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驻马店市服务业,不仅可以直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开拓就业门路,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而且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运行质量。 一、驻马店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驻马店市经济快速发展,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在带动发展、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功能不断增强,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第二次经济普查,驻马店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2.97亿元,可比增长21.8%,(按可比价格)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5.4亿元,可比增长23.2%,服务业增加值占GDPrs触发器
的比重达到15.5%,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2.4 %,拉动GDP增长3.6爱森斯坦个百 分点。全市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调整为27.9:42.3:29.9,由此看来,服务业已经成为驻马店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内部行业协调发展,结构优化。一是传统服务行业仍占主导地位。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3.5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4.7%。二是其他服务业快速增长。全市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imc100.4亿元,增长29.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吸纳从业人员能力快速增强
全市服务业的较快发展,为社会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下岗职工的主要渠道。二经普驻马店市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236365人,同比增长22.6%。从增速看,居民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文化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业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增幅较大。从总量上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从业人员的增加为缓解全市就业压力做出了较大贡献。
(四)税收贡献不断提高。实现税收持续增加,所作贡献不断加大。服务业的发展带动了财税收入的增加。第二次经济普查驻马店市财政收入实现25.6亿元,同比增长20.2%。对税收收入的贡献日益增加。
(五)投资增速加快,所占比明显提高。第二次经济普查驻马店市服务业完成投资任继愈64.1亿元,同比增长20.8%,,服务业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20.6%。
二、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驻马店市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与国民经济的整体要求、人民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和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体现在:
(一)总量较小,比重偏低。第二次经济普查驻马店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5.4亿元,占全市GDP增加值总量的15.5%。低于全省11.2个百分点。由于驻马店市经济总量相对较小,服务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居民收入水平相对偏低,对服务需求增长和服务业总量快速膨胀的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造成目前服务业总量偏小,比重偏低。
帆板控制系统
(二)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驻马店市服务业仍以传统的交通、运输仓储邮政等服务业为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仍然发展不快。文化、教育、卫生、科研等市场参与程度低,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化程度较低。
(三)消费动力显不足。与近几年来居民收入节节攀升年年有大改观的情况相比,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就显得苍白,究其原因有:一是居民应对未来不确定情况发生难以把握,目前,随着教育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等几大经济改革的推行,居民在子女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负担很大,改变了居民的预期支出,因此人们往往将余钱存入银行或进行投资,以防不测。二是还贷压力较大,由于现在买房的家庭增多,居民贷款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动力。
(四)对服务业的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对服务业的发展重视不够,支持不足,使服务
业出现滞后;加之一些服务业信用度低,也抑制了相当一部分消费需求。就政策因素而言,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和其他相关政策偏重于鼓励投资而不是鼓励消费的倾向依然存在,发展服务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还有待于逐步建立。
(五)缺乏强有力的发展载体。我市服务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分布较散,缺乏一批实力强、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大项目,缺乏辐射力强的服务业聚集区。
血红蛋白浓度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首先要把服务业提高到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位置来认识,从产业的高度出发,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二是要增强发展服务业紧迫感。高度重视服务业的发展速度。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发展服务业的良好气氛。
(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重点,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服务业增长的主导力量。鼓励和重点发展信息、科技、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主要是需求潜力大的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行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组改造传统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交通运输服务等行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增强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居民整体消费结构升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服务业的许多行业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只有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才能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服务性消费水平,通过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增强服务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城乡居民整体服务性消费水平,促进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要规范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确保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基础公共服务水平。包括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增加卫生机构、医院床位数和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等,满足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