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动植物

阅读: 评论:0

推荐答案
植物:雪莲、红柳、胡杨
动物:野骆驼、野生四爪陆龟、绿头鸭、斑嘴鸭、鹰鸥、白鹭
温泉县境内有三亿五千万年繁衍史的珍稀动物新疆北鲵(俗称娃娃鱼),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级保护动物,其栖息地已列为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答案补充
动物还有:野驴、鹅喉羚、普氏野马、羚羊
答案补充
植物还有:盐桦、沙冬青、肉苁蓉以及梭梭
答案补充
波斯顿矩阵像北鲵是国家保护动物,濒临灭种的动物
像野骆驼、野生四爪陆龟、绿头鸭、斑嘴鸭、鹰鸥、白鹭等动物,分布在西藏、新疆等地
普氏野马
植物主要有 胡杨 松树 还有一些普通的小花小草。动物有 兔子ica 藏羚羊 雪豹 棕熊 狼 马 牛 羊 。
 新疆特有野生动物——塔里木兔

  毛驴、马、骆驼、野驴、野马、马鹿等等


  伊犁鼠兔
  伊犁鼠兔是一种古老的兔型目动物,数量稀少,种呈断带状分布。伊犁鼠兔体长约20厘米,头顶和颈侧有棕斑纹,是鼠兔中耳朵最大、后足最长、体形最大的一种,其生活习性十分特殊,性格温顺,是攀岩高手。
  据了解,伊犁鼠兔仅在中国新疆有分布,是高寒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奇异体,隶属哺乳纲兔型目,为鼠兔科中仅有的一个属。当前国际公认的鼠兔属种仅有24个,伊犁鼠兔便是其
中之一。
  首次发现伊犁鼠兔是在尼勒克县的吉里马拉勒山,以后逐渐发现在新疆南北天山均有分布,但其实际栖息地仅占分布面积的17%。它们主要栖息在天山山区海拔2800米至4100米之间的裸岩区,栖息地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积雪覆盖,植物特别稀少,环境相当恶劣,尤其在冬季,生存更为困难。
  B发现 命名
  1983年7月初,李维东当时所在的伊犁地区防疫站组织了一支自然疫源地调查队,驻扎在尼勒克县吉里马拉勒山山谷。
  调查工作即将结束,有一天,李维东骑马去哈萨克朋友吾玛尔汗家玩。李维东发现,吾玛尔汗的毡房北面有一座高山,山上有很多褐岩石,出于好奇,他便花了3个小时才爬上顶峰。没想到峰顶竟然很开阔,山的一侧是浓密的松林,另一侧是裸露的褐岩石。突然,一只小动物从李维东身边窜过去,一转眼便钻到了岩石缝隙里,因为职业的敏感,他就留意起来。过了一会儿,那个小家伙又小心翼翼地从岩石缝隙里露出小脑袋,接着露出整个身子……
  只见那小东西很特别,有点像灰兔子,又有点像大老鼠,头顶还有一块斑纹。李维东怎么
也没有想到,这将是一次轰动世界的发现。李维东所在的调查队也担负着调查动物物种的任务,他就抓住了这个小东西。下山后,吾玛尔汗和周围的牧民们都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动物。
  一个月以后,李维东将这只小动物制成标本,他查阅了大量文献,但没到关于这种动物的任何记载。1983年12月,李维东再次来到山里寻这种动物,结果空手而归。在此后的两年里,李维东再也没有发现过这种小动物。直到1985年8月,在尼勒克县吉里马拉勒山区,幸运的李维东再次捕捉到这种动物,而且一次就捉到两只。
  1985年12月,李维东专程赶往北京,和权威专家进行了标本核对,结果令人振奋:排除所有疑问,这是一种新的物种——鼠兔新种!
  当时,世界上已经发现的鼠兔有23种,其中21种分布在中国,大部分是由外国人命名的。
  1986年,伊犁鼠兔的发现和命名在国内外动物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包括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在内的30多家新闻媒体播发了这条消息,国外许多专家学者及学术团体纷纷来函,向李维东索取新物种论文。
  这是建国以来继中国科学院珠穆朗玛峰科学综合考察队发现喜玛拉雅鼠兔之后发现的第二小说月报2012
个鼠兔新种。李维东没有用自己的名氏和鼠兔的特征为新物种命名,而是用他热爱的家乡——伊犁来命名新种动物。这是20世纪末世界动物史册上的新发现,一个由中国人命名的动物。grf
  事实上,伊犁鼠兔并非只生活在伊犁河谷,首次发现伊犁鼠兔的尼勒克县吉里马拉勒山其实仅仅是该物种分布区的边缘地带,动物史册中的奇迹就发生在这里,李维东也因此而名声大震。
加密系统典型的代表为跳鼠,其中最常见的是三趾跳鼠和五趾跳鼠。它们喜欢在沙丘上挖洞居住,所以又有“沙跳”之称。体长约130~140毫米,共同的特点是后肢特长,足底有硬毛垫,适于在沙地上迅速跳跃,在风沙中也能一跃达60~180厘米。前肢极小,仅用于摄食和掘挖,而不用于奔跑。尾巴一般极长,有些种类的跳鼠尾巴末端有扁平的长毛束,就像“舵”一样,能在跳跃中平衡身体、把握方向。它们的头与兔子极其相似,耳朵很长,鼓室泡很大〔利于听觉〕,眼睛也大。这些特点能够使它们顺利地在夜间作长距离的跳跃。由于沙漠中植物稀疏,并多为灌木而多刺,在这样的环境中,跳鼠主要以植物种子和昆虫为食。食物条件的限制,促使跳鼠营非聚生活,夜间出来活动,长距离地觅食物,有时一晚可以奔跳10公里之远。夜间,在沙丘的灌木、半灌木丛中,用灯光照射,就会很容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易发现跳鼠的频繁活动,跳鼠的明亮眼睛在窥视着你,或者在你面前很快地跳过,使人感到沙丘戈壁确实是跳鼠的乐园。漫长的冬季,它们则以蛰眠而渡过。跳鼠是沙漠景观所产生的具有特殊生物形态的动物,能够与骆驼媲美。
作为沙漠中穴居动物代表的啮齿类动物,还有多种沙鼠:子午沙鼠、长爪沙鼠、柽柳沙鼠、大沙鼠等,它们均营居生活,全年活动,但冬季活动减弱,以贮存饲料为生。大沙鼠体长超过150毫米,耳短小,耳长不到后足的一半。后足掌密毛,尾粗大,几乎接近体长。主要生活在新疆、甘肃、内蒙古的荒漠和半荒漠的灌木琐琐丛生的沙丘和沙土地,食琐琐的肉质、多汁的叶子;有惊人的筑洞能力,洞往往连成一片,洞道密集,能贯穿整个沙丘或地面。长爪沙鼠与子午沙鼠栖息范围较大,亦常见于干草原地带的沙地。
上述啮齿类动物大都具有沙黄的体,便于在沙漠中掩蔽。即使在夜间活动,它们这种与背景相同的体也是有利的。水源的缺乏使它们都有依赖植物中汁液维持身体水分代谢的特性。
沙漠里的小动物,除穴居的啮齿类外,还有一些小的爬行类动物。最多的是沙蜥和麻蜥,特别是在沙丘地带,甚至每走几步就可碰见一个。沙丘上的许多小而偏的开口,就是它们的洞穴。它们具有一种特殊的适应沙漠环境的能力。它们的身上没有汗腺,在各种高温环
境下,都不会出汗;眼睛具有防风的眼帘;遇烈日,它们还会爬上灌丛以躲避沙面难忍的炎热。这些沙栖蜥蜴〔俗名“沙和尚”〕在沙地上活动非常敏捷,遇敌可潜沙而遁。

本文发布于:2023-07-11 07:42: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2002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动物   跳鼠   发现   沙鼠   沙漠   分布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