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学 习 目 标 | 重 点 难 点 |
1.了解甘地非暴力思想的来源和基本内容。 2.掌握甘地领导印度国大党所进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原因、实践及结果。 | 1.重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 2.难点: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
| |
一、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1.成长经历
(1)出生:1869年,出生于印度西海岸一个虔诚的印度教家庭。
(2)童年:大力提倡素食主义,节制口腹之欲。
(4)工作:作为律师,前往南非工作。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滋味,萌发了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
2.走上从政道路
(1)提出“非暴力”思想
计算机在线应用
①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②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2)在南非领导非暴力抵抗运动
①创建“凤凰新村”非暴力训练基地,运用“坚持真理”这个概念进行政治斗争,即非暴力抵抗运动。
②亲自领导南非印度侨民争取印侨权益的斗争。
(3)成为国大党领袖:1914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国大党领袖。
[特别提醒] 甘地的“非暴力抵抗”,在斗争形式上采取的是一定程度上的合法斗争,可以避免流血和暴力,在亚洲争取民族独立的道路上独树一帜。
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
(1)19世纪中叶,印度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2)一战后,印度人民的反英情绪迅速高涨。
(3)zhongguozhiwang甘地举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帜。
(4)印度人民纷纷投入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年)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印度发展和民族独立。
②直接原因:英国当局实行高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③主要动因:甘地发起全国性“文明不服从”运动。
(2)内容
①政治:不同英国政府合作。
②经济:抵制英货。
(3)结果
①1922年,国大党停止了非暴力运动。
②甘地被捕入狱。
(4)意义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
①抵制英货,沉重打击了英国的经济。
②印度人民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30年)
(1)背景
①1929年,国大党通过了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并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英国在印度实行食盐专营法。
(2)主要措施:“食盐进军”——甘地带领一人,步行到海边,自制食盐。
(3)结果:殖民当局释放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不合作运动停止。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新发展(二战期间)
(1)原因: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争取印度支持,派使节同甘地商谈战后自治问题。
(2)内容:甘地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
(3)评价: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特别提醒]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一方面是因为他是个宗教领袖,在其心中人性是向善的,他认为只有用非暴力不合作才是最高明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印度贫穷落后,军事力量薄弱,无法与英国抗衡。这说明以甘地为代表的印度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
三、甘地领导的其他活动
1.晚年
致力于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调解教派争端。
2.逝世
1948年,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击致死。
[史料一] 印度为怀念甘地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上面用英文和印文铭刻着甘地的教诲:“我希望印度自由强盛,敢于牺牲自己,勇于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每个人应当为自己的家庭牺牲……每个国家应当为全人类牺牲。我期望‘天国’降临尘世。”
[史料解读] 提炼关键信息“自由强盛”“敢于牺牲”“为全人类牺牲”,从民族、国家高度理解甘地的教诲。
(1)根据史料一,概括指出甘地追求的目标。体现出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提示】 目标:追求民族和解、国家自由强盛。品质:热爱和平、勇于牺牲自我的优良品质。
[史料二] 尼赫鲁评价甘地说:“他有意识地、从容不迫地表现出柔顺和谦逊的样子,但是他很有力量和权威,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史料解读] 注意关键词:“柔顺”“谦逊”“力量和权威”。
(2)根据史料二,分析在尼赫鲁的眼里甘地是一个怎样的人?
【提示】 甘地是一个自信、从容、谦逊、有权威的人。
[史料三] 罗曼·罗兰评价甘地说:“这是一位唤醒了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宗教势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
[史料解读] “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指出了甘地不合作运动的深远影响。
(3)怎样认识史料三中罗曼·罗兰对甘地的评价?
【提示】 甘地以宗教的仁爱之心感化殖民者,坚持采用非暴力的方式展开不合作斗争,动摇了英殖民帝国的基础,激发了印度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热情。
评价甘地
(1)地位: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被尊为“圣雄”“国父”。
(2)功绩
①甘地一生反对殖民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提出了以真理与非暴力学说为核心的甘地主义。
②领导了印度历史上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了印度反英斗争的发展。
(3)局限性
①政治: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
②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③对外: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全面认识和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在世界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重要的地位,而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准确、全面理解,有助于提高我们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解历史的能力。我们可以从斗争性、策略性和软弱性三个方面来理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斗争性、革命性:从历史背景上看,由于受到英国长期的殖民压迫、剥削,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种种压制,民族资产阶级和英国殖民统治者之间、印度民族和宗主国英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国大党及其领袖甘地代表着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利益,虽然印度的民族资产阶级比较弱小,但它所处的地位必然决定了这场运动强烈的斗争性和革命性。我们在认识这场运动时应该首先看到这一点,斗争性和革命性是第一位的,在当时具有积极意义。
(2)策略性、现实性
①表现在斗争的手段是“非暴力”,面对强大的敌人,甘地提出唯一的斗争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用甘地的话说,真理是“神”,非暴力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这有利于把不同种族、宗教、种姓团结在一起。
②其次表现在斗争提出的目标上,首先是自治,在以后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逐渐提出“独立”。所谓“自治,就是在隶属英国统治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行使一些权力”。不能对其简单的理解为“妥协性”,这是由于当时英国殖民力量十分强大,一下子“独立”不现实,更容易遭到反对,而随着英国自身力量的衰弱,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在其后的不合作运动中逐渐提出“独立”口号,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3)软弱性、妥协性
①甘地把非暴力作为宗教信仰和不可更改的原则,明显的具有种种弊端、缺陷,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贬斥一切暴力,给众运动制定清规戒律,不准越雷池一步,必然束缚众的积极性,只要发生暴力就停止运动,必然挫伤士气,丧失革命时机。
②在反革命的暴力镇压下,徒手的抵抗只能是无谓的牺牲,非暴力的宗教彩迎合了众蒙昧的落后意识,不利于众的真正觉醒等。
[课堂小结]
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节知 识 网 络 | 答 题 术 语 |
| 1.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抵抗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趋势。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体现了印度资产阶级立场的两面性:用“不合作运动”来动员印度各阶层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一面;用“非暴力”防范人民,体现了其妥协性的一面。 |
| |
1.人们曾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一位著名的活动家进行如下评价:一些人认为他简直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而另一些人则斥责他为“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爱因斯坦则评价他说:“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这位活动家是( )
A.孙中山 B.甘地
C.克伦威尔 D.华盛顿
B [题干中的“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明显是反对甘地的非暴力主张,由此可判断出题干材料是对甘地的不同评价。]
2.下列对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准确理解是( )
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压迫
B.以不合作的态度抵制英国殖民统治
C.以和平合法手段赢得印度自治独立
D.以和平方式换来英国主动退出印度
C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在印度国情复杂和英国殖民侵略势力强大的背景下进行的,其斗争目标就是实现自治,C项是对该运动的全面准确的理解,正确。 ]
3.1919年,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律要点被印度公众概括为“不须审讯、不要律师、不许上诉”。为了拒绝如此不合理的要求,甘地( )
A.组织了“文明不服从”运动
B.建立了非暴力抵抗基地
C.领导了“食盐进军”
D.提出了印度独立的要求
A [1915年,甘地建立非暴力抵抗基地,培养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1919年,
甘地发动“文明不服从三光气”运动;1930年,甘地亲自参加“食盐进军”活动;二战期间,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4.下列是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的内容,其中最能体现其自治目标的是( )
A.发动众展开抗税斗争
B.放弃英国殖民当局授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
C.抵制英货恢复手工纺织
D.抵制英人的立法机关和法院,建立新的裁决法庭
D [“自治”涉及的是政治领域,A、C两项属于经济领域,排除;B项是不合作的典型表现,但并没有涉及他是否建立自己的机构,相对来说还是不够深刻,排除;D项自己建立裁决法庭,是一种典型的自治表现,符合题意。]
5.甘地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人。下列对甘地的评价不正
确的是( )
A.甘地是印度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袖
B.甘地主义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
C.甘地对英国殖民统治者从不抱有任何幻想
D.甘地的斗争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甘地希望以非暴力的斗争方式取得印度的自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英国侵略者的一种幻想。选项A、B、D三项均是正确的描述,故选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