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荆州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08.03.05
∙【字 号】荆政发[2008]15号
∙【施行日期】2008.03.0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荆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市经济普查的通知
(荆政发〔2008〕1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荆州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二次全省经济普查的通知》(鄂政发〔2007〕80号)精神,切实做好第二次全市经济普查工作,现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科学设计、精心组织、依法实施、确保质量,全面、准确地提供基本市情市力数据,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服务。
通过经济普查,全面调查了解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全市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全市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完善全市经济核算制度,为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二、平衡仪对象和范围
第二次全市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市范围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具体范围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及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等。
三、内容和时间
二甲基乙醇胺
普查的内容包括单位基本属性、从业人员、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生产能力、能源消耗、科技活动情况等。
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
四、组织和实施
第二次全市经济普查涉及范围广、参与部门多、技术要求高、工作难度大。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认真做
好此项重大市情市力普查的宣传动员和组织实施工作。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荆州市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普查的组织和实施。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负责普查的具体组织和实施。各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各负其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其中,涉及普查经费方面的事项,由市财政局负责协调;涉及物资保障方面的事项,由市发改委负责协调;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名录方面的事项,由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和市地税局负责协调;涉及机关和事业单位名录方面的事项,由市编办负责协调;涉及社团和非企业单位名录方面的事项,由市民政局负责协调;涉及组织机构代码方面的事项,由市质监局负责协调;涉及各级政府及其普查工作人员在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事项,由市监察局负责协调处理。各地要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对本地区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对于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切实予以解决。要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广泛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认真配合做好普查工作。
普查工作分四个阶段:2008年12月前为普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组建机构、落实经费、制定方案、组织试点和培训,开展宣传、督查和单位清查,召开经济普查工作会议、签订目标责任书;2009年1月至5月为普查登记阶段;2009年5月至7月为事后数据质量抽
查、数据审核、处理上报阶段;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为数据发布、资料开发和总结表彰阶段。
五、工作要求
(一)坚持依法普查。 所有普查对象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按时、如实地填报普查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得伪造、篡改普查数据。各级统计执法机构和监察机关要加大对普查工作中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坚决杜绝人力干扰普查工作的现象,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和普查数据质量。经济普查取得的单位和个人资料,严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为任何单位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各级普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和普查对象的商业秘密,履行保密义务。
(二)确保普查质量。 各级普查机构要严格建立数据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制定质量控制工作实施细则,对方案制定、业务培训、单位清查、普查登记、普查表审核、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抽查验收、数据发XXX资料开发等各个环节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对普查汇总资料进行认真分析评估,以公报的形式向社会公布。认真做好普查资料的保存、管
理及对外提供工作,加强深层次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普查资料的社会价值。
(三)加强宣传工作。 各级普查机构应主动向新闻单位提供情况,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广泛深入地宣传经济普查的重要意义和要求,宣传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通报违法违纪案件查处情况,引导广大普查对象依法配合普查,教育广大普查人员依法开展工作,为普查工作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保障工作经费。 第二次全市经济普查所需经费,按照市、县两级分级负担的原则,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各级普查机构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精打细算,节俭办事,充分发挥普查经费的效益。
二OO八年三月五日
荆州市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 长:黄建宏 常务副市长
副组长:冯青松 市政府副秘书长
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胡荆琳 市统计局局长
光速城市
朱玉明 市发改委副主任
张 弓 市经委副主任
成 员:杨运春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DASIC
严昌祥 市财政局副局长
陈建华 市统计局副局长
胡应国 市建委工会主席
饱和潜水 胡治华 市编办纪检组长
简尚华 市监察局副局长
裴大森 市人事局副局长
刘家斌 市教育局调研员
王小平 市民政局副局长
肖和平 市交通局副局长
季坚 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
戴金元 市水利局副局长
沈耀华 市商务局副局长
熊建新 市文化局副局长
李明炎 市卫生局副局长
张 俊 市广电局工会主席
袁永瑚 市旅游局副局长
汤绍国 市国税局副局长
程 宁 市地税局副局长
田延树 市工商局副局长
肖泉该 市质监局副局长
王明锦 市药监局纪检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