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青岛市服务业标准规范
DB 3702/ FW JT 010—2014 青岛市公交站点设置规范 2014-07-28发布2014-10-01实施
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前言
本标准规范由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规范起草单位: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青岛市技术监督科技信息所、青岛市技术标准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规范主要起草人:赵海滨、隋立桢、于军、王克中、刘宇、徐英培、白震坤。
青岛市公交站点设置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范规定了青岛市公交站点设置的术语和定义、公交首末站设置要求、中途站设置要求和公交站点设施设置要求。
本标准规范适用于青岛行政区范围内常规公交线路上的首末站、中途停靠站,具有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设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金属的介电常数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无常观
GB 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公交首末站
安徽省委员会在公交线路的起点和终点设置的车站,包括单条线路首末站和多条线路共用的首末站。
3.2
公交中途站
仅具有公交车辆停靠和乘客上下车功能的常规公交中途站点。 3.3
非港湾式中途站
将公交停车区设置在道路车行道上的公交停靠站。
3.4
港湾式中途站黄镇将军
在道路车行外侧,采取局部拓宽路面的公交停靠站。
3.5
平面交叉口进口道、出口道
车辆流入交叉口的车道为进口道、车辆流出交叉口的车道为出口道。
3.6
平面交叉口的上游、下游
车辆驶入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上游、车辆驶出平面交叉口的方向为交叉口的下游。
3.7
站台
车站内供乘客上下车及候车站立的人行道部分。
3.8
同名站点
为同一客流集散点服务的多个站名相同的公交停靠站。
3.9
同名站点同向换乘距离
在道路同一侧的两个同名站点间的换乘距离。
3.10
同名站点异向换乘距离
分别位于道路上、下行方向的两个同名站点间的换乘距离。
3.11
高峰小时
指一日中出现最大交通量的一个小时的时间段。
3.12
车辆排队长度
排队等待的车辆的总长度。
3.13
公路型断面道路
有路肩和边沟,没有人行道的道路。
4 公交首末站设置要求
4.1 公交首末站一般设置要求
4.1.1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道路网的建设与发展应统筹城市公共交通的需要和规划,优先考虑首末站的设置,使其选择在紧靠客流集散点和道路客流主要方向的同侧。
4.1.2 首末站一般宜设置在周围有一定空地,道路使用面积较富裕而人口又比较集中的居住区、商业区或文体中心附近,在缺乏空地的地方,城市规划部门应根据此要求利用建筑物优先安排设站。
4.1.3 首末站宜设置在主要客流集散点附近较开阔的地方,如火车站、码头、大型商场、分区中心、公园、体育馆、剧院等。
4.1.4 首末站的建设规模应根据每条营运线路所配营运车辆的数量确定。在城区的新建、改建、扩建规划时,应配套安排首末站的规划用地。对位于城市边缘或近郊的首末站宜结合用地条件适当放宽用地标准。 4.1.5 首末站的建设应统一规划设计,其总平面布置应确保车辆按路线分道有序行驶;在电、汽车都有的首末站,应特别布置好电车的避让线网和越车通道。
4.1.6 在设置无轨电车的首末站时,应同时考虑车辆转弯时的偏线距和架设触线网的可能性;车辆特别集中的首末站要尽量靠近整流站,充分考虑电力供应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4.2 公交首末站设置基本要求
4.2.1 首末站的规模应按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总数来确定。一般配车总数(折算为标准车)大于50
辆的为大型站;26~50辆的为中型站;等于或小于25辆的为小型站。
4.2.2 首末站建设时必须保证在站内按最大车辆的回转轨迹划定足够的回车道,道宽应不小于7m,在用地较困难的地方,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应安排利用就近街道回车。
4.2.3 首末站应建停车坪。停车坪在不用作夜间停车的情况下,首末站用地面积应不小于该线路营运车辆全部车位面积的60%。
4.2.4 首末站的规划用地面积宜按每标准台用地90~100m2计算。若该线路所配营运车辆少于10辆或者所划用地属于不够方正或地貌高低错落等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之一时,宜乘以1.5以上的用地系数。
4.3 公交首末站配套设施设置
4.3.1 首末站应设有标志明显、严格分隔开的入口和出口,其使用宽度应不小于标准车宽的3~4倍。停车坪内应有明显的车位标志、行驶方向标志及其它营运标志。
4.3.2 首末站候车廊的建设规模、建筑式样、材料、颜等应根据本地的建筑特点统一设计建设,宜实用与外形美观相结合。廊边应设置明显的站牌标志和发车显示装置,夜间廊内应有灯光照明。
4.3.3 首末站周围(包括死角及发展预留用地)宜安排绿化用地。
4.3.4 首末站安排在建筑物内时,用房面积宜因地制宜。车队办公用地应按所辖线路配备的营运车辆总数单独进行计算(不含在首末站用地指标内),每标准台的计算指标宜定为1m2。
4.3.5 首末站建加油设施,其用地应参照GB 50067的有关要求另行核算后加入,并按其要求建设。
5 公交中途站
5.1 公交中途站分类
公交中途站按站台形式,主要分为非港湾式(包括直线型和外凸型)和港湾式(包括浅港湾型和深港湾型)两大类。
5.2 一般规定
湖南卫视晚间新闻
钢琴教师影评5.2.1 公交中途站的规划与设计应遵循需求适应、土地节约、人车安全、交通顺畅、换乘方便、经济合理等原则。
5.2.2 新建和改造道路,有条件的应同步考虑公交中途站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5.2.3 公交中途站应与站点所在的道路、交叉口,及站点周边的人行过街通道等交通设施进行一体化设计。
5.2.4 公交中途站的建设应选用节能、环保、耐用和易维护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