔.东方古典文艺思堆遗产和蒙古诗歌理论[M]鸟兰巴托:蒙古国国立目书馆,
1993.
(12]勒?胡日乐巴特尔.新译注释檀丁《诗境论》[J].东方学问遛.1986.(2).
(13]勘?胡日乐巴特尔檀丁诗镜论藏蒙注释之闻的关系[J]蒙古与印度.1989.
[14]勘?胡日乐巴特尔诗歌理论遗产[J_.星火,1989,(2).
[15)勒?胡日乐巴特尔.嘉朱桶嘎日布对檀丁《诗镜论》的创造性革新[A].国际蒙古学第五届学术讨论
套[c]第三集鸟兰巴托:科学院出版赴,1992
[16]巴?格日勘目.蒙古文论精粹[M].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5.
[17)巴?格日轴囤.蒙古文论史研完【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
(18]王满特嘎.蒙古文论研究[M].鸟兰巴托:蒙古国国立目书馆,1995
[19]王满特嘎.蒙古文论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
[加]王满特嘎诗境论与蒙古诗歌理论[J_蒙古语言文学.1994
[21]王满特嘎嘉束扬嘎日布和《包含诗境注释总又天神乐音》[J].民族团结,1990,(3). OntheStudyofPoetryMirror
WANGMalfd~a
(M∞mDeperme~,TheCentralUn~vers/tyhNatimm]Jli~.1k-ii100081) lAhstraetJThePoetryMirrorwrittenbyancientIndianpoetTanzhiinthe7centuryWaStranslat- edintoTibetan.TheTibetaneditionofthebookspreadamongTibetanscholaIs.Asaworkinthestyle ofancientTibetanpoetry.itbecamearIinseparablepartofTibetanliterature.Afterbeinginm)ducedin? toMongoliana[~ss,ithadgreatinfluencesonMongolianliterature.Theexplanatorynotesandpoen~on PoetryMirror.writtenbyMongolianlama—scbolarspromotedthepropagation0fPoezryMirror.Thew orks ofannotationsollPoetryMirroroccupyarIimportantpositioninthehistoryofMongolianliterarycritic is m
[Keywords]PoetryMirror;Mongolia.1iterarycriticism;annotationworks;poetrythe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