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科技社会论

阅读: 评论:0

卢启迪马克思主义科技社会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思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总的概括和进一步发展。科学技术社会功能观、科学技术伦理观、科学技术运行观、科学技术文化观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的核心内容。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改变了社会历史进程,造就了新的社会形态,推动了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变革,引发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形式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造就了经济转型,产生了技术异化现象,需要对异化的资本主义制度展开批判,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  1.马克思论科学技术辩证的社会功能观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南瓜的力量(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
☐  2.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形态变革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与社会形态的变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家俬
☐(1)生产力方面,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 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
形位公差
☐(2)生产关系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各种社会阶层如寄生阶层、蓝领阶层、中产阶层等开始出
一、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二)、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
☐  1.马克思劳动和技术异化理论
☐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把对技术的人本主义批判和生态批判,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
休闲农业论文这既不是技术决定论的,也不是社会决定论的。中国公众科技网

本文发布于:2023-07-09 01:27: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97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科学技术   社会   批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