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阶段意义
1.20世纪20—30年代,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探索时期
(未成为独立的社会思潮)
主要流派: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
主要代表人物: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布洛赫
卢卡奇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演进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誉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和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圣经”。
人的劳动总有目的------它定下目的,而这个目的是选择的结果。
------卢卡奇
主要观点:卢尔奇,柯尔施试图把马克思主义解释成为一种人道主义,并强调马克思思想与黑格尔思想的连续性(卢尔奇曾为自己部分错误的观点道歉)
小结:马克思主义在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会误入歧途,我们所做的就是要加深理解,及时纠正。
2.20农药管理条例世纪30—60年代末,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鼎盛发展时期
主要流派: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流派
(1) 法兰克福学派(又称新马克思主义)
起源:1923年2月3日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成立的“社会研究所”,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始作俑者。 代表人物: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塞库,哈贝马斯,施密特等
主要观点:在求得人在精神方面的真正解放,现代社会中包括理性,科学和技术在内的所有意识形态都在批判之列,构建了自成体系的批判社会理论 小结:a. 对大众文化以及文化工业的批判和排斥使其理论充满了贵族式的颐指气使的气息,并使其丧失了客观的立场,未能认识到电视这一媒介及其文化的积极功能。
b. 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宏观的研究媒介的视角。
(2) 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独坐夕阳里
经济新常态的要求代表人物:威尔海姆·赖希,艾瑞克·弗洛姆,马尔库塞
主要观点: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用弗洛伊德主义补充,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小结:a. 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
b.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补充
c. 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的简单结合
d. 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脱离了物产阶级革命实践 科拉松 阿基诺
3.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了转向时期
主要流派:出现了分析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等
(1)分析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埃尔斯特,罗默,布坎南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主要观点:革命是一个团体中大多数成员一致性积极地参与集体行动的过程,从个体角度分析,每个个体都有“参加”和“不参加”革命的两种选择,但革命是否成行不仅取决于自己的选择,还要取决于体中他人的选择。只有大家都选择参加革命,革命才能最终成行。只有选择参加革命的人数达到一定数量,革命成功的机会才会大大增加。
小结:分析马克思主义者将博弈工具引进传统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的分析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新路子,具有方法论创新的意义。
(2)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莱易斯,阿格尔
欧洲警察主要观点:以生态危机否定经济危机;消费异化直接导致生态危机
小结:生态马克思主义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精神,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揭示了资本主义和生态危机并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生态社会主义才能避免整个人类的毁灭,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一书中,奥康纳以其独特的理论视角,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存在着的所谓“理论空场”,对当今世界出现的生态问题,探究其理论根源。通过重新解读自然,力图赋予自然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并以这样否认理念来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以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他还对生态社会主义的可能性进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创见。
——作者:詹姆斯·奥康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