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H4)2SO科学中国人4
| Na2SO4
| MgCl2
| Al2(SO4) 3
| NH4NO3
| NH4CI | NaCl | 山西师大实验中学 MgSO4 |
盐溶液 pH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论文 | 4. 5 | 7 | 5. 5 | 3. 5 | 4. 5 | 5-6 | 罗辑课7 | 7 |
盐的溶 解度酷派n68/ g ( 20 ℃) | 75. 4 | 8. 6 | 25. 5 | 22. 3 | 192 | | | |
| | | | | | | | |
(注:硫酸铵中常含有少量的重金属离子,对蛋白质巯基有敏感作用,使用前必须用H2S处理:将硫酸铵配成浓溶液,通入H2S饱和,放置过夜,用滤纸除去重金属离子,浓缩结晶,100℃烘干后使用。另外,高浓度的硫酸铵溶液一般呈酸性(PH=5.0左右),使用前也需要用氨水或硫酸调节至所需PH) 1.使蛋白质盐析还与溶液酸碱度有关,即在蛋白质盐析时加一定量的酸或碱溶液可能会对盐析有促进作用 。 涡流纺
2.磷酸不是强酸,并且分子较大,又能与一些氨基酸分子中的羟基结合为酯,因此磷酸不会使蛋白质变性。所以磷酸可以作为蛋白质盐析时的酸性试剂(蛋白液pH ≤ 3.5)。配置4M的磷酸。
3.加热凝固。将接近于等电点附近的蛋白质溶液加热,可使蛋白质发生凝固(coagulation)而沉淀。加热首先是加热使蛋白质变性,有规则的肽链结构被打开呈松散状不规则的结构,分子的不对称性增加,疏水基团暴露,进而凝聚成凝胶状的蛋白块。 盐析影响因素
1. 蛋白质的浓度:
中性盐沉淀蛋白质时,溶液中蛋白质的实际浓度对分离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通常高浓度的蛋白质用稍低的硫酸铵饱和度即可将其沉淀下来,但若蛋白质浓度过高,则易产生各种蛋白质的共沉淀作用,除杂蛋白的效果会明显下降。对低浓度的蛋白质,要使用更大的硫酸铵饱和度,但共沉淀作用小,分离纯化效果较好,但回收率会降低。通常认为比较适中的蛋白质浓度是2.5%~3.0%,相当于25 mg/mL~30mg/mL。
2. 离子强度:
各种蛋白质的沉淀要求不同的离子强度。
3. 盐的性质:
最有效的盐是多电荷阴离子。
4. PH值:
一般说来,蛋白质所带净电荷越多,它的溶解度就越大。改变pH值可改变蛋白质的带电性质,因而就改变了蛋白质的溶解度。远离等电点处溶解度大,在等电点处溶解度小,因此用中性盐沉淀蛋白质时,pH值常选在该蛋白质的等电点附近。
5. 温度:
除对温度敏感的蛋白质在低温(4度)操作外,一般可在室温中进行。一般温度低蛋白质溶介度降低。但有的蛋白质(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清蛋白)在较高的温度(25度)比0度时溶解度低,更容易盐析。
6. 蛋白质沉淀后宜在4℃放3小时以上或过夜,以形成较大沉淀而易于分离。盐析时,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逐步沉淀下来可能就值得怀疑。具体的蛋白需要具体的摸索,当然,对肽来说,结论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