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50讲 近现代中外的革命家

阅读: 评论:0

第50讲 近现代中外的革命
克伦威尔
归化城
拿破仑
背景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贡献
赢得内战胜利;建立共和国;巩固革命成果
领导独立战争;推动建国立宪;行动捍卫民主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外来干涉
局限
入侵爱尔兰;后期实行独裁统治
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保留黑人奴隶制
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开展侵略战争
影响
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美国除外)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1孙中山
(1)贡献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为捍卫民主共和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召开国民党一大,提出三大政策,创办黄埔军校,开创国民革命新局面。
(2)评价: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缔造者。
2甘地
(1)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主要目的: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印度自治独立。
行动纲领:学生罢课、律师抵制英人法庭、官员拒绝赴英机构任职、士兵拒绝接受英奖章、改穿土布。
历史作用:给英殖民当局以沉重打击;二战后赢得印度独立。
历史局限:害怕众暴力斗争;对英政府抱有幻想。
(2)地位
甘地主义的创始人国大党领导人。
印度人民的政治领袖和精神领袖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
3凯末尔
(1)贡献
领导民族独立: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成立代表委员会;建立国民军;成立临时政府;与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赢得国家独立;创建人民共和党;宣告共和国成立。
主持民主化改革:实行政教分离;制定共和国宪法;颁布一系列法令;传授现代知识与文明;废除陈规陋习。
凯末尔主义原则: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主义和改革主义。
(2)评价:土耳其共和国的奠基者被尊称为土耳其的国父;其改革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
1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探索
(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2)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3)恩格斯成立第二国际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领导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创建了列宁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超声检测
(3)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建设方面实行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4)晚年进行理论新探索:对工业化、、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5)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3、的创新精神
(1)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作了阐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正确方向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
在革命斗争和实践中成一套完备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思想。
(2)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的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第二次飞跃是思想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发展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黄军导航
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1)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
(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3)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威和经验。
考向一 近现代中外政治人物的贡献、影响及评价
克伦威尔独揽英国大权时对内用武力维护统治厉行清教法规多次解散议会;对外出兵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对以上评述正确的是(  )
A.极端的宗教迫害严重违反民意
B.对外频繁用兵引起资产阶级强烈不满
C.建立强大政权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
D.实行独裁统治迎合了封建势力的要求
命题评析 以历史评述切入考查对克伦威尔的认识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解析:选C。克伦威尔所处时期正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处死查理一世后革命面临旧势力的复辟和反扑因此必须采取非常措施以巩固革命成果。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提到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sci收录,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对此理解正确的(  )
A.孙中山看到了国家大治的根本
B.孙中山看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C.孙中山在探索强国之路
D.孙中山对清政府抱有政治幻想
命题评析 本题运用材料考查对孙中山思想主张的评价麦肯锡主要考查史料实证、唯物
史观等核心素养。
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手冢治虫怎么读孙中山此时的上书是学习和总结西方资本主义的相关经验而提出的救国之路是一种探索,有待实践检验,故选C项。从孙中山的上书可以看到其并未认识到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是中国统治阶级制度的弊端造成的A项错误;孙中山的建议和洋务运动的措施有相似之处未看到洋务运动的局限性B项错误;孙中山上书是希望清政府能够实现社会改革进而实现国家富强并非政治幻想D项错误。
(2017·高考江苏卷·T24B)1787年华盛顿主持了制宪会议为会议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787年5月25日会议在费城的议事堂举行。当华盛顿尚未就席时大家就提出推举华盛顿为议长并立即获得全数通过。华盛顿的态度非常谦虚他说:敝人才疏学浅经验不足实不堪担此一重大会议的议长之职但我愿竭尽一己之力来完成责任。费城的仲夏夜异常炎热华盛顿纹丝不动地坐在议长席上。他没有发表演说只是偶尔询问代表们的意见或是在议事进行中说一两句例行的话而已。可是这已足够了。当辩论激烈或讨论陷入僵持时代表们就不约而同地仰视着议长席。这位举世闻名的华盛顿只要静默不语就足以慑服那些滔滔雄辩的政客,使他们逐渐相互妥协。由于彼此的忍让和妥协,最后万事皆迎刃而解。9月17日全体一致通过美国的联邦宪法。

本文发布于:2023-07-08 17:13: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882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革命   中国   建设   华盛顿   社会主义   理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