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解放到自然的解放利比亚 石油
作者:李登辉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8索布恰克
年第11分子筛
期无缝钢轨
【摘要】:当代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把马克思的异化批判视角引入到消费领域,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弊端,指出异化现象的转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也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强的生命力和开放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的实践活动不仅仅造成了人的劳动异化,而且随着异化的转移,人类的生存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异化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而且还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我们不仅仅自身要获得解放,自然更是需要解放,因为自然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前提。 【关键词】:异化劳动数控技术 异化消费 人的解放 自然的解放 生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从工人被剥削的事实出发,深入到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中去。深入到商品价值背后的人与商品的关系,深刻的揭漏了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发展了他的人类解放学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借鉴马克思的思想大概有两种趋势:一种是用马克思的思想来丰富自己的思想;另一种是只接受马克思思想的批
判精神和方法。马尔库塞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左派,他吸收了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但他看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虚假需要造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政治的同化。以本·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马克思主义对马尔库塞的虚假需求理论进行了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异化消费理论。
一、异化劳动理论与人的解放
(一)异化劳动理论
实践是马克思学说的灵魂,是人的本质性活动,是人类创造自己、确证自己的方式。每一种劳动都是特定社会形式下的劳动。因而必然带有该社会形态的性质。在以私有制为前提的社会形态下,虽然劳动是属于个人的,但是劳动的产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正如马克思所讲“富通集团胡国强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劳动相对立…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异化劳动表现为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分离,劳动者是不占有劳动产品的,而是作为对立方与劳动产品对立,这就造成了劳动的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