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知识共享

阅读: 评论:0

3天内三位著名音乐家相继逝世
浅论知识共享盖革模式
作者:***
来源:《新生代·下半月》2019年第03期
        【摘要】:截至2018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接近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互联网普惠化成果显著。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更多人倾向于通过网络弥补现实中信息缺失、传统交流形式的不足。知网、博客、经管之家论坛等较好地满足了人们对共享、个性化以及随时访问数据和信息的实际需要。互联网使得人们的思维更加开放,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有利于形成大规模的体进行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本文从知识共享简介、文献综述梳理、知识共享特点以及知识共享平台发展现状对知识共享进行了简要分析。
开滦集团矿井事故        【关键词】:知识共享 知识共享特点 平台发展现状
颜面骨折
        一、引言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自古以来就崇尚和鼓励人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凿壁偷光、囊萤
映雪,更有宋东阳马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行百里向先达执经叩问……这些故事无不彰显了古人对求知的渴望与包容。21世纪,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获取知识、提升自我的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对求知的文化传承也被人们创造性地转化为一种新形式——知识共享。所谓知识共享,就是人们通过共享知识及文化资源,有效提高人的素质、推动社会知识文化的传播及发展。载荷谱
        二、知识共享文献综述
        目前,搜索百科并没有对于知识共享平台的准确定义,学术界和业界也没有给出标准的答案。在知网中以“知识共享平台”为关键字进行检索,共有284条论文,但大多是关于探索提出知识共享平台的发展建议,只有少数对其定义进行了解释。其中,Kdi和Kim(2004)把知识共享平台定义为:提供特定的网络空间,让拥有相同的目的、爱好和兴趣的人们进行交换思想、知识和利益的平台。常刚(2018)认为,知识共享平台是一种网络化的信息平台,平台成员可以通过平台与其他人分享知识和经验,互相学习,实现知识财富的增值。马凤婷(2018)认为, 知识共享平台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传统方式上的信息传播存在着地区与时间的限制,而网络知识共享平台打破了这种障碍,人们可
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地域、零时差的知识共享。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运营模式并不完善。单雪韩(2003)通过建立各类知识讨论区成长/衰减趋势预测与分析机制,认为虚拟知识社区通过网络互动平台,提供给具有相同知识背景或知识专业的体一个互动的空间,让个人的隐性知识得以自由发挥。新美国梦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18:36: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85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知识   共享   平台   信息   人们   发展   进行   网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