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教师节的人
摘要: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消费领域出现了异化的现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消费异化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本文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的内涵,并指出了消费异化的危害。全球十大恶人
关键词:消费异化;危害
一、消费异化的内涵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本·阿格尔看来,异化消费就是指“人们为补偿自己那种单调乏味的、非创造性的、且常常是报酬不足的劳动而致力于获得商品的一种现象”[1]。消费的本来意义在于为人们提供一种更满足更舒适的生活。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中的人们单调乏味、不自由,他们试图通过“自由消费”来补偿“不自由的劳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只要有钱,可以买到我想买的任何东西,可以做任何事情,只有在这里,人才成为积极主体。表面看来消费者是自由的消费,实际是厂商、广告商的意图的体现,因而实质上是“被迫性消费”,即使是闲暇的消费也是不自由的。因此,消费异化是一种“虚假”的自由补偿。
马尔库塞认为,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高生产、高消费的政策,通过广告制造出源源不断的“虚假的需求”去实现“强迫性的消费”。他说,“现行的大多数需要,诸如休息、玩乐、按照广告来处世和消费、爱和恨别人之所爱和所憎,都属于虚假的需要这一范畴之列”沈阳音乐学院刘辉[2]。在各式各样的消费广告中,“当人们有了两个喇叭的收录机后,就刺激人们去购买四个喇叭的,继而又引诱人们去购买六个喇叭的……总之,它会想出新的花样,促使人们追求更新型的。”[3]设计上海2016这种“虚假的需求”,不断膨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最终使人一直沉迷在商品的消费中,没有了精神上的追求,消费成为了一种无形受操纵的消费。因此,消费异化是一种对物品的无度的索取和占有。
弗洛姆描述了消费异化的表现:“如果我有钱,即使我对艺术没有鉴赏力,我也可以得到一幅精美的绘画;即使我不懂音乐,我也可以买最好的留声机;我可以买下一座图书馆,尽管只是为了炫耀之用;我可以买学问,尽管除了作为附加的社会资产之外这学问别无它用。我甚至可以毁掉买来的绘画或书籍,因为除了金钱损失之外,我一无所失。只要有了钱我就有了权,得到我所喜欢的任何东西并随意处置它们。”[4]佛洛姆认为消费异化中的消费可以表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起到一种“炫耀的作用”,同时,他感叹到:“在异化了的享乐形式中,我心中什么也没有发生。”[5]消费异化使消费者非理性地去消费,消费者
不断地购买“无用品”,为维护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创造了物质条件,使消费者误以为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才能满足他们的这种购买需求,从而更加依赖资本主义制度。因此,消费异化是一种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
>联想100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