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伦威尔 | 归化城 | 拿破仑 |
背景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 法国大革命 |
贡献 | 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 | 领导独立战争;推动建国立宪;行动捍卫民主 |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外来干涉 |
局限 | 入侵爱尔兰;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 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保留黑人奴隶制 | 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开展侵略战争 |
影响 |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
| | | |
1.孙中山
(1)贡献
①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②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③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2.甘地
(1)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②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绝接受英奖章、改穿土布。
③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
④历史局限:害怕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
(2)地位
①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
②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3.凯末尔
(1)贡献
①领导民族独立: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成立代表委员会;建立国民军;成立临时政府;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赢得国家独立;创建人民共和党;宣告共和国成立。
②主持民主化改革:实行政教分离;制定共和国宪法;颁布一系列法令;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废除陈规陋习。
③凯末尔主义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和改革主义。
(2)评价: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者,被尊称为土耳其的国父;其改革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1.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3)恩格斯成立第二国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列宁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超声检测
(3)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3.、的创新精神
(1)
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
②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形成一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思想。
(2)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黄军导航
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1)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
(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3)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威和经验。
考向一 近现代中外政治人物的贡献、影响及评价
克伦威尔独揽英国大权时,对内用武力维护统治,厉行清教法规,多次解散议会;对外出兵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对以上评述正确的是( )
A.极端的宗教迫害,严重违反民意
B.对外频繁用兵,引起资产阶级强烈不满
C.建立强大政权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
D.实行独裁统治迎合了封建势力的要求
【命题评析】 以历史评述切入,考查对克伦威尔的认识,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解析:选C。克伦威尔所处时期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处死查理一世后革命面临旧势力的复辟和反扑,因此必须采取非常措施以巩固革命成果。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提到“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sci收录,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孙中山看到了国家大治的根本
B.孙中山看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C.孙中山在探索强国之路
D.孙中山对清政府抱有政治幻想
【命题评析】 本题运用材料,考查对孙中山思想主张的评价,麦肯锡主要考查史料实证、唯物
史观等核心素养。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手冢治虫怎么读孙中山此时的上书是学习和总结西方资本主义的相关经验而提出的救国之路,是一种探索,有待实践检验,故选C项。从孙中山的上书可以看到其并未认识到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是中国统治阶级制度的弊端造成的,A项错误;孙中山的建议和洋务运动的措施有相似之处,未看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B项错误;孙中山上书是希望清政府能够实现社会改革进而实现国家富强,并非政治幻想,D项错误。
(2017·高考江苏卷·T24B)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他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可是这已足够了。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视着议长席。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由于彼此的忍让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9月17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