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阅读: 评论:0

《全科医学概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育人目标】
1.了解以人为中心的照顾,培养学生的同情心。
2.理解患者角、患病体验、患病行为及患者期望,培养学生医者“初心”。
3.理解并尊重患者权利,培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精神。
音乐能力测试【思政元素】
1.以人为中心的照顾——培养学生同情心,主动维护患者权利、隐私和利益。
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俄罗斯国家杜马2.患者角、患病体验、患病行为及患者期望——培养学生医者“初心”,坚持一切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3.患者权利——培养学生医患沟通及良好的医患关系处理能力,促进人文关怀精神的养成。
二、课程思政融入知识点
以人为中心和以疾病为中心的区别与联系;患者角、患病体验、患病行为。
三、课程思政融入方式
1.以人为中心的照顾——培养学生同情心,主动维护患者权利、隐私和利益。
2.患者角、患病体验、患病行为及患者期望——培养学生医者“初心”,坚持一切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3.患者权利——培养学生医患沟通及良好的医患关系处理能力,促进人文关怀精神的养成。
四、课程思政元素
人文关怀精神、以人为中心、为人民健康服务 
五、教学引入 
通过介绍特鲁多案例,对学生提问:
①特鲁多为什么要创立美国第一家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
②根据此案例,你认为以人为中心的照顾与以疾病为中心的照顾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③如何评价特鲁多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六、教学展开
并不总意味着治愈某种疾病,它更重要的在于体恤和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医生不仅仅要关注客观指标,更要关注患者体验。作为医生要具有同情心,维护患者权利、隐私和利益,坚持一切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课堂实录】
1.具有同情心,维护患者权力和利益。
师:特鲁多为什么创立美国第一家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
一生答:特鲁多当时自己也是结核病患者,但当时医疗条件差,他看到有跟他一样的患者,但得不到很好的照顾,于是向朋友借了400美元,创立了结核病疗养院,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医生的同情心,同时也体现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生答:结核病在当时是不治之症,得了结核,相当于被判了死刑,患者不仅有身体上的痛苦,更要忍受精神上的折磨。他感同身受,创立结核病疗养院,为结核病患者提供了一个避难所,维护患者的尊严,无私奉献。
三生答:我之前看过关于麻风病的历史。在古代由于医疗条件差,得了传染病相当于被判了死刑,结核病我想也是一样,周围的人们对传染病患者的反应是闻风丧胆,就连医生对结核病也是忧心忡忡。特鲁多能在周围人们不理解的眼神中,散尽家财,建立结核病疗养院,不仅仅是同情患者,做到既关注疾病也关注患者,更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生答:特鲁多自己也是得了结核病,所以能理解患者角、患病体验、患病行为及患者期望,同时不仅仅关注疾病,也关注患者本身情况,借钱建立结核病疗养院,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照顾,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师:各位同学说得都非常好。以人为中心的照顾,既关注疾病,也关注患者,尊重患者、理解患者,维护患者的权益,这些都不是挂在嘴上说说的,要切实履行作为医生的义务;而要做到这些,没有同情心是不行的,只有具备同情心、同理心,才能感同身受、理解患者,才能做到无私奉献,一切为人民健康服务,切实维护患者权利和隐私。
【课堂实效】
以具体案例导入,引发学生进行换位思考,结合授课内容,使学生理解疾病、疾患、患病,理解患者角、患病体验、患病行为及患者期望,最重要的是教导学生要具备同情心、同理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做到维护患者权利和隐私。
2.严谨、细致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及科学的实验方法。
师:特鲁多为什么能到结核病的方法和策略?为什么能建立实验室,分离病原菌?
一生答:特鲁多能从自己休假然后结核病好转这一现象中,总结到结合病的方法和策略,体现了他善于思考、总结的特质,这是我们以后做医生应该要具备的品质。
猴车
二生答:分离病原菌,在那个年代、那种条件下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他能分离出病原菌,除了遇到困难不放弃外,还必须有科学思维、科学的实验方法,这也是未来对我们医生非常重要的东西。
三生答:他分离出结核杆菌,但是我们查了他并没有因此得诺贝尔奖,也没有隐瞒实验结果,而是分享给大家,体现了他淡泊名利、坚持卓越、热爱自己的事业等崇高精神。
四生答:他散尽家财,在朋友们的支持下,建立了结核杆菌实验室,是世界上第一个分离出结核菌的实验室,体现了他热爱自己的事业,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杜绝任何与营利性质相关的行为,淡泊名利,能公平而合理地运用各种医疗服务资源。
师:对,其实作为医生而言,追求卓越也是很重要的品质,未来在临床上会碰到很多尚未解决的问题,需要大家具备严谨、细致和敏锐的洞察力,并且淡泊名利。做科研非常枯燥,要能耐住性子,热爱自己的事业,这样才能专注于专业,有所成就。
【课堂实效】
此案例中特鲁多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实验室,分离病原菌。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具备严
谨、细致和敏锐的洞察力,杜绝任何与营利性质相关的行为,公平而合理地运用各种医疗服务资源。
3.坚持一切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师:如何评价特鲁多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一生答:“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是特鲁多的墓志铭,是他去世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我觉得是对他一生无私服务社会和人民的总结。
二生答:“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说明特鲁多不仅仅关注疾病,也关注患者,体现了他对患者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关怀不仅仅表现在具体临床上,还表现在追求科学上。
三生答:我的观点跟上述两组类似,墓志铭是人们对特鲁多品质的总结,是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四生答:我觉得这不仅仅是对他关怀患者的总结,还是对他在结核病疾病和病原菌研
究上的高度赞赏。他创立的结核病研究所,目前为止仍是世界上研究结核病最先进的研究所,造福全人类。
师:是的,所以坚持一切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是他内心的原动力。
【课堂实效】
通过该案例讨论,分析具体行为代表的深层次含义,使同学们认识到在今后执业过程中,要坚持一切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
七、教学总结
评价特鲁多案例,特鲁多能敏锐观察,结合自身,到结核病的方法和策略,同时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实验室分离病原菌。这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热爱自己的职业;具备严谨、细致和敏锐的洞察力;认识和杜绝任何与营利性质相关的行为;公平而合理地运用各种医疗服务资源。他的墓志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体现了他具有同情心、同理心,以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八、推敲教学设计目标达成检测
引导学生感悟当代社会涌现的各类爱岗敬业、医者仁心的现实案例,鼓励学生向时代楷模学习,激发他们学习榜样的动力。
慰项石九、教学反思
教师反思:以人为中心的照顾是全科医疗有别于专科医疗的特性。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更需要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①既关注患者也关注疾病;
②以人为中心的照顾;
③理解患者角、患病体验、患病行为及患者期望;
④改善患者尊医、就医行为;
⑤尊重患者权利:从问诊和倾听开始。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具体措施,是医生人格魅力的体现、医生职业品质塑造的基石。
学生感言:通过特鲁多的案例,理解患者角、患病体验、患病行为及患者期望,最重要的是作为一名医生,既要关注疾病,也要关注患者,要具备同情心,同理心,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切实做到维护患者权利和隐私。特鲁多的敬业精神,具备严谨、细致和敏锐的洞察力,淡泊名利、杜绝任何与营利性质相关的行为,公平而合理地运用各种医疗服务资源,坚持一切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

本文发布于:2023-07-11 08:44: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04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患者   学生   结核病   患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