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延误调查作业

阅读: 评论:0

行车延误调查作业
颜子谦06
作业一:某交叉口采用点样本法调查停车延误,由10分钟观测(间隔为15s)所得资料列于表中,试作延误分析。
1、最小样本容量:
假定停驶车辆百分率为50%,因为一般情况下置信度选用95%,所以χ=3.84;d取0.01到0.1之间,一般采用0.05或0.06,因此d=0.06;p可以取0.5左右的数,因此P=0.6。
因此有公式可得:2
N=(1?P)χ
2 1?0.6 ×3.84==712(辆)即要求调查的引道交通量至少为712辆。
2、口延误指标:
总延误=总停车数×观测时间间隔=124×15=1860(辆?s)
启东地震
1860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16.5(s)113停驶车辆总数
交叉口入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总延误
引道总交通量=1860=8.0(s)总延误
113停驶车辆百分率=×100%==48.7% 引道总交通量停驶车辆总数
停驶车辆百分率的估计误差= (1?p)χ2= (1?0.6)×3.84=1.1% 由最后一项指标可知,停驶车辆百分率的误差为1.1%,容许误差为10%,说明本次调查满足精度要求,结果有效。
作业二:简述点样本法观测交叉口入口停车延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国际枕头大战日
1、观测方法:
点样本法就是观测在连续的时间间隔内交叉口入口引道上停车的车
辆数,进而得到车辆在交叉口入口引道上的排队时间。交叉口每一引道需要3~4名观测员,其中1人为报时员,1人(或2人)为观察员,另1人
为记录员。在调查开始之前记录员应将调查组织、地点等填入表内。观测时间间隔一般取15s(根据
情况也可选其它值)。这样,每分钟有0~15s、15~30 s、30~45s和45~60s等4个时间间隔。
观测开始之后,报时员手持秒表,每15s钟报时一次,观察员在报时后即统计停留在人口引道停车线之后的车辆数,并通知记录员逐项记录。同时,记录员(或第二名观察员)还至统计在相应每一分钟内的引道交通量,并按停驶车辆和不停驶车辆分别统计和记录。停驶车辆是指经过停车后通过停车线的车辆,不停驶车辆是指不经停车而直接通过停车线的车辆。
上述观测工作连续进行,直至达到样本容量要求或规定的时间(10min 或15min)为止。
2、注意事项:
1)如果观测人员较多,则对于一个十字交叉口可同时投入12~16人
对4个入口引道进行观测,这样时间较节省,且各引道的调查结果具有可比性。如人员不足,则可对各入口引进轮流进行观测,但时间耗费较多,则引道的调查结果可比性也不强。
2)对于定周期信号交叉口,选择观测的时间间隔时应避免信号周期
长能被观测时间间隔整除的情况出现,否则,统计停车数的时间将是信号周期的某个相同部分,这会使观测数据失去随机性。此外,还应将观测的
起始时间与信号周期的始点错开。
3)观察地点应在事先作好调查的基础上确定,要保证方便,特别要注意车辆排队很长时对视线的影响。观察地点一般选在停车线旁、排队长度的中间或可远视排队的其它有利位置。
4)对于入口引道是多车道的交叉口,若不要求区分某一具体车道上的延误,可不分车道调查,否则要按车道分别安排观测人员。
5)如果某辆车的停车时间超过一个观测时间间隔,则在下个时间间隔将再次把该车统计在车道停车数内,而在统计停驶车数时,该车却只被统计一次。由此,对于一个指定的时间间隔,停驶车数总是小于成等于停在引道上的车辆总数。这可以帮助判断观测与记录的正确与否。
6)点样本法也可用来调查交叉口或其它地点的行人交通的延误,这时只要用统计车辆的方法来统计行人即可。
作业三:简述牌照法观测交叉口入口停车延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崩解剂1、观测方法:
观测时,一般将交叉口入口引道停车线作为出口断面。记为断面Ⅱ,断面I为入口断面,
位于引道上游,断面I与断面Ⅱ之间的距离应大于引道延误段长度。实际观测之前,引道延误段的长度不易准确确定,应参照以往的入口引道最大排队长度来确定断面Ⅱ的位置。断面Ⅰ、II之间的距离尽量选长些,一般在80~200m范围内。若一旦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车辆排队超过了断面I 的位置,应及时予以调整,并将调整的后的调查资料分开整理。
现以一个入口引道的延误调查为例子来说明具体观测过程。调查时,
设1人持对讲机站在断面I的路侧,负责抽样。当拟抽取的车辆到达断面Ⅰ时,便将其车型、特征和车牌号末三位数字用对讲机通知断曲Ⅱ的观测人员。调查小组的其余4~5人均站在断面Ⅱ的路侧,共中1人持对讲机与I断面观测人员联络,其余3~4人记录。持对讲机者(接收者)负责接收I断面观测人员发来的信息,将接收到的各车的信息分别告诉各位记录人员。记录入员一听到接收者传送的关于某辆车的信息,立即记下当时的时刻,然后按表记录下该车的特征、车型及车号,随后专心在来车中寻自己负责记录的车辆。当该车通过断面Ⅱ时,马上记录下其通过时刻。当引道实际耗时较短(小于1min)时,记录人员通常只能等上一次报来的车辆通过停车线后才能向接收者申请记录下一辆车。当引道实际耗时较长(大于1min)时,记录人员有可能同时记录几辆车的信息,并依次在来车中寻,这样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果需要分流向研究引道延误,记录入员还应记下自己所负责的车辆通过停车线后的去向。
山东省供热管理办法南黄海2、注意事项:
1)抽样时除应注意对一般随机取样的有关规定外,还要慎重对待在引道延误段有停靠站的公交车辆。如果不抽取这些车辆也能获取足够的样本数时,最好不调查这些车辆,只有在需要调查这类车辆时才抽取它们。如不抽取公交车辆,在预定的调查时间内就不能获得足够的样本数时,可以适当抽取,但这时应扣除其平均停靠站时间,这将会增加额外的调查工作量。
2)当需要调查某一流向(例如左转)车辆的引道时间时,应注意抽取的样本总数要比通常所要求的样本数大某一倍数,即:
Nt=N/R
式中:Nt——调查某一流向车辆引道时间时应抽取的样本总数;
N——所需某一流向最小样本数;
R——某一流问的车辆在车流中的比例,一般用小数表示。
这是因为引道延误段一般都较长,车辆行至断面I时,驾驶员尚未打开方向指示灯,断面Ⅰ观测员通常无法判定车辆的流向。如果在专用转弯车道上调查,由于此时能判断出车辆的流向,因此可直接确定所需样本数。
3)用牌照法调查引道自由行驶时间,方法完全一样,但必须选择在引道交通量权低时进行调查,并注意与引道时间调查时的其他条件尽可能相同。
4)用牌照法调查,由于车辆通过断面I的时刻是由远在断面Ⅱ的观测人员记录的,因此有一定误差,但一般小于2s,并且均形成负误差,即观测的引道实际耗时均小于车辆的实际引道时间。如果引道自由行驶时间与引道实际耗时均采用牌照法观测,则在计算延误时可以抵消这项误差。
丢番图5)如果没有对讲机,也可采用对照牌照法。采用这种方法观测时,两断面上的观测员分别观测各车辆的通过时刻,然后将两断面的观测结果加以对比,求出时间。如事先约定牌照尾数,则效果更好。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21:56: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923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车辆   观测   时间   调查   断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