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灵朱瑜周解施军 (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南宁 530021) (广西水产研究所南宁 530021) 漓江(含下游桂江)是西江水系重要支流,其鱼类品种居广西各江河之冠,占全区江河鱼类290余种的50%左右。漓江鱼类鲤科占优势比重达60%,在渔获物组成中相对产量较高。漓江在我国是鱼类研究开展得较早的地方。近年,因漓江鱼类资源极度衰竭而引起世人高度关注。
一、漓江鱼类研究简史
关于漓江鱼类,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伍献文在1939年发表了《On the fishes of Li-Kiang》的论文,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广西漓江的鱼类,共描记79种,其中3新属11个新种和1新变种:Parasinilabeo、Sinibrama、Aorichthys,Lissochilus longipinis、Varicorhinus lini、Paracheiognathus meridianus、Acheilognathus argenteus、Botia maculosa、B. robusta、B. pulchra、B. zebra、Formosania yaoshanensis、Siniperca loona、Ctenogobius filamontosus和Cyprinus carpio triangulus。
1950年梁启燊等在桂林良丰附近调查纪录鱼类44种。范围不广,资料零星。1965年湖南师范学院刘素女
丽等报告桂林良丰一带调查所获鱼类43种及亚种,其中的“奇鳞鱼Schizothorax sp.”是鲤科的裂腹鱼亚科在我区的首次报导,原标本已不存在,后人迄今亦未获。根据该亚种鱼类的分布,特别是在漓江水系出现,似存可疑,故不能肯定这一纪录,推测有可能是金线鲃属鱼类。
中华粉末冶金网益智玩具七巧板1981年出版的《广西淡水鱼类志》记载了漓江鱼类118种。
1982年广西水产研究所承担的《漓江受污染对渔业资源的影响》课题中记载了漓江桂江鱼类8目20科86属141种。另记载通漓江暗河金线鲃属鱼类-新种桂林金线鲃。
1989出版的《珠江鱼类志》记载了漓江鱼类75种,并描述了采自桂林的新种桂林长须鳅鮀Gobiobotia guilinensis Chgen。碎纸片拼接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1994年陈宜瑜和刘焕章合作,发表了《Phylogeny of the Sinipercine Fishes with Some Taxonomic Notes》,确立了1939年伍献文命名采自广西阳朔的Siniperca loona有效种的地位。
1999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鲇形目》记载了漓江鲇类10种。
1998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中卷)》和2000年出版的《中国动物志硬骨鱼纲鲤形目(下卷)》,描述采自漓江的标本分别为30种和24种。
2003年广西水产研究所在漓江上游防洪调水工程的环评调查中,大鳞副泥鳅在漓江上游首次发现,并在《广西水产科技》描记。香霉菌
二、漓江鱼类种类现状
从2006年3月至2007年1月,项目组数次赴漓江,分别在桂林市区、大圩填、会仙湿地和兴坪设采样点、进行实地渔业调查,共收集到标本400多尾,计62种,检索属于6目16科50属。漓江名录祥见下表6-1 漓江鱼类名录与历次采样结果。
表6-1 漓江鱼类名录与历次采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