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
理解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自主学习与梳理】
一、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新高潮
1、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
③亚非拉地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④殖民地半殖民地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激化
2.表现 一虎一席谈2012
①在东亚:
(1)1924年,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中,中国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华势力。
(2)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中国共产党继续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
②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发动了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越南掀起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斗争。 ③在西亚: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等地,爆发了反对英法占领的斗争。
④南亚:
印度人民在甘地和资产阶级政党国大党的领导下,多次发起“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⑤在中亚:阿富汗抗击英国侵略,最终迫使英国于1919年承认阿富汗独立。
3、印尼民族大起义
①共产党:
(1)成立:1920年,印尼共产党成立。
(2)起义:1926—1927年,印尼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武装起义。
(3)结果:遭到荷兰殖民者镇压,印尼共产党员被迫转入地下
②民族资产阶级:
(1)斗争手段:
报童小学 1927年,苏加诺为首的印尼民族党采取与殖民当局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
(2)影响:
原来受印尼共产党影响的大批众转向民主主义政党,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掌握独立运动的领导权
4、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①指导思想:甘地主义:
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通过动员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
②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20-1922年)
A、导火线:阿姆利则惨案
B、手段: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爵位、封号和名誉职位,罢课、离职、抵制法院和立法机关,恢复手工纺织和不买英国布,以及抗税等手段
(2)第二阶段斗争:(1930-1934年)
A、背景: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B、要求:向英印当局提出降低地税、废除食盐专卖、取消盐税、实行关税保护、释放政治犯等要求。在遭到拒绝后,提出“向食盐进军”口号
C、结果:迫使英国当局答应了部分要求。
(3)第三阶段斗争:(1940-1942年)
A、背景:二战爆发后,英印当局擅自宣布印度参战
B、要求:甘地发动了要求英国立即撤离“退出印度”行动。
C、结果: 殖民当局逮捕了甘地和国大党重要领导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陷入低潮。
二、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
1.埃及华夫脱运动
①领导: 以扎格鲁尔为首的民族主义政党华夫脱党。
②斗争方式: 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街垒战等
③过程
(1)迫使英国承认埃及为独立主权国家,但英国保留了在埃及驻军、控制苏伊士运
河、领事裁判权等。
(2)1922年3月,埃及宣布为独立的君主立宪国家。
(3)1923年,颁布第一部宪法。以后,扎格鲁 尔领导华夫脱党进行了12年的护宪运动,要求英国放弃特权,但未获完全成功。
2. 摩洛哥
①概况:在克里姆领导下,多次打败西班牙和法国侵略军。
②结果:
(1)1923年,克里姆联合12个部落,建立里夫共和国。
(2)1926年,共和国被西、法殖民军扼杀。
3.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
①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发动侵略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一度得逞。
②1936年,埃塞俄比亚皇帝赛拉西一世流亡英国,墨索里尼宣布兼并埃塞俄比亚。
③埃塞俄比亚人民坚持游击战争,最终与 反法西斯同盟国军队一起击败了意大利侵略军,1941年恢复国家独立。
④性质:局部反法西斯斗争。
三、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
1、阿根廷: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甚至筑起街垒与警察战斗
2、智利:左派力量团结其他社会阶层,成立民族阵线联合政府,防止法西斯势力上台。
3、尼加拉瓜:
①时间:1926年。
②组织者:桑地诺。
③目标: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
④战旗:红黑双战旗
⑤斗争对象与方式:与美国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
⑥概况:桑地诺的部队与美军及政府军战斗近两百次,迫使美军于1933年撤出尼加拉瓜。1934年桑地诺被刺杀。
4、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①背景: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进步势力为维护宪法作出不懈努力
②措施:对内:推行、改组国民革命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确立总统一任制度
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
③影响: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
四、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意义: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
诊断检测(第16课)
A层
核心价值观1.列宁在《亚洲的觉醒》中强调:“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对世界历史新阶段理解正确的是( )
A.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始松动 B.世界范围内民族民主运动发展
C.世界殖民体系逐步瓦解 D.马克思主义与各国国情相结合
2.印度国大党激进派领袖提拉克用古印度典籍《薄伽梵歌》论证民族派政治纲领的合理性,认为宗教是民族历史的依托,利用庆祝宗教节日对民众教化。提拉克的做法( )
卡巴斯基安全部队2011A.增强了印度的民族独立意识 B.开启了印度民族抗英的斗争
C.沉重打击了印度的种姓制度 D.表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3.1930年1月30日,甘地向英印政府提出11条要求,主要包括降低田赋,保护关税以限制外国布和服装的进口,废除食盐专卖法和盐税,释放政治犯等。甘地意在
A.摆脱经济危机对印度的冲击 B.团结广大阶层争取民族独立
C.发展印度经济摆脱英国控制 D.展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甘地的思想涵盖哲学、宗教,政治制度、社会改造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图2所示是其言论的摘选。由此可见,甘地( )
假如我们不曾引进外国的产品,那么今天,印度将满地流淌着牛奶和蜂蜜。 “使用曼彻斯特布,我们还只是损失了金钱,但如果在印度也产生了一个曼彻斯特……我们生存的道德基础就要被摧毁了。” |
|
A.抵制西方资本控制印度 B.反对在印度发展工业文明
C.竭力维护当时社会秩序 D.主张以道德力量治理国家
5.学者傅国涌认为,由于自身的历史进步和国内的压力,它(英国殖民者)逐渐从铁腕统治走向一个讲究基本游戏规则的体制。……至少甘地知道,他作为一个如此大规模反对殖民政府的领袖,可能会因为在抵抗运动中违法而坐牢,但他将有机会经历公开的审判,量刑必须有法律依据,他决不会一进牢门就被悄悄干掉。因此挑战司法、上法庭、进行法庭辩论、坐牢,都成为一种“技术”。材料旨在说明
A.英国加强了对印度的殖民统治 B.不合作运动实现了印度的独立
C.非暴力抗争的灵活性和合法性 D.甘地始终坚持法律为斗争武器
B层
6.“七十八位非暴力不合作信徒,排着不那么整齐的队伍,面对着西面大海的方向发誓:除非英国殖民当局修改食盐专营法,印度获得自治,否则,决不再回到这里。发誓完毕,
传奇故事2010为首的一个人手执竹杖,开始起步走,他的门徒也紧跟上去。这人向着海滨村庄丹地进发了,那个带头的人就是甘地”。上述场景发生于
张廷登A.1922年 B.1930年 C.1935年 D.1941年
7.1931年,尼加拉瓜反美游击队领导人桑地诺指出:“我们的军队将等待日益临近的世界战争的到来,以便着手发展有利于世界无产阶级的人道计划。”这说明桑地诺( )
A.预感到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B.已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C.具有一定的国际主义思想 D.依靠无产阶级壮大革命力量
8.1918年,阿根廷第一个在拉美组建了共产党,随后墨西哥、乌拉圭、智利、巴西、古巴等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到1934-1935年,巴西工人运动活跃,大部分罢工由巴西共产党领导。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
A.拉美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 B.拉美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
C.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拉美革命由共产党领导
9.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尼加拉瓜抗美斗争的起义队伍中,除了被侵占了土地的印第安人,受美国橡胶公司排挤的小农、美国香蕉公司的工人外,还有一种“一半时间起义者”,战斗一结束,他们就自行解散回家,继续从事日常工作。这说明尼加拉瓜抗美斗争( )
A.对社会生产破坏小 B.沉重打击了美国企业
C.具有较强的组织性 D.具有广泛的众基础
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风起云涌,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尼加拉瓜桑地诺的游击斗争、埃及华夫脱党的护宪运动以及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遥相呼应。这些斗争
A.打破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 B.都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C.展现了反帝方式的多样性 D.催生了各国资产阶级政党