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宵学院学报(社喜科学版)J伽n la I of c删Educml帅㈨1q,(s∽划‰帅端) 2瞄,20(1)Ⅷ20No1础
试论清王朝在西北边疆的藏传佛教政策
中沙关系的重要里程碑
牛海桢
(甘肃联合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藏传佛教在清代西北和西藏地区有着巨大的影响,而黄教首领往往左右着当地的政治形势,影响着人心的向背。有鉴于此.清王朝对藏传佛教在实行优礼藏传佛教上层首领,广建寺院、扩大寺院实力的同时,又创立了金瓶掣茬转世制度,加强对藏传佛教的管理,对妨害因政、干犯法纪者严惩不贷等利用与限制相结合的恩威并举政策,收到了良好的统治效果。 【关键词】藏侍佛教;恩威并举;
【中图分类号】B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38(2(]04)0l一0039一05 ≈≈#;go≈≈AiiR#;≈≈≈j¥℃≈≈R##g≈≈&#;≮≈≈≈s#,掰,gtas#A#A#AiiiAA2#女t##!}§AiAiAi0‘口{ti‘‘‘萱-
自明朝眦来,藏传佛教在西藏地区有着巨大的次阐明这一点,雍正宣称:“因其教不易其俗,使人影响,在西北边疆蒙古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有着巨大易知易从.此朕攒承先志维护黄救之意也。,”4’乾隆 的传统影响和社会势力,王公贵族和一般牧民无不皇帝也在《御制喇嘛说》中曾这样分析藏传佛教与虔泼信奉藏传佛教,他们“俗最重黄教,几决疑定谋蒙藏民族的关系:“盖中外黄教总司以此二人(指达计,必咨喇嘛而后行。喇嘛坐床者为西勒图,坐床赖喇嘛、班样额尔德尼),各蒙古~心归之,兴黄教,即掌救也。人生六七岁即令识喇嘛字,讽喇嘛绎,即所以安众蒙古,所系非小,故不可不保护之,而非病则先延喇嘛诵经然后服药。若大台吉有事讽经,若元朝之曲庇谄敬番僧也。”嘉庆皇帝也明确表示:则其下争输货物与喇嘛以为礼。”。可以说,藏估佛“因众蒙古崇奉喇嘛,最信黄教,因而加以保护,用教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巨大的影响,而示怀柔。”o对清王朝的这一策略,汉族知识分子看黄教首领往往左右着当地的政治形势,影响着人心得一清二楚,陈康祺也曾说:“本朝龙兴之初,喇嘛的向背。教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所崇信,清朝前期,准噶尔部噶尔丹就曾经利用藏传佛故优礼彼教政,以羁靡外藩。”。在清朝统治者看教的努力夺取了准噶尔的汗位,借助五世达赖册封来,要实现全国的,就必须确保蒙古地区的安的“博硕克图汗”在蒙古各部加强政治能力,并以保定;要确保蒙古地区的,就必须利用藏传佛教,护喇嘛教为借口,攻人喀尔喀蒙古与清朝对抗,清要利用藏传佛救,就不能不重视西藏问题,而解决朝统治者也是针锋相对,利用藏传佛教的影响,削西藏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利用藏传佛教,崇奉藏传除割据势力,达到统一边疆的目的。可以说,藏传佛教不仅可m绥服西藏,而且可以加强蒙古地区对佛教不仅关系着蒙古诸部的向背,而且直接关系到清王朝的向心力,这也是清朝历代皇帝奉行不 二的蒙古这支骠悍勇武的武装力量能否为清朝所利用。基本国策。
清宗室昭楗曾明确表示:“国家宠信黄僧,并非祟奉其教以祈福祥也。祗以蒙古诸部奉行黄教已
一、优礼藏传佛教上层首领
九,故
以神道设教,藉仗其徒使其诚心归附,以障藩早在人关之前,清王朝鉴于蒙古势力的强大,篱。咄魏源也曾经认为“卫藏安,而西北边境安:黄为了笼络蒙古,就制定了优礼喇嘛,扶持藏传佛教教服,而准、蒙之番民皆服。”o’清代历代亭帝都多的政策。努尔哈赤“对投奔辽东的喇嘛,既在经挤
【收稿日期】2003一∞24
【作者简介】牛海桢(1970一),男,甘肃甘谷人,甘肃联台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民族学历史学教学与研究
上给与优惠待遇,免其子孙纳贡赋,又在政治上特礼,本身就是对信仰黄教的蒙藏民族的巨大号召,别优待,不以常法处置,并给与赦书为凭迂这就把这种号召力通过上层喇嘛的宣讲化导又转化成为优礼和尊崇喇嘛教的政策用法律固定下来。删简对中央政府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乾隆二十年(1755时,在赫图阿拉城东,修建了七座大庙以表示对藏年)喀尔喀青滚杂卜举事,喀尔喀发生“撤驿之变”.传佛教的尊崇。皇太极在征服察哈尔之后,下令修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立即接受乾隆指令,写信建“实
胜寺”,把察哈尔喇嘛墨尔根贡献的内蒙古的于F导哲布尊丹巴二世,由后者出面稳定了局势。o 护法神像“嘛哈噶喇”移至沈阳供奉,并在沈阳四门可以说,优礼上层喇嘛对稳定蒙藏社会起到了事半外各建喇嘛寺一座。功倍的效果。
喇嘛。是藏语的音译、意为“上师”,这是藏传佛教对高僧的尊称。由于历史的原因,达赖
二、广建寺院,扩大寺院实力
喇嘛、
班禅额尔德尼在西藏和蒙古僧俗人民心目中威望清政府支持藏传佛教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就崇高,具有极大的号召力,乾隆认为,对于上层喇是鼓励或资助修建佛教守庙。乾隆皇帝在《御制惠嘛,“敬一人十人悦。”清前期统统治者对于达拯,班远庙碑文》中这样阐述,“演教之地愈多,则佛法之禅倾心归向清朝中央政府颇为重视,从礼制上给予流布愈广,而番夷之向善者益众。”o寺院既是喇嘛达赖和班弹以逾以常格的优礼,尊祟备至。崇德四们顷经聚集场所,叉是信徒们顶札膜拜皈依佛教的年(1639年),皇太板派察罕喇嘛出使西藏,迎请达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兴衰的标志,寺庙越多,则藏传赖喇嘛。顺治九年(1652年),顺治皇帝隆重接待了佛教流传愈广,信教者随之增加,清政府利用藏传奉召来京的五世达赖喇嘛。顺治十年(1653年),在佛教以蒙藏地区的社会控制目标便越容易达达赖喇嘛返回西藏的途中,清廷赐封达赖五世为到。因此早在顺治年问,为了迎接达赖喇嘛.专门“西天
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敦普通瓦赤喇怛喇达拨资在北京修建了黄寺供其来京居住.开北京喇嘛赖喇嘛”,绐达赖喇嘛满、汉、藏三体文字的金册和教寺院建筑之先河。康熙三十四年四月,康熙皇帝金印。外蒙古宗教钡袖是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清出巡多伦诺尔,接受受噶尔丹追击的喀尔喀蒙古三廷对他率喀尔喀僧俗民众归附清朝。十分赞赏,康部归附,“谓建汇宗寺,以示兴黄教。”o清政府不仅熙三卜二年(1693年),封哲布尊丹已砰图克图为大大力支持荣藏地区广建庙字,还在京城、承德及五喇嘛,并在喀尔喀地方.建立库伦,广演黄教。雍正台山等地出资修建或改建黄教寺院。从乾隆二十五年,明确规定哲布尊丹巴“乃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年到乾隆四十五年,清政府在承德地区建了十座黄尔德尼相等之大喇嘛也。”。康熙三十四年(1695教寺庙.其中主要的有仿照西藏最早的寺庙山南桑年),皇帝遣使册立五世班禅为班禅呼图克图。康耶寺修建的普宁寺,仿照拉萨布达拉宫修建的普陀熙四十四年(1705年)封章嘉呼图克图为灌顶普慈宗乘之庙,仿照扎什伦布寺修建的须弥福寿寺,仿广慈大国师,赐予敕印,次年叉赏其金印,总领内蒙照伊犁固尔札庙修建的安远寺等。o从而形成了北古地区黄教事务。o康熙皇帝为其在多伦诺尔修建京、承德和山话五台山三个内地喇嘛教中心。汇宗寺(今内蒙古多伦县)专供他居住和主持宗教康熙至乾隆年间,在内蒙古宗教中心多伦诺尔事务,此后章嘉活佛来往于北京、五台山和内蒙古,以及热河,清朝先后拨款兴建了汇宗寺、善因寺、会成为清廷十分器重的宗教领袖。康熙五十二年心寺、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寺、普(1713年),又给班禅呼图克图金册金印敕书,封为乐寺、普陀宗乘庙、须弥福寿庙、广安寺等二十多座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元年(1723年)清政府又给哲庙宇。拨款f|万两白银兴建的善因寺赐予内蒙古布尊丹巴呼图克图
以金印牧书,授为启法哲布尊丹宗教首领十五世章嘉呼图克图。顺治至雍正年问,巴喇嘛,世世永称呼毕勒罕称号。这样藏传佛教被内蒙古西部以呼和浩特为中心,先后太兴土木筑建清王朝分为四大部分:达赖喇嘛主前藏,班禅主后了慈寿寺、崇禧寺、崇寿寺、尊胜寺、宏庆寺、隆寿藏,哲布尊丹巴主喀尔喀蒙古,章嘉呼土克图主内寺、宁棋寺、仁佑寺、广福寺、慈灯寺、法嬉寺、慈荫蒙古。四大活佛既有崇高的地位,又各有领地,互寺、永安寺、普安寺等大小庙宇,喇嘛数达到三千余书坑属,形成四大喇嘛分主一方教务的局面。人。在阿拉善一带也筑有延福寺、广宋寺、福因寺、请制,喇嘛有驻京喇嘛、藏喇嘛、番喇嘛和游承庆寺、昭化寺、宗乘寺、妙华寺、方等寺等三十余牧。在蒙古地区主要是游牧喇嘛。清朝对忠于清座寺庙,盛时喇嘛数达到一万余人。据不完全统锺有学识的喇嘛或有功于清廷曲高级喇嘛封以国计,在漠南大小寺庙共一千余座,喇嘛二十万以上。师、禅师名号,赐以呼图克图、诺们汗、班第达、堪布漠南寺院之密集,喇嘛之多,以内蒙古东部地和绰尔济等职街。黄教各大首领的特权尤其突出。区为最。昭鸟达盟境内就有福会寺、灵悦寺、荟福政治上,他们不仅可以享受清廷优澹的礼遇,而且寺、寺、梵宗寺、蔷祥寺、普善寺、宝善寺、海力迹统辖一方,有其宗教辖区和属众,甚至还有一部根台庙、益寿寺等大小庙宇共一百七十余庠。,在哲分卫队。经济上,喇嘛不应差徭,不纳赋税,黄教酋里木盟地区兴建大小寺庙也有近二百庵,其中较有领和一些大喇嘛甚至可以直接向属民征税、派役,影响的音庙为普惠寺、大庙、兴源寺、东西玛拉沁有一定的经济特权。清政府还设立了七个喇嘛旗庙、唐噶里克庙、奠力庙、胡口格庙、胡尔哈庙、公胡(内蒙古~、青海一、外蒙古五),赋予他们在定地都嘎庙、硕翁科尔庙。卓索圈盟土默特左旗境内宫域内的政、教权利。清朝对藏谗佛教上层喇嘛的洗办和民办的大小寺庙和阿贵共有三百余座,是挚个
蒙古地区寺庙最多的一个旗。别。清代驻京喇嘛主要有掌印扎萨克达喇嘛、副掌青海大部分寺庙是清朝以前兴建的。其中郭印扎萨克达喇嘛、扎萨克喇嘛、达喇嘛、副达喇嘛、隆寺和郭莽寺,罗h藏丹津反清后被年羹尧所毁。闲散喇嘛、苏拉喇嘛、德木齐、格思规和尼尔巴。喇1732年清朝拨款重修,分别赐名为佑宁寺和广惠嘛徒众为格隆和班第等。根据喇嘛的等级不同,分寺。新疆伊犁原有固尔札和海努克二庙,达瓦齐汗别给与钱粮供养。o
时该庙被哈萨克所毁。从乾隆朝起陆续筑建了巴
伦台庙(和静县)、昭苏庙(昭苏县)、格当库列安
(尼勒克县)、沙毕纳尔寺(特克斯县)、普化寺(伊
犁)、兴教寺(霍城县)、镇远寺(温泉县)、积福寺(博
乐县)、白庙(乌苏县)、黄庙、普恩寺(和布克赛里
“凡喇嘛有行者,能以神识转生于世日呼毕勒
县)等小寺庙。这些寺庙的喇嘛也不多。漠北喀尔罕。”9据史料记载.活佛转世制度最早开始于12
世喀从康熙朝起所兴建的大小寺庙约有七百余座,其纪晚期的噶玛噶举派创始人都松钦巴曲吉扎巴,即巾较有影响的庙宇为达钦架耳布音斯墨寺、兹卧库噶玛巴一世活佛。藏传佛教为继承法嗣,解决寺庙钦寺、迈达里寺、甘丹寺、庆宁寺、泰平寺、济隆寺、僧团领导人物封号的承袭及维护和发展各教派的
善孚寺、乍音寺(额尔德尼召和阿巴岱寺为清前所既得利益,根据佛教“灵魂不灭,业力自如,佛菩萨建)。这些寺庙共有喇嘛十万余人。。关于清代西示显千百亿化身,乘愿再来,普渡众生”的意义,创
北各地喇嘛敦寺院的数量,困研究者、统计年代、所立了活佛转世制度。到了16世纪中叶,随着格鲁用根据和标准不同而出现差别,由于统计标准的不派政治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格鲁派同时也受到地同,各种资料记载不尽相同,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方封建势力和其他毂派的排挤、压制。为求得生存这些记载中看出喇嘛教在西北地区的发展规模。1’及巩固自己已有的利益,前后藏的格鲁派也先后承以德勒格记载的内蒙古寺庙和喇嘛数为例,北京三继了活佛转世制度。此后,这一制度为藏传佛教各十三处,承德八处,多伦诺尔大庙四座,附属庙十五教派相继接受并沿用,成为藏传佛教区别于其他佛座,呼和浩特大召七座,小召八座,无名召七十二教派别的显著特点之一。按照这一制度,呼图克图座,五台山二十四处,沈阳十处。此外,截至清朝末圆寂时,其灵魂转生于此刻所牛的另一生命中,因年,内蒙古各旗平均每旗有寺庙三十至四十座,乾此便有寻转世灵童的制度。但这个制度本身存阅读与学习
隆、嘉庆年问,内蒙古约有寺庙一千八百多座,喇嘛在着种种弊端和缺陷,往往出现数个“灵童”争夺继十五万多人,喇嘛数占当时蒙古族男性总数的百分承权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家之内数位活佛的现之四十到五十。但从这些数字中,我们不难推断佛象。自噶玛噶举派首创活佛转世制度至清代.这一教对蒙古族人口、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巨大影响。制度已逐步发展到大小不等的众多活佛转世系统。
山河之恋
为了充分体现清政府尊崇黄教、优礼喇嘛的宗在蒙藏地区,由清朝中央政府册封、在理藩院注册教政策,争取蒙藏地方势力真心归附,清政府从经并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呼图克图以上大活佛就有一济上对黄教以大力支持,不吝财物,丰厚赏赐,赏赐百六十多名,其中西藏一十九名,内蒙五十七名.外额度之大,达到惊人地步。顺治十五年(1653年),蒙十九名,青海、甘肃一十五名,常驻北京十四达赖喇嘛进京,顺治命户郝拨供养白银九万辆。o名。o这些大活佛在各自的驻锡地被信徒们视为佛乾隆元年(】736年).赏哲布尊丹巴灵童银四万两。的化身,是信徒们的精神象f jF和支柱,拥有至高无四十五年(1780年).赏六世班禅价值数十万两白银上的权力和很强的经济实力.当时的乾隆皇帝及
的珍宝。更重要的是对各太寺院的经费补贴制度,时洞察了活佛转世制度中的各种弊端,在二世哲布是黄教寺院长期的、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据载,尊丹巴圆寂之后,乾隆皇帝即禁止哲布尊丹巴在喀
黄教五大寺院,哲蚌寺喇嘛一万六千五百名,国库
尔喀转世,必须在西藏转世。章嘉活佛也不能在内支给五千五百名,拉寺喇嘛七千七百名,国库支
蒙转世,必须在青海转世。
给五千五百名;甘丹寺喇嘛五千五百名,国库支给
三千三百名;扎什伦布寺喇嘛三千五百名,国库支“金瓶挚签”制度叉叫“垒奔巴”制度,“本巴”即
给二千名;塔尔寺喇嘛三千五百名,国库支给三千藏语“瓶”的意思。在这项制度确立以前,蒙藏地区三百名,其余部分由地方支给。o京师、热河寺庙实
四大活佛的转世出现封建农奴主贵族操纵政教大行薪金制。此外,黄教各寺院还有清政府各项优惠
权.其兄弟叔侄姻娅相传袭,几乎与1世系封爵无异政策带来的收益,如地租、房租、商业贸易等,加上的景况.既不利于清朝中央政府对蒙藏政教
的管
牧民的供奉,为黄教的发展获得了充足的经济保理,也易于使地方封建贵族割据势力嘭胀发展。
障。18世纪晚期,清朝中央政府在平定第十世沙玛为r建立中央和蒙藏地方的联系,便于随时了尔却珠嘉措的叛国活动后.决JL、从达赖、班禅等大解蒙藏地方的情况,清王朝实行了驻京喇嘛制度,活佛
的转世问题人手.整顿西藏政教事务。沙玛尔主要是清朝把些较有影响的黄教高僧邀请至北之乱平息后,乾隆塞帝口F命清军统帅福廉安和驻藏京,供给钱粮.赐予庙宇.让他们掌管北京以及水大臣会同达赖方面的摄政济农呼图克图、噶伦,班
德、五台山等地的黄教事务,这些喇嘛就称之为驻禅方面的扎萨克喇嘛等重要僧俗官员商讨治藏大京喇嘛。马]京喇嘛有严格的等级,各有职任以示区计,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乾降五t A年(1793
《二十九条钦定藏内善后章程》正式颁布施行,藏史引发的大规模的动乱,也没有因达赖、班禅等大活文献称为《水牛年文书》。其中的第一条就包括对佛圆寂后政教权力的更替继承而产生大的混乱和
达赖、班禅等大括佛转世灵童最后确定的管理制纠纷,藏内善后治理取得了积极的成教。金瓶掣签度,规定采取在佛祖释迦牟尼像前“金瓶挚签”的方转世制度的确立,是清朝政府在管理藏传佛教方面式,以“佛断”的办法来确定大活佛转世灵童真身,的重大改革。收到了革其弊而不易其俗的效果。乾隆五十七年
(1792年),清朝中央政府专门制作了两个珍贵的垒四、恩威并施,对妨害国政、
瓶及一定数量的象牙签牌.~个供于“向来诵伊罗干犯法纪者严惩不贷
尔经之大昭寺佛楼上宗喀巴像前”,以备在认定达
赖、班禅及西藏各大呼图克图以上活佛转世灵童时
清前期统治者一向对藏传佛教采取恩威兼施作为“佛断”挚签之用;另一个供在北京雍和宫内,
的政策,对渡心归向者,清政府不惜花费重金进行供内、外蒙古及青海等地的呼图克图活佛转世灵童褒奖;对妨害国政者,清政府则绳之以法.严惩不
挚鉴之用,从而废除了“吹忠”做法指示转世灵童呼
贷。正如康熙皇帝所言:“朕钦岽佛教,总持道法,毕勒罕所在之地和达赖、班禅个人说了算或授意的皈道法之A则嘉之,悖道法之人则惩之。”o康熙三指认权,将其限制到只是在寻访灵童时的协助作十一年(1692年),归化城掌印喇嘛伊拉古克
三呼图用,突出了驻藏大臣对转世灵童的预选权和上报权
克图私自逃亡准噶尔,康熙下令“集
诸王以下蒙古以及在所选灵童获准后的金瓶挚签权。
王、文武大臣、官员、喇嘛等于黄寺”o,在蒙古
众人清朝政府规定,达赖、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经面前,将其凌迟处死。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清过传统寻访的各种佛事活动,筛选出圆寂活佛身、军人藏驱逐准噶尔军队,将迎接叛军,占据各火寺语、意化身的候选儿童后,报经中央政府批准,由理
庙的喇嘛一百零一人逮捕,其为首五名即行斩首,
藩院尚书在雍和官或由驻藏大臣在大昭寺按照宗
其余尽行监禁。
教仪轨主持和执行“金瓶掣签”。在太昭寺举行时,藏传佛教固然能够起列维系西藏地区稳定的由驻藏大臣将三名候选灵童的姓名、出生年月日等作用,但在~定场合、一定时期眦有若干藏传佛教用满、汉、藏三种文字膳写在象牙签上,投^放在大僧人违反国法和教规,因此清政府对藏传佛教不能
昭寺释迦牟尼像前的“金奔巴”瓶中,经喇嘛诵经祈
不在岽奉的同时寓以加强管理的一面。对此,雍正祷后,由驻藏大臣亲自用象牙筷子从中取出一签并皇帝曾经在朱批年羹尧奏折时说藏传佛教“不论是当众宣布,中签的儿童即为“佛断”f}勺灵童。如仅有非,一派假慈悲,满腔真贪杀,乃喇嘛之道也。,但此
一名灵童,规定需加无名签掣之,若抽出的是空整,
教天地间,将来不知如何报应也。此时明露点不则灵童须重新寻访,规定了中央政府对人瓶掣签的得。”8对藏传佛教流徭出极大的不信任。乾隆皇
批准权及否定权。对“佛断”中签的灵童,还必须上帝对清朝的藏传佛教政策也有十分清醒的怙汁,他
报中央政府批准后,其继位坐床方能生效,对其他
说:“朕于黄教紊虽爱护,但必于奉教守法之喇嘛等太活佛的转世认定,按上述定制,由驻藏大臣会同
方加以思遇。若为教中败类,罪在不赦者,即当明达赖或班弹例行掣签。这样.既健全了最后确定括正典刑,断不稍为袒护。”清朝规定由理藩院管理喇
led显示系统佛转世灵童的法规,防止了地方势力在活佛转世问
嘛事务,从喇嘛服装颜、外出念经到进京朝贡与题上的势力膨胀,维护了藏传佛教的稳定,又将对俗界交涉等都有严格规定。喇嘛外出必须持度碟;
大活佛的管理权掌握在中央手中.确立了中央政府
蒙古台吉不得随意出家当喇嘛,违者勒令还俗,失在活佛转世这一重大事件巾至高无上的权威。
察之盟长受罚;喇嘛与蒙古俗界有交涉事件,呼图活佛虽然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他们的政治克图只许将证人送旗转解,不许私自传讯、取供;喇生
命则牢牢地掌握在清朝中央政府的手中,任何被
嘛班第达不得许可私出为人看病念经,及投宿人家视为不轨的企图都将受到清朝中央政府最严厉的或容留妇女于寺庙,都要给予处罚。惩罚,甚至是失去转世的权利。“金瓶掣签”制度,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清朝对藏传佛教的既是纯洁藏传佛教的措施,又是清朝中央政府重要政策,包括尊崇保护和管理限制两个方面,充分体
的统治蒙藏方略。这项制度的建立,既是藏传佛教
现了对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困俗而治的方针,清政府自身稳定的需要,又是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地方充
利用藏传佛教嘛教的政策顺应了蒙藏民族的信仰,分行使主权的具体体现。这一定制,经过一个多世密切了中央与蒙藏民族的关系,对维护国家统一曾纪的实践证明,中央政府通过“金瓶掣签”制度,基经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清王朝的藏传佛教政本上保证了中央政府在活佛转付问题上的公正、公策上,不管是尊崇保护,还是管理限制.但清手朝的开、合理以及中央的管理与领导权,克服了达赖、班主旨,利用藏传佛教“蒙藏社会的既定目标从禅亲族及大世家使呼阜勒罕‘率出一族与世袭
爵禄来有过丝毫游移。其出发点都是以维护清r朝在无异“的弊端,达到了“去转世一族之私”,“辑藏安西北边疆的统治为前提的。边”的目的。从九世达赖和几世班禅以后,西藏一
直再未出现过象雍正、乾隆时期揶样园内部争权而
42
【注释】
①祁韵士.西陲要略:卷4·厄普特旧俗纪闻[z].所有首领不能违背大皇帝之意旨,喀尔喀人遂告
②昭糙.啸亭杂录:卷10·章嘉喇嘛[z]北京:中华平定。章嘉国师从多伦诺尔前进了数日路程,得
书局.1980.到了哲布尊丹巴已了局势的回信.便向皇帝
③魏源.圣武记:卷5[M].北京:中华出局,1984.报告了情况,皇上于是降旨:‘既然如此,国师不
④雍正.善因寺碑文[A].张羽新.清代前期西部边珏前往,可以回官。’于是章嘉国师返回朝廷,朝
政史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见皇帝。皇帝欣喜地说:‘一旦发生人数如此农
⑤嘉庆普陀宗采之庙瞻礼纪事诗[A]张羽新.清多、规模颇大的叛乱许多年中定有无数生灵涂
dm368
代前期西部边政史记【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炭,一纸书信,其乱自平.尊胜上师你真是饶益焱出版社.1998生的法力无穷的大德。”
⑥陈康祺郎潜纪闻:卷l[z].⑩俞正燮.癸巴类稿:卷8·驻扎大臣始未(M]沉
⑦⑩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M].拉萨:西藏人民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出版社.1988.@赵艳玲,于多珠.乾隆的满民族意识与中央政权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吏地研究中心缩.(乾隆朝的凝聚力[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1994,(1) 内府
抄本)理藩院则例[z].清代理藩院研究资料@蒙古通史:中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辑
录,1988.@记载清代喇嘛教寺院及喇嘛数字的资料主要可
⑧⑩妙舟.蒙藏佛教史[z]北京:奎国图书馆文献参考:妙舟法师.蒙藏佛教史[z]北京:全国图书
编微复制中心.1993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3.乔吉内蒙古寺庙
⑩关于乾隆依靠藏传佛教稳定蒙古变乱的记载,主[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德勒要参见:昭槌啸亭杂录:卷10-章嘉喇嘛[M].昭格.内蒙古喇嘛教史【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
糙记载章嘉写路这布尊丹巴的信的内容是:“国出版社,1998阿拉善盟志[z].方志出版社,謇扶绥外藩。恩为至厚。近额(颈琳沁多尔济)自1998 作不轨,皇上不得以施之以法,7,视蒙古与内臣⑩德勒格.内蒙古喇嘛教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无异之故,非以此尽疑外藩有弄心也。如云元裔社.1998.即不宜诛,若宗室犯法又若之何?况吾等方外之⑩袁森坡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M].北京:中国人,九已弃骨肉于膜外,安可妄动嗔相,预人家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事矣。”土观-洛桑却古著,胨国英、马连芘@④@嘉庆.大清会典·理藩院·典属清吏司[A] 译:《章嘉固师若蓝多吉传),第63页则记栽:“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理藩时喀尔喀部哲布尊丹巴之兄达尔汗亲王,固触犯院研究资料辑录[c].北京:全国文献缩微中心,
大皇帝的法规,准备器械,准备整个略尔喀草原1988..行将叛乱。大皇帝对章嘉国师说:‘你应当速去@清圣祖央录[z].康熙三十五年八月甲午与喀尔
喀谈判。’遵熙皇帝的指示,章嘉国师在准@王先渌.东华续录卷60[z].备前往之时,给哲布尊丹巴写了一封信,陈述不@年羹尧满汉奏稿[z].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能作乱的原因,派遣侍从南杰坚星夜火速送去。1995.哲布尊丹巴听从章嘉固师的劝导,晓请喀
尔喀的
Dis吣啦BIldd№涮ptu艄Po脚of血e锄gDynasty
NIU H血.z11en
(zk曲饿吖岛f如笋矿c抽础£枷P乩妇时,上凸,Bh£730000,c陆m)
n础wen a n d T i b e ti n t b e QiIlgDyn皓ty.BuItIle dlie缸撕n of出百on 舳s“act:Buddh谴scd皿肥s}唧8粤2minn u廿lcein
H咖gdway8∞mmIloc dⅡ屺Qing蛳ty p曲dc出8itu扑on,illfluencirIg w}"t|I盯th8 p∞曲e a工e f o r0r againn.F0rtllis蚴【.
g“8pe出m6d n帕t眦m to“pp er CK出越n0f Bl】ddllist,b血a10t0f钯mpk缸d c陀a【e d pass叫don8y n e m by drawi ng1ms in the b0【d e t o be m a d e whh90ld to‰蝌h t】1e lnan89ent【o Buddl璐l
n。pe玮0Tl wh0imparjed c0喇’8p出c v m d b m kc d世l洲was pullishedⅡ”∞iles由.caH埘”g o ut lh policv
of8ppb dle caⅡ时蛐d击ck j出cloudy hv·、m南ini“g use“t}l b肌t,tI le rLllers ob t越r I e d be He r mle蚵矗t
车工工艺
K e y wo rds:Bu ddM sll'印pl y the caHm and m i ck judj㈨瑚y:poHq to waf ds n“on al i6馏
(责任编辑:马国俊)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