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与思考题

阅读: 评论:0

作业:写一篇读书报告,要求:
1、从本课程所开列的参考书中任选一种加以报告和评论。
2、上交时间:第十周。
3、读书报告的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需交手写稿。
4、报告需至少应该包括下列内容(但不必拘泥于这种排序)(1) 综述所选著作的主要内容、结构、所用材料;(2) 梳理和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或论点;(3) 评论著作的研究质量、材料组织和写作水平;(4) 讨论著作的学术贡献和对个人的启发;(5) 讨论著作的不足之处。
世界现代史参考书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2、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专项审计4、金重远主编:《20世纪的世界——百年历史回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崛起和扩张的年代1898-1929》,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周尚文等著:《苏联兴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胡德坤等编:《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四卷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1[]保罗肯尼迪著:《大国的兴衰》,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英]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六卷本),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14、[英]霍布斯鲍姆著,贾士蘅译:《帝国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5、[英]霍布斯鲍姆著,郑明萱译:《极端的年代:1914-1991》,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6[]汤因比:《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7[]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8三星x468[]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三联书店,2008
19[]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
世界现代史思考题
第一章  大国争霸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名词解释
美西战争  日俄战争  萨拉热窝事件  施里芬计划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索姆河战役  坦能堡战役  日德兰海战 
二、论述题
1、“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质。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影响。
3、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是怎样形成的?
4、综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
5、如何看待20世纪初的巴尔干问题?
第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名词解释:
《凡尔赛和约》  《四国条约》 《五国海军协定》  《九国公约》  鲁尔危机
“道威斯计划”  “杨格计划”  “延债宣言” 《洛迦诺公约》 《非战公约》
二、论述题
1、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2、什么是“委任统治”制度?其实质如何?
3、如何评价国际联盟。
4、何谓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如何评价?
5、试析《洛加诺公约》签订的背景、内容及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6、一战后,德国的赔款问题的解决过程及其影响。
第三章  俄国十月革命与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尝试
一、名词解释:
1905年革命  二月革命    《布列斯特和约》  基尔港水兵起义 社会主义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大清洗运动
二、问答题
1、为什么会发生十月革命?十月革命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及评价。
3、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
4、试评价苏联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5、分析大清洗运动的起因和结果。
6、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第四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
一、名词解释:
《洛桑条约》  凯末尔主义  佛尔条约  阿姆利则惨案  乔里乔拉事件
食盐进军淑女班    柴鲁尔  华夫脱党霍普金斯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
1、如何评价甘地和甘地主义?
2、如何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简述两次大战间民族解放运动的特点。
4、应该怎样评价凯末尔革命?
第五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西方民主国家
一、名词解释:
威斯敏斯特法    柯立芝繁荣    胡佛    罗斯福新政
二、论述题
1、试述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原因、主要表现及其影响。
2、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及作用。
3、经济危机在英、法各有何特点?它们采取了何种措施对付危机?
第六章  法西斯主义的兴起
一、名词解释:
墨索里尼    《魏玛宪法》    希特勒    国会纵火案  《英德海军协定》
田中奏折  二·二六事件
二、论述题
1、意大利法西斯专政是如何建立的?
2、希特勒上台的原因是什么,法西斯德国是如何扩军备战的?
3、日本法西斯专政有哪些特征?
4、试析日本与德国法西斯的异同。
第七章 通向战争之路
一、名词解释:
  绥靖政策    霍尔赖伐尔协定  慕尼黑协定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二、论述题
1、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主要表现及其后果。
2短跑技术、三十年代美国中立政策出台的原因。
3、如何评价《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4、慕尼黑会议前后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
第八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名词解释
“东方战线”  敦刻尔克大撤退  不列颠之战  《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莫斯科会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arm linux阿拉曼战役  珍珠港事件  中途岛海战  《大西洋宪章》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二、论述题:
1、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性质。
2、苏联在建立“东方战线”过程中采取了哪些行动?对此应如何评价?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
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5、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17:29: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83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内容   原因   背景   评价   历史   报告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