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 中外历史纲要下 导学案 16 第12周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通过整理表格与分析教材,借助地图,梳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基本情况;通过研读史料、阅读教材,分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在一战后能够形成高潮的原因,以及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原因、过程和影响。质粒转染
难点: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特点。
【时空定位】
【重要概念】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圣雄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非暴力”是指采取“和平和合法手段”争取印度从自治走向独立;“不合作”即不与英国殖民当局合作,包括印度人民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职位,提倡手纺车运动,抵制英货和抗税等。 【预习任务】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
任务1:阅读教材P97-100,结合材料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的原因。
材料一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从1918~1923年在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
在东方,促进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从1918~1923年间,中国、朝鲜、蒙古、越南、印度、印尼、土耳其、伊朗等国都兴起了规模空前、声势浩大的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材料二 1919年初,梁启超到欧洲游历,此时的欧洲一片战后的荒凉景象,贫富分化和劳资矛盾尖锐。他描述到“全社会的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西方文明已经破产”。
——梁启超《欧洲心影录》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从印度证召了100多万人,运走了数百万吨粮食和军用物资,还强迫印度负担了几亿英镑的军费,印度人民深受其苦。1918-1919年,印度农业歉收、疾病流行,1000多万印度人丧生。印度人民与英国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赵曜《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材料四 英国为了战争的需要,向埃及订货,从而促进了纺织、制糖、酒精、制革、榨油、面粉、砖瓦、造纸等轻工业的发展。埃及的资本家随之加快了经营商业、参加外国股份公司及土地买卖和集中资本的过程。 strongwell
(1)十月革命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3)一战加剧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4)一战也推动了亚非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
任务2:阅读教材P97-101,完成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基本情况表格
区域 | 民族民主运动 | 表现 |
领导力量 | 斗争方式 | 迟华东 结果 | 目的 |
亚洲 | 东亚 | 中国1924-1927北伐战争 | 国共合作 | 革命战争 | 收回部分英租界,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势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斗争 | 反帝反封建 |
东南亚 | 印尼1926-1927民族大起义 | 共产党 苏加诺 民族党 | 武装起义 不合作政策 | 印尼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得到世界同情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 争取民族独立 |
职业选择理论越南反法斗争 | | 武装斗争 | | |
西亚 | 伊拉克、叙利亚、黎巴嫩 | 武装斗争 | | |
南亚 | 印度1920-1942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第一阶段 (1920- 1922年) | 甘地 印度国大党 | 罢课、离职、抵制、抗税 | 白衣白帽一时成为民族服装; 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 | 争取民族独立 |
第二阶段 (1930- 1934年) | 向当局提出经济政治要求、“食盐进军” | 引发了印度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要求。 |
第三阶段 (1940- 1942年) | “退出印度”行动 | 殖民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运动陷入低谷。 |
非洲 | 北非 | 埃及华夫脱党运动 | 扎格鲁夫华夫脱党 | 游行、示威、罢工、罢市、罢课、街垒战 | 1922年埃及宣布独立为君主立宪制国家,后进行护宪运动,但未完全成功 | 争取民族独立 |
摩洛哥里夫人民民族起义 | 酋长克里姆 | 武装斗争 | 1926年里夫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 争取民族独立 |
东非 | 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 人民武装 | 游击战争 | 与反法西斯同盟一起击败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独立 | 争取民族独立 |
拉丁美洲 | 阿根廷 | 工人 共产党 | 罢工、街垒战 | | |
智利 | 民族阵线联合政府 | 阶层联合 | 防止法西斯上台 | 争取民族独立 |
尼加拉瓜反美游击战 | 桑地诺 游击队 | 武装斗争 | 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 | 反帝民主革命 |
墨西哥卡德纳斯民主改革 | 国民革命党 | 改革 | 走上现代化道路 | 反帝民主革命 |
| | | | | | | |
任务3: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对国际秩序的重要影响?
材料一 短短1918—1924年期间,英帝国主义先后遭到缅甸、阿富汗、伊朗、印度、土耳其、伊拉克、埃及等众多殖民地附属国人民的一致打击,此起彼伏的反殖斗争迫使这一老牌殖民帝国主义,不得不承认阿富汗的完全独立,退出侵略土耳其的战争,改变对埃及的殖民统治手法。
——余建华《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与特征》
材料二 发展国际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
——《联合国宪章》1945年第一章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解放运动……革命已由自发转向自觉,且力量逐渐强大。亚非拉国家在政治独立的道路上寻求突破,为以后的经济独立、文化独立开辟战略性通道,从而在国际关系旧格局的内部冲破限制,成为国际关系中日益重要的力量。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材料四 土耳其凯末尔革命也牵制和分散了帝国主义对苏俄进行装干涉的力量。阿富汗、土耳其两国与苏俄政府的友好建交,打破了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包围、孤立苏俄的计划。这均在客观上有利于保卫新生的苏维埃俄国,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做出贡献。
——余建华《本世纪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的背景与特征》
(1)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使欧洲殖民体系开始了不可逆转的解体历程;
(2)有利于苏联为代表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推动无产阶级革命;亚非拉国家在政治独立的道路寻求突破,为以后的经济独立、文化独立开辟道路;以上力量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冲击了原有国际秩序。
【探究与拓展】结合任务2表格和下面材料,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民族民主运动有哪些特点?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不少国家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或联合或争夺,领导了民族解放运动,民族解放运动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民族解放运
动的浪潮席卷全球,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危机已经开始。
材料二 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一度得逞。1936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塞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件我比亚。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反法西斯司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了国家家独立。
——《中外历史纲要下P100》
材料三 在北非,1919年产生了华夫脱党(该党领导人物大多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上层)领导的爱国运动,1924—1937年的护宪运动持续十余年。1924—1926年摩洛哥里夫人民的反法国、西班牙殖民侵略的民族起义,是在封建部落酋长领导下进行的。1935年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民族战争也是在以赛拉西一世皇帝为代表的的封建王公领导下进行的。至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基本上仍处于“沉睡”状态。 ——刘文涛、陈海宏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 现代史卷》
(1)持续时间:持续性(从未间断,持续高涨)
(2)运动性质:统一性与多样性(大都属于民族民主革命的范畴,有些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具有反法西斯性质的特点)
(3)革命范围:广泛性(参与地区广;参与阶层广,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农民等都参加进来,逐渐具有了全民族运动的规模。)
(4)领导阶级:多样性(多数国家资产阶级掌握运动领导权;部分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开始探索民族解放的道路;有的地区由民族主义政党或当地社会的上层如酋长等领导。)
(5)斗争方式:多样性(各国根据国情采取了武装起义、非暴力不合作、民主改革等方式)
(6)发展不平衡
【巩固练习】
1.有学者指出,1914年7月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
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材料中“客观有利的一面”最有可能是指( )
A.促进民资本主义发展 B.国际市场空间有所扩大
C.民解放运动开始兴起 D.英国殖民统治全面结束
2.有人这样描写甘地:“他有宗教家仁厚的胸怀,革命家雄浑的魅力,凭着一把盐,几部纺织机……成为顶天立地的圣雄。”下列属于“凭着一把盐”这一历史事件影响的是( )
A.英国殖民当局继续高压统治而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B.英国殖民当局被迫改变策略且甘地停止不合作运动
C.英国首相随后派出使节同甘地等商谈印度自治问题
D.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开始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
氟醇3.印度圣雄甘地说:“工业文明是疾病,因为它处处有弊端。土布经济完全不同于一般的经济。”该言论( )
A.引发了阿姆利则惨案 B.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
C.对工业文明认识全面 D.有利于提高民族自尊心
4.一战期间,印度国大党领导人提拉克放弃了1905-1908年的反英立场,转而支持英印政权;甘地则积极为英国募兵。这表明当时印度国大党( )
A.幻想通过合作换取战后自治 B.采取非暴力手段以对抗英国
C.推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争取民族独立运动取得进展
5.1919年3月英国殖民当局残酷镇压全国性非暴力抵抗运动,激起众的暴力反抗甘地对英国当局的暴行十分愤慨,同时对运动发展成为暴力斗争感到不安和失望,他一度宣布暂缓非暴力抵抗运动,试图与政府合作。甘地的做法本质上反映了( )
A.印度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特点 B.甘地主义最终归宿是暴力斗争
C.甘地强烈地反对以暴制暴 D.英国殖民当局统治的残暴
6.亚洲的觉醒标志着亚洲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促使亚洲进入新阶段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B.亚洲各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资本主义各国对外扩张的不断加剧 D.亚洲各国的封建统治趋向衰落
7.20世纪初,亚非拉地区出现了频繁的政治运动,如印度民族大起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埃及华夫脱党领导的反英斗争,这三场运动的共同目标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